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璇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航空已成為現代化交通結構中的關鍵部分,機場作為重要交通樞紐,其路面交通工程體系可直接影響乘客出行體驗?;诖?,本文圍繞機場交通工程展開分析,探析機場路面交通管理現存不足,提出優化解決措施,并在其基礎上提出機場交通工程管理規劃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交通工程;機場交通;解決措施
0 引言
航空交通體系逐漸完善,航空交通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方式,且航空作為連接國內外的主要交通手段,使航空業得到長足發展,在此航空形勢下,機場交通面臨擁堵問題,部分機場內部交通設施結構不完善,更加劇了機場交通擁堵的情況,為確保機場交通工程管理質量,需進一步展開詳細分析。
1 機場交通工程管理現存問題
1.1 人車混流現象嚴重
機場航站樓道路為路面交通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車流復雜,易出現人車混流問題,但在現階段機場路面交通管理中,日益劇增的人流量及車流量提高了航站樓車道邊承載壓力,給道路工程管理造成極大難度,缺乏有效科學的機場交通工程管理方式使機場路面交通工程出現管理瓶頸,不利于機場交通設施的有序建設。
1.2 內部交通便捷性不足
機場結構龐大的交通體系,其為航空交通服務,人流量、車流量較高,在現代化機場交通中心中,機場內部停車庫利用率不足,尤其遠端停車庫,當社會車輛存在停車需求時,存在無法在短時間內安全??康默F象,內部交通便捷性不足,臨近航站樓停車庫過于擁擠,而遠端停車庫過于空曠,導致機場交通資源的嚴重不平衡,存在土地資源浪費情況。除此之外,存在人車分離需求的乘客更換為步行系統時無法直達,便捷性有待提高,同時存在不同交通需求的乘客于廊橋換乘時易出現相互干擾問題,機場廊道與電梯間銜接不佳,使廊道無法直達機場其他樓層,進一步加劇了機場內部交通壓力。1.3 人車轉換標識不明
機場交通體系內存在巨大人流量、車流量,為保障乘客與司機沿正確方位前進,保障機場交通秩序,多設置人車轉換系統,合理規劃各類交通工具,但在實際交通工程管理中,人車轉換系統標識不清晰,使其導向性作用不佳,使車乘客或司機接收到錯誤信息,產生無效等待、走錯方向等問題,使機場人車轉換系統的人流疏散功能尚未體現,同時由于司機無法及時尋找到停車庫,易出現車道亂停問題,使機場陸側交通更為混亂。
2 機場交通工程管理問題的優化解決措施
2.1 路側車道優化
為緩解人車混流現象,可在航站區設置指引,建議接乘車輛進入航站區后,將車輛停放至停車庫,不可將車輛??恐粮蹖榆嚨肋?,同時在機場交通停車庫內設置陸側車道邊,用以緩解航站樓前道路交通壓力,使長途汽車、機場巴士等路面交通工具按特定比例通道至車道邊,且為避免人車混流問題,需盡可能延伸人車換乘區域,并與機場交通中心銜接,確保乘客可快速走出機場交通區域,引導行人沿專屬通道或架空廊橋通行,最大程度避免人車混流問題。
2.2 健全代步設施
為解決機場內部交通設施利用率不高、便捷性不足問題,可于機場內部增設豎向換乘設施,加強自動平步道、自動斜步道、自動扶梯等代步換乘設施的建設,補充完善機場內部交通體系,使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可在高峰時刻快速通行,同時,機場客梯主要服務于行動障礙旅客或換乘廊橋的旅客,可指引旅客正確找到銜接機場交通區域的通道,通過健全代步設施使廊道可與不同樓層相連接,確保交通直達效果。為進一步解決機場停車庫利用不平衡問題,可于換乘停車庫內增設引導系統,不僅需設置剩余車位顯示屏,還需完善反向查詢定位、車位指示燈等指導性設施,使行車人員可迅速停車,且便于乘客查詢到車輛位置。
