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的不斷普及和深化,學科教學中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英語教學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成為當前教學的主要模式。教師從創設合作氛圍、科學劃分小組以及設計教學流程等角度出發,為合作學習的展開創造條件,實現英語教學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也使英語課堂的學習機會均衡化成為可能。
關鍵詞:英語教學;均衡化;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8-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69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英語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以及盡可能做到課堂學習機會均衡化也就成為英語教學的核心要求和目的。教師需要在這樣的整體要求之下實現英語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一、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英語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科,也是學生未來成長和發展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英語的學習一直以來都受到了教師、學生和家長多方面的關注和重視。但隨著教育教學環境的變化,學生的整體情況以及教學要求也在逐步改變,這就要求教師要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創新和探究,實現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但是對于目前的英語課堂而言,許多問題仍然存在。首先就是教師在英語教學的理念上存在誤區。由于新時代對于英語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實用性也越來越重要。但是對于一部分教師而言,仍然將應試作為英語教學最核心目的。這樣一來,不僅使得英語教學的內容局限在單詞和語法理論知識的學習上,更使得學生缺乏相關的書面表達、口語表達的訓練和強化。通過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學生只能夠實現考試分數的提高而不能強化英語應用能力。其次則是教師在英語課堂上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有所不足,結合英語學科應用性強的特點,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凸顯英語作為語言學科的本質特點,也就是強化其交流表達的部分。但是在目前的英語課堂上,仍然有一部分教師采用單方面知識講解而忽視學生參與以及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不僅影響了課堂整體的教學氛圍和效率,也阻礙了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同時,由于學生各自的基礎知識積累以及學習能力不同,在面對相同的教學模式和課堂學習內容時,很容易出現內容難以理解或者太過簡單的問題。這種缺乏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也會使得英語課堂最終成為面向部分學生的教學,進而使剩余的學生游離于課堂教學以外,最后徹底失去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和機會,造成了英語課堂學習機會不均衡的問題。最后則是教師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忽視。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始動力。只有在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高昂興趣的前提下,才能夠實現其課堂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但是對于目前的英語教學而言,并沒有完全實現以興趣培養為主的課堂教學,這也就使得英語課堂的整體學習效率難以提高。基于這些問題的存在,當前的英語課堂仍然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改革,實現英語課堂教學在質量和教學成果上的全面提升,也使英語教學為學生的未來成長提供更多的幫助。
二、合作學習策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豐富課前導入,營造合作學習氛圍
對于目前的小學英語課堂來說,學生個人英語學習基礎情況不同是影響課堂教學整體進程以及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受到學校教學條件、教師教學能力和理念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導致了英語課堂以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教學,無法照顧到學生個人的學習情況和效果,出現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不均衡等問題。正是因為這樣的問題存在,所以在自主探究式學習的理念下所開展的合作學習模式就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英語課堂學習機會均衡化的有效方式和途徑。但是結合當前的英語課堂教學狀況來看,合作學習的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教師進行多個方面的努力來為其開展做出鋪墊和準備。其中,首要的就是課堂學習氛圍的創設以及學生學習思維和理念的轉變。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想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主動參與以及自主探究是最基礎的前提。但是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已經習慣于教師單方面的單詞教讀和語法知識講解,習慣了機械記憶和背誦式學習,因此無論是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還是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都無法適應合作學習的模式。要實現這一學習模式的推廣,教師先要從課堂氛圍和學生學習理念著手。具體來說,課前導入的環節是最需要教師關注的部分。如果能夠在課前導入的環節中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促使學生專注于課堂學習,那么在接下來的課堂活動中,學生自然也就能夠積極參與,進而保證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通過不斷豐富課前導入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來實現教學氛圍的創設。
一方面,在多媒體和網絡已經進入千家萬戶,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社會環境之下,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英語課堂的導入。利用微視頻來進行核心知識點的簡單講解或者利用動畫、圖片以及音頻等來進行情境的創設,通過結合多媒體的形式來豐富課前導入的活動。
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結合上節課以及本節課所涉及的單詞語法等進行知識競賽、小游戲以及對話表演等活動形式作為英語課堂的課前導入。這種形式豐富的課堂知識導入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愿意參與并且敢于參與英語課堂的教學活動。在這樣的整體教學氛圍之下,合作學習才有條件順利進行,從而使英語課堂學習機會的均衡化成為可能。
(二)科學小組劃分,強化合作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的核心就在于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自主探究式學習,要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其關鍵還在于合作。在合作學習模式下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合作的單位是小組,可以說小組成員的劃分關系著整個小組以及課堂的學習質量。對于合作學習教學而言,科學的小組劃分是必不可少的。而教師在進行小組劃分時,要實現科學的劃分,實現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學習機會的均衡化,需要在均衡的這一核心理念下進行劃分,也就是說需要教師盡可能地保證每一個小組在整體實力和水平上的均衡,并且使小組內部能夠各有所長,進而相互合作來實現取長補短。教師進行小組劃分時首要的考慮因素就是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積累以及英語學習能力。按照這一標準,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幾個層級,然后將其分散到各個小組中,使得每一個小組中都包含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有基礎較弱的學生。之后,教師則需要綜合考慮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等因素,并且類比之前,使得每一個小組中都有積極參與以及學習態度消極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