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文娟 鄔衛東
摘要:文化的影響深入社會的每一個領域,目前醫改已進入深水區,醫院文化作為助力醫改的不二之選,其建設亟須得到加強。本文對醫院文化的內涵和構成要素進行簡單介紹,分析建設醫院文化的價值和困境,從理論上探索醫院文化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醫院文化;文化建設;理論探索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5-0-03
文化的影響深入社會的每一個領域,文化是無形的,卻有著極強的力量。新醫改背景下,文化建設對醫院發展具有特殊意義,醫院文化作為醫院發展的動力,用何種方式建立具有醫療衛生領域特色的醫院文化在新時代顯得極其重要。本文對醫院文化的概念、意義和建設困境進行理論描述,提出幾點淺薄的建議作為進一步實證研究的基礎。
1 關于醫院文化
1.1 醫院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一種具有穩定性的歷史產物,提煉于長期的生活行為習慣和理念價值。國內學者認為醫院文化是處于一定的自然、社會環境中,在醫院長期發展中逐漸形成的醫院院訓、愿景、核心價值和時代精神,是醫院全體員工一致贊成并一起維護的基本信仰、處事原則、制度標準與行動指南等的總和。醫院文化的形成過程與醫院的發展歷程緊密相連,同時醫院文化具有行業特征,尤其在思想觀點上具有某些共性,如承擔人群健康責任、社會公平義務、培育醫學倫理觀念和促進學科發展等[1]。
1.2 醫院文化的要素
從不同維度來看,醫院文化可分為物質和精神兩個類別。物質層面也就是硬文化層面,包含醫院的基礎醫療設施、組織機構、人員配置和相關運營所需要的各種設備器材;精神層面也稱為軟文化層面,包含醫院的整體對外形象、醫務人員的專業素養、醫院對外的形象和價值觀等[2]。
按照從內到外的條件劃分,醫院文化可分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四個層次[3-4]。精神文化層是核心層,是醫院文化的靈魂,是醫院員工在從事醫療實踐中累積的統一觀點,包括醫院的核心價值觀、醫院倫理與道德等。制度層是醫院的各種規章制度、行為規范、道德準則等的總和。行為層文化包括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水平以及醫院的宣傳、培訓和文藝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物質文化層是在長期發展中積累的物質形態。
1.3 建立怎樣的醫院文化
不同的醫院文化可能存在差異,但唯有一點是不能改變的,那就是建立以人為中心的文化,人是醫院建設和發展的基礎。醫院文化建設所面對的主體是人,從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出發,按照不同的角度可將人歸為兩個類別:一是對內,包括醫院員工和患者,是微觀層次的概念;二是對外,是社會群體,是宏觀層次上的概念。
首先,毋庸置疑的一點是以病人為中心,這是醫護人員的天職和使命,患者傷醫的事件頻頻發生,醫患關系緊張不是一日形成的,營造一種醫患融洽相處的就醫氛圍刻不容緩。這需要醫師在給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時,尊重患者的尊嚴和精神需求,恪守醫德;患者也必須理解醫師職業的辛苦,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學習醫學常識,了解自己的病情,做到“小病在基層”,這樣既能緩解醫患矛盾,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醫療資源短缺的現象。
其次,醫療行業是一個復雜的領域,醫院既具有極強的專業性,也具有市場競爭性。如今,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下,醫院的運轉和發展離不開醫術精湛的臨床醫師、影像醫師和細心負責的護士,更離不開辛苦的行政管理人員和后勤人員。積極的醫院文化不僅能吸納人才,更能留住人才。醫院重視剛性的制度框架,更要強調和引入柔性管理。其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作為醫院管理層與醫護人員之間的紐