2.3 設立引導標識
為保障機場道路交通規范有序,提高交通工程管理質量,需于機場內設置高效引導標識,為乘客及行車司機提供指導,做好人車分離工作,除此之外,于各交通區域及換乘廊道處設置明顯標識牌,尤其在客流匯集處,需采用“集中交叉”的方式設置標志牌,確保機場交通基礎設施發揮出其最大效果,提高機場交通管理質量。
3 機場交通工程管理規劃建議
3.1 提高機場土地資源利用率
機場建設規模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而增大,新建機場層級逐漸提高,使機場地面交通工程結構更為復雜,而不同層級、不同區域的機場交通體系存在較大差異,為更好地為乘客提供交通通行服務,需以“量體裁衣、因地制宜”為原則建設機場交通工程,將土地資源用到實處,不可為完成績效而將機場建設為“面子工程”,不可將機場一味做大,杜絕機場土地資源閑置浪費的情況。在機場道路交通工程規劃中,需針對當地發展情況進行機場人流量、車流量預測,根據預測結果規劃機場道路交通,提高機場土地資源利用率。
3.2 銜接好內部交通與航站樓
道路交通在機場交通工程體系中占據較大地位,在機場人流量、車流量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機場內部交通設施及與外部交通結構的銜接尤為關鍵,為保障機場交通結果連續通暢,需做好航站樓與機場內外部交通工程的銜接工作,最大化利用機場土地資源,若機場交通空間相對充足,可采用捷運銜接型、通道銜接型方式將航站樓與機場地面交通體系分離并銜接,合理規劃交通結構,引導乘客有序通行,避免人流擁堵。航站樓與機場地面交通體系銜接時需靈活運用人行步道、垂直電梯、自動扶梯等內部垂直交通設施,與空中連廊、地下通道交通形式做好銜接,將人群分散,避免高峰期產生單一交通形式擁堵情況[1]。在規劃機場交通工程結構時,為給予乘客通行便利,需盡可能降低人流交叉區域,縮短乘客步行時間及距離,根據機場總體結構合理規劃自動扶梯,同時需于機場各個交通設施醒目位置設置引導標識,為乘客提供指引,使其可高效快捷運用機場交通設施到達目的地,此外,可運用空中廊橋交通設施銜接機場地面交通區域與航站樓出發層,縮短乘客通行時間,提高機場交通工程管理有效性。
3.3 合理設置交通站臺位置
與機場存在緊密銜接關系的軌道交通方式主要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國有鐵路、磁懸浮列車三類,與機場結構銜接,使乘客可通過多種方式出行。在現階段交通體系中,城市軌道交通、國有鐵路與機場道路交通的銜接方式主要為盡端式、貫穿式銜接方式,使乘客與車輛可迅速進入或離開機場區域[2]。為給予乘客良好手通行體驗,需盡可能降低乘客換乘時間與換乘距離,需根據各類換乘交通形式特點科學設置站臺位置,并做好換乘銜接工作,盡可能縮短換乘時間及換乘距離。除此之外,需根據機場交通結構設置垂直電梯、自動扶梯,盡可能減少樓梯,便于攜帶行李的乘客通行,最大程度避免機場內部交通擁堵情況。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巨大人流量情況下,機場路面交通工程管理面臨嚴峻挑戰,不僅易出現機場擁堵情況,還存在人車混流問題,為保障機場交通工程管理質量,加強機場基礎設施建設,需優化機場路側車道,健全代步設施,設立引導標識,此外,機場路面交通體系建設應因地制宜,確保有效規范。
參考文獻:
[1]岳力.BIM技術在北京軌道交通新機場線高架橋梁質量管控中的應用[J].市政技術,2020(6):63-66.
[2]郭聰聰,彭瑛,毛利民,等.機場終端區進離場交通流量優化管理[J].航空計算技術,2020(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