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英
(重慶市銅梁區中醫院,重慶 402560)
在骨折疾病的治療中,很多患者都會應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在此治療手段中無菌手術方式屬于最佳的治療措施。但是很多患者采用此方式治療后,都可能導致切口出現感染,使其出現各種并發癥。此情況不但導致相關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增加,甚至還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受到一定影響,導致患者的治療時間被延長,同時還會使其心理負擔加重,并多付出額外的經濟支出[1-2]。部分患者還可能導致出現殘疾,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所以,此情況下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其生活質量,需針對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并探討患者的手術室預防護理措施,以此對其疾病的治療進行促進。
1.1 一般資料。此次研究目標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00例骨科無菌手術患者,其中男109例,和91例,年齡18~76歲,平均(47.5±7.0)歲。并將患者按照不同的護理措施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研究,各10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全部確診需要接受骨科手術治療,同時每個患者都以明確手術治療方式和手術護理等內容,對患者的基礎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針對患者的手術切口感染因素進行分析時,首先需明確切口感染在骨科疾病患者治療中十分常見,屬于一種具有高發生率的并發癥。如果患者在治療中出現了感染,不但會導致患者和家屬出現一定心理負擔,同時還會導致醫護人員也出現一定心理負擔。因此,需對患者的感染因素進行分析,并讓感染的發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有效避免,以此讓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負擔得以減輕,對其疾病治療進行促進。展開分析后,其感染因素主要為以下幾點[3-4]:①手術時間?;颊叩氖中g時間和感染的發生具有一定關聯,時間越長其傷患部位細菌落入的概率就越高,而且在治療中還需對患者應用各種醫療器械,導致細菌在傷患部位繁殖不斷增多。在空氣中傷口的暴露時間越久,那么其感染的概率也會越高。另外治療時間過長,還可能導致醫師出現過度疲勞,手術的無菌操作不能通過大腦及時得到反映,使患者的感染率增加。②手術部位?;颊叩那锌诟腥竞褪中g部位具有密切聯系,比如人的下肢血液循環在人體中比較差,而且此部位的傷口愈合也比較慢,所以和其他部位相比此部位的感染率會更高。軀干和頭部等部位的血液循環一般比較豐富,所以此部位的傷口愈合起來比較快,因此出現感染的概率較低。對于關節部位來說,在人體中屬于活動量最大的一部分,愈合相對較慢所以感染率一般較高。另外如果患者自身出現循環系統紊亂的情況,切口在此狀態下不能有效愈合,此時傷口的裸露會對導致細菌感染數量不斷增加。如果患者的切口部位正好處于關節的活動部位,此時會導致其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無法在最短時間內讓切口愈合,甚至一定程度上還會對導致細菌侵入感染數量增加。③手術類型。針對一些急診患者來說,此類患者的病情一般比較嚴重,對患者救治時間也比較緊迫,所以很多患者的疾病情況以及病因并不能全面評估,手術的準備工作每不能做到完善,部分抵抗力較低的患者在此其概況下會增加其感染發生率。另外患者展開不同的手術措施進行治療時,其前期的準備工作以及術中的操作具有一定差異,所以其切口感染率也不相同[5]。另外在手術中,參觀人員的因素也可能導致其出現感染,因為不同的人群會攜帶不同的細菌種類,過大的流動量會導致細菌感染量也變大。
對患者進行護理時,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措施。而觀察組護理時則對感染因素分析后,對患者展開優化后的手術室預防護理措施進行干預,以此讓患者的感染發生率有效降低,具體如下:①對患者的手術局部情況和全身情況進行全面評估,通過對患者展開評估,可以讓切口感染有效減少?;颊哌M行治療時,需對其展開嚴格的消毒操作,嚴格消毒手術切口區域。治療時需按照無菌操作執行,避免污染手術視野,各項操作需做到輕柔,避免切口周圍組織受到破壞,患者的血管需注意保護。在非必要時不能對患者異體輸血,避免因為此措施導致患者細胞的免疫機能減弱。還需讓手術時間減少,應用橡皮片對出血量不多以及淺表處的切口進行引流,如果切口出血量多同時部位較深,此時可以使用引流管對其展開負壓吸引。②對患者進行換藥時,需按照無菌操作進行實施,針對可能出現皮膚感染或傳播感染的患者換藥需在隔離病房中完成,避免患者和患者之間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對患者進行換藥或檢查時,需加強手衛生,室內在固定時間通風換氣,保證光照充足,做好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家屬的陪護盡可能減少,其傷口部位避免和污染物接觸。
1.3 觀察指標。兩組患者切口感染率和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研究中相關數據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和%表示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采用t和χ2對數據進行檢驗,如果有統計學意義應用P<0.05進行表示。
2.1 兩組患者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護理后,對比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可以發現,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低很多,產生的差異十分明顯(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切口感染率(n,%)
2.2 兩組患者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護理后,對患者滿意度進行對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n,%)
針對患者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后,可以得知主要為患者的手術位置、手術類型和手術時間等,同時是否接臺手術和手術年齡也屬于重要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手術切口感染的情況,對其治療效果產生嚴重影響[6-7]。此情況下需對患者應用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護理干預,以此可很好的控制患者的感染情況。針對相關醫護人員來說,需將骨科手術的準備作用做好,所有操作必須嚴格按照無菌標準執行。手術中需使用的工具進行嚴格消毒,以此可以讓切口的感染率降低。還需對患者的殺菌消毒措施進行合理選擇,患者應用的手術器皿可通過高壓蒸汽的方式進行殺菌,而針對一些不能耐濕和高溫的工具,可以對其應用環氧乙烷,以此讓消毒效果得以有效實現。在護理中,很多一次性的產品需在專柜中進行存放,并距離還需控制在離地面30 cm。其中一些醫用柜需保證干燥和干凈,經常進行通風,濕度和溫度進行保證。
總而言之,通過研究可知患者在骨科無菌術后出現的切口感染,一般都是患者和家屬以及醫護人員比較擔憂的因素,這些因素會導致患者的治療效果受到嚴重影響,同時還會導致患者的康復難度不斷加大,使其出現術后并發癥。針對感染進行預防時,可以按照患者的手術部位、手術時間、手術類型和手術地點以及是否接臺手術等因素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進行干預,以此讓疾病的預防治療目的得以有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