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英
這份觸動突如其來,已經被歲月鈣化的心,終究是沒有抵抗住這份緩緩道來的告白,悄悄地,潸然淚下。
浩瀚,我任教的A班里一個常常被忽略的孩子,因為他和班里的另一個孩子長得特別像,我總也分不清;因為他沒那么調皮,沒那么出色,經常犯錯,但不是大錯。他就在那里,偶爾看到他憨憨的小心翼翼的模樣,一晃而過,我甚至想不起哪一件具體的事是發生在他身上。
今天,他的一篇周記,像是揪了我一把,有點兒疼,又像是撒了點兒陽光,有光亮,也有點兒暖。
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節語文課。
那節課上課之前,我先檢查作業,結果是全班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沒做,我的情緒頓時失控了。其實,我知道,我有點兒借題發揮,因為升入高一兩個多月了,語文課堂上,無論我怎樣努力,我在他們身上幾乎感覺不到反響,更沒有共鳴。作業總有一堆同學不能按時完成,單獨找,督促做,用盡辦法,成效不大。給他們上課的時候,那更叫一個沮喪,班里幾乎是死水一潭,我使盡渾身解數,但換來的總是一臉茫然,一種“這有啥可說的”的眼神深深刺痛著我。學生們語言感受力、表達力,想象力、思考分析力實在堪憂,甚至主動表達觀點的欲望都沒有。而同樣的問題,在我任教的另一個班,學生們回答就精彩很多,學生們眼里閃著光,感受著美,師生之間的共鳴使課堂變得豐富而有趣。
在A班上完課,常常是一身汗,我感嘆學生的問題,更懷疑自己的教學能力。難道是歲數大了無法與學生們交流了,或者是教學方法出問題了?這種從未有過的挫敗感,讓我非常恐懼,師生之間仿佛是隔了一層看不見摸不著的屏障。
那一節課,我徹底爆發了。先是憤怒,之后是委屈,再之后就開始了無休止的碎碎念……
下午,找了節自習課,又給他們重新上了一節課。記得那節課,我是心懷愧疚的,但是學生們像什么也沒發生一樣,只是比以往更積極了一些。
后來的日子,我在A班傾注了更多的精力,根據講課內容和學生特點轉變教學方法,雖然成績還不是很理想,但是能感覺到他們的進步。尤其是課前演講和周記,進步更大,我也盡量多找一些亮點進行表揚。
一晃一學期馬上就要結束了,這件事也已經被我淡忘了,他們的成績也從同類班級中最差的成為了成績最好的。學期末的考試之后,還沒來得及告訴學生這個好消息,卻看到了浩瀚的周記:
“如果說這是上學期最后一篇周記的話,那不出意外也是這學期,甚至是這個高中我最后一次向您交周記了。
“我心里很明白,老師您下學期可能會選擇更優秀的學生來教了。在您看來,他們是那么優秀。老師,我可以認真地說,您是我最喜歡的老師,您是那么開朗樂觀、博學、通情達理。我在一天的課中,最期待語文課,因為您的語文課總是能讓我感到快樂放松。
“人總是在擁有時不知道珍惜,失去時才知道多么珍貴。在這里,我向您說聲對不起,在課上經常睡覺,我以為那是舒服安逸。我知道我錯了,我失去的不僅是寶貴的知識,還有與您一起上課的時光。
“很不甘心,我在您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猜在您心中,我是個壞孩子吧?因為懶。我真心在上次背誦《離騷》沒有通過之后,開始重視語文了。可是每次都沒有全對,我想這些也許已經不重要了吧?
“在這半年里,雖然只有半年,但我還是很慶幸是您的學生,雖然我在您教過的學生當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冰山一角。我是多么想當您的學生啊,永遠……
看著學生的周記,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有懊悔,有愧疚,有感動,有心痛……一定是那一次的課上,我口不擇言,表現出了某種傾向,讓學生以為我一定會拋棄成績不優秀的他們。其實,非常慚愧地說,我那時一定是帶著私心的,如果我有選擇的權利,很可能會離他們而去。是浩瀚,讓我幡然醒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反思自己,為人師者的那份初心隨著歲月流逝,已經變了很多很多……
近20年的教學生涯,我教過很多優秀的學生,也見過很多調皮的孩子;聽過不少褒獎之詞,也聽過不少批評的話;說過很多恨鐵不成鋼的狠話,也說過很多鼓勵、溫暖學生的好話;因為學生自豪過,也被學生氣哭過。只是見過再多的風景,經歷再多的歲月,有些東西永遠不能被忽視。
為人師者,面對孩子,任何一個孩子,我們應該珍惜他們的單純、真誠、溫暖,我們應該不斷地修煉自己,用胸懷,用學識,用真誠而廣博的愛來陪伴孩子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想說,浩瀚,謝謝你,謝謝你重新讓我深思了一個老師的真正價值。請你相信我,今后的歲月,我一定會好好努力,努力成為你們期待的模樣……
后記:高一接下來的半年,浩瀚像是變了一個人,語文課上聚精會神聽講,偶爾會回答問題跟我互動,總是一副羞澀的模樣,作業也比以前認真多了。尤其是周記,無論是書寫,還是內容,都肉眼可見地進步了很多。高一結束的時候,他的作文都已經被當作范文來讀了。高二伊始,浩瀚去了普通班,我在重點班任教,高三開學,他又考回了重點班,重新成為了我的學生。此時的浩瀚,經歷過兩年的高中學習,已經變成了一個愛思考、會表達的大小伙子,經常會與我有很多觀點上的交流,很多次,我都驚嘆于他的犀利和邏輯。
一個老師會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發生很多與學生有關的故事,希望每一個故事都能讓學生的青春更美好,讓老師更能感受到職業的幸福。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