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花
摘 要:幼兒期是人類生命的重要萌芽階段,游戲則是其身心健康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特別是素質教育深入推行的新時代,更加注重在幼兒教育中融入游戲,為幼兒提供集多樣性、娛樂性、教育性于一體課程體系。因此,文章從目前幼兒教育融入游戲的教學內容創建出發,提出了“四創”教學策略,旨在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幼兒的學習觀察、交流表達、動手實踐等綜合學習能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課程;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2-0069-02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is an important embryonic stage of human life,and game is an indispensable nutritional element in the healthy growth of body and mind. Especially in the new era of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integrating games in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providing children with a curriculum system that integrates diversity,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 Therefore,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teaching content cre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grating gam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Four Creations”,aiming at allowing children to gain a new learning experience in games,enhancing childrens interest in learning,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learning abilities such as learning observation,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and hands-on practice.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Game course;Teaching strategy.
幼兒階段的兒童正處于學習能力和良好習慣培養的重要時期。《綱要》更是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不難看出,目前的教育教學改革進程,已將游戲化教學緊密地聯系起來,它將對幼兒教育帶來深遠影響及教育教學意義。所以,幼兒教師要結合幼兒認知發展特征,尊重游戲在幼兒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從“學習興趣、語言交流、體能發展、自主學習”四個能力方向出發,構建出最適合他們發展的游戲模式,讓每個幼兒都能從游戲中獲得快樂,健康成長,發展和提升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
1.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幼兒時期的兒童普遍處于3-6歲的年齡階段,這個時候,他們的學習意識相對較為薄弱,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十分強。此時,將游戲作為牽引,融入到幼兒教育中,將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革新觀念,加強游戲課程的教研工作,同時,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需求,創建出“大小”兩個游戲環境,一邊將游戲融入教學環境中,一邊將游戲融入教學情境中,最終創建出和諧的游戲與學習相結合的教學課題,以此來更好地引發幼兒學習興趣的發生,有效地促進幼兒學習積極性的提升。
例如,對于幼兒園的室內游戲環境的創建,教師遵循環境藝術性、科學性、健康性等原則,在教室內根據游戲元素的不同,來劃分游戲活動區域,并提供符合游戲情境的材料和玩具,來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選擇自己喜好的游戲類型。此外,也可以將游戲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創新教學情境,讓幼兒在玩中提高學習的興趣。如,開展“圖形世界”主題活動時,幼兒前期觀察和收集很多不同圖形的材料,為了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知,可以導入《圖形快樂變》的認知圖形的游戲,通過引導幼兒運用可變形塑性材料如:橡皮泥、彩泥等,在創意模板上制作出不同類型圖形,并通過拼接、變形等方式,來改變圖形的模樣。接著,教師還可以轉變方式,鼓勵幼兒通過動手繪畫的方式來繪制圖形,以此來更好地引導幼兒認知圖形,并對圖形形狀的變換產生興趣,鼓勵幼兒不斷地拓展自身的想象空間,從最初的方形、圓形、三角形進行轉變或拼接,繪畫出不規則、多邊等多種圖形等各式各樣變化的圖形。最后,教師也可引導將手繪圖形與前期變形材料制作的圖形進行對比,進而啟發和鼓勵幼兒利用變形材料來制作自己手繪的圖形,以便增加活動難度,強化幼兒對圖形的認知能力。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更鍛煉了學生的手眼協調性,發揮幼兒的想象創造力,也增強了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關注幼兒的情緒,及時化解和調解幼兒在游戲中的沖突,以此來強化游戲課程開展的和諧教育性。
2.創演游戲角色,強化交流表達
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語言教學活動占據著幼兒教育的重要位置。《指南》也提出,要注重引導幼兒自由交往和游戲,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這樣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的機會。但是,受傳統幼兒教育方式影響,在進行語言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是教師講、幼兒模仿的教學模式,幼兒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學習內容,自然學習效率也不高。因此,幼兒教師要緊扣幼兒語言高速發展、模仿能力較強這一特征,不斷探索和創新語言表達教學方式,將游戲融入到語言交流表達中,從而極大程度地激發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