李劍鵬,謝飛龍,李超杰
(1.廣西梧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肺病科,廣西 梧州 543000;2.廣西梧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中西醫結合科,廣西 梧州 543000)
結核病臨床也稱之為“肺癆”,主要是結核桿菌入侵造成的傳染性疾病。結核病不受到地區和年齡以及性別影響[1],在各個器官和系統中均可發病。根據研究分析,有將近90.00%的患者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染,如咳嗽、打噴嚏以及說話等。因結核病的癥狀具有隱蔽性,呈現為不典型反應[2]。針對于此,本文將分析穴位貼敷聯合常規抗結核治療對復治性肺結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肺陰虛型肺結核患者12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研究組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9.84±10.22)歲,平均病程(6.56±2.25)年。對照組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齡(49.90±10.15)歲,平均病程(6.60±2.23)年。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征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入選標準:①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288-2017)[3],符合其中關于肺結核臨床診斷病例、確診病例相關標準的;②符合復治結核病標準[4];③6個月內未進行免疫功能治療的;④知曉本次研究,同意配合的。排除標準:①肺內組織病變;②初次行抗結核治療。
1.2 方法。兩組行3HRZE/6HR常規治療,用藥方案如下:異煙肼片(國藥準字H33021636 生產企業: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每次0.3 g,1日1次,空腹;利福平膠囊(國藥準字H21021905 生產廠家: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體重<55 kg每次0.45 g,≥55 kg每次0.6 g,1日1次,空腹;吡嗪酰胺片(國藥準字H21022354 生產廠家: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每次1.5 g,1日1次,空腹;乙胺丁醇片(國藥準字H21022349 生產企業: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體重<55 kg每次0.75 g,≥55 kg每次1.0 g,1日1次,空腹。研究組加行穴位貼敷(本院自制),穴位選用肺腧、豐隆、足三里、曲池、大椎,將巴戟天、補骨脂、吳茱萸、淫羊藿、白芥子、細辛以2:1.5:1.5:1:1:1配藥混合研磨,應用鮮姜汁調和成糊狀,取適量填塞進一次性穴位貼中,制作成中藥穴位敷貼并按醫囑貼于固定穴位中,每次120 min,每天1次。兩組均進行為期2月的治療,隨訪半年。
1.3 觀察標準。在治療前1日和治療后30日,統計免疫功能指標(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5]、臨床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免疫功能指標(CD3+、CD4+、CD8+、CD4+/CD8+)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其中CD3+細胞正常值區間:955~2860μL、CD4+細胞正常值區間:450~1440μL、CD8+細胞正常值區間:320~1250μL、CD4+/CD8+細胞正常值區間:1.00~2.87。臨床有效率分析[6],包含有效、改善和無效。其中有效為:各項免疫指標區域穩定,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可控;改善為免疫制表相比于治療前有所改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穩定;無效為無任何改善。記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隨訪半年,記錄局部皮膚不適、腹瀉、惡心和頭痛率。
1.4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納入SPSS 17.0軟件處理,滿足高斯分布的計量資料,行student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達,行χ2檢驗。P<0.05證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對比。表1、表2分析:治療后研究組CD3+、CD4+、CD4+/CD8+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CD8+水平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
表1 治療前后兩組CD3+、CD4+水平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CD3+、CD4+水平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CD8+、CD4+/CD8+水平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CD8+、CD4+/CD8+水平比較(±s)
2.2 兩組臨床有效率分析。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有效率分析[n(%)]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析。研究組中共計發生不良反應6例(10.00%),分別為腹瀉2例、惡心2例、頭痛2例;對照組中共計發生不良反應7例(11.67%),分別為腹瀉3例、惡心2例、頭痛2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0.086,P=0.769)。
在中醫學角度中,肺結核屬于中醫肺癆的范圍,對其病因病理分析,以往的醫學家多有研究,主要基本點是肺陰虛癆蟲外侵導致。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肺結核復治患者多行乙胺丁醇治療,臨床治愈率較高,但是在應用的次數和劑量增加的前提下,乙胺丁醇治療成功率有所降低。而中醫在對肺結核的治療上已經有了諸多的經驗和參考方法。穴位貼敷作用機理和針灸較為相似,藥物貼附在患者穴位中,達到治療目的。
同時本次研究結果分析,治療后研究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D8+水平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綜述,考慮到本次研究,選取的例數過少,年限較短,未對后續遠期治療效果進行深入探討,建議在后續研究中進行深入分析。但總體來說,穴位貼敷聯合常規抗結核方案治療,有利于細胞免疫功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