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要:本文立足高職電工電子教學活動,分析了行動導向教育模式對高職電工電子教學的影響,以及存在的問題,為有關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新的選擇。
關鍵詞:高職? 電工電子教學?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在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時,教師應遵循“先做后學”的基本原則,強調實踐活動與理論學習的相互配合,注重所學專業知識在教學環節的應用。在行動導向理念下,學習任務只是導入教學目的的載體,學習模式才是開展活動的手段。教師借助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規劃高職電工電子教學活動,能夠實現理論展示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統一,為課程的后續開展帶來新的動力。
一、高職電工電子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論與社會現實脫離
開展高職電工電子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專業技能過硬、理論知識扎實的現代化電工電子人才,完成人才的輸送。所以說,現代化教育理念的灌輸、電工電子技能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但從當前的整體教學要求來看,電工電子教學與社會用人需求之間依舊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基礎概念講解為核心,以梳理理論問題梳理為手段,強調學生解題能力、知識記憶能力的發展,并不會訓練學生的理論思維。在這種情況下,“振蕩器”“電路”“串聯”等概念雖然不斷出現在教學活動中,但學生不能記住有關知識點的應用,專業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較弱。部分學生雖然在電工電子教學活動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運用理論知識后,學生無法闡明電工電子知識在有關問題中發揮的作用。
2.學生學習素質較差,教學模式枯燥
電工電子教學環節涉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任務極為復雜,除了記憶電路元件、電路結構之外,學生還要完成電路連接模擬測試、電路故障檢測處理、電路信息計算等任務,教學要求極高。教師只有針對不同的教學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在根源上解決電工電子專業的教學矛盾,提高教學效率。但從當前的教學指導工作來看,大部分教師囿于傳統的教學指導體系,以課上問答、課后考查為主,教學方法十分單一,教學內容較為枯燥,當教材中涉及的電工電子知識無法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形成互動時,學習效率不能得到保障。
高職生的學習素質較差,在教學指導活動中,教師需要借助客觀載體與活動的配合,才能更透徹地理解有關教學知識,但部分授課教師并不注重導入課外材料,對教材和課堂的關注度遠遠高于對學生能力的關注,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個人的實踐學習能力無法提升,電工電子教學活動不能體現應有的育人價值。
二、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電工電子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1.從日常現象選擇行動目標,明確教學任務
在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為了保持教學工作的規范性和專業性,教師僅圍繞理論知識與教材內容開展教學工作,對現實生活中的電工電子理論缺乏重視。在這種情況下,電工電子教學板塊涉及的理論知識無法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學生不能了解到教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影響了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然而,教師借助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規劃教學工作,在日常生活中選擇教學材料,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如教師可以圍繞常見的裝飾材料小彩燈開展教學,向學生提出思考任務:“用來裝飾的小彩燈為何會呈現出不同的閃爍狀態?為何有些彩燈在忽明忽暗的同時能夠變換顏色?”學生會從所學的電路連接方式、電阻等基礎知識中思考原因,但在推敲答案后,學生會提出新的問題:“串聯與并聯只能改變燈泡的照明狀態,電阻的高低只能影響燈泡的亮度,是什么原因讓燈泡產生了不同的色彩、頻率?”這時,教師可以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開展行動導向教學,要求學生在教材中搜集可用的知識,獨立整理生活中的電工電子問題。在這一環節,教師引入“多諧振蕩器”這一概念,學生能夠借由專業的教學概念整理有關問題,即彩燈的顏色、閃爍頻率與多諧振蕩器的使用有關,多諧振蕩器的工作頻率、功耗不同,最終產生的燈光效果也不同。在分析生活中的素材時,學生能夠主動將客觀知識與電工電子知識聯系起來,提高自身的行動力。
2.從實踐操作中確定行動方向,提高行動能力
實踐與理論的脫節是影響教學活動深入發展的重要問題。在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理論偏重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大部分教師對實踐教育活動的價值和內涵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利用電工電子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不高。
教師可以圍繞實踐活動運用相應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操作意識。仍以“小彩燈”教學為例,在教學完“多諧振蕩器”的基本概念之后,學生會產生新的問題:“作為電路元件,多諧振蕩器的內部構造是怎樣的?多諧振蕩器應該如何使用?”此時,教師可以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依靠不同的實踐方案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如教師可以利用電路圖要求學生畫出電路布局圖,分析電路的排布特點,然后將不同的電路元件整理到萬能板上,記憶電路的結構順序;教師還可以展示多諧振蕩器的內部結構圖,整理和分析多諧振蕩器的內部結構、元件排布特點,滿足學生看、做、畫的欲望,從微觀視角精準落實教學工作。
3.在就業指導中確定行動方向,提高行動意識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增強了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活動的目的性,有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教師可以借助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開展就業指導活動,以未來的從業、就業為核心,幫助學生確定行動計劃。在教學環節,教師不僅要講解電工電子專業知識,還要結合有關單位的用人要求,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從人際交流能力、學習能力、道德素質、從業技能等多個角度入手,給予學生及時的教學指導訓練,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水平。
三、結語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出現,增強了教學活動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對電工電子教學來說,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向,加快學生吸收理論知識的速度,教師可從現實生活、基礎知識、從業要求等板塊中選擇行動目標,整理教學要求、行動目的,利用行動導向教學機制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胡英華,屈克英.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電工電子教學中的應用[J].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11(5).
[2]王芳,甲繼承,侯長劍.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應用和實踐——以電工電子課程為例[J].知識經濟,2016(9).
[3]何丹康.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電工電子教學中的運用[J].農家參謀,2019(19).
(作者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鹽城生物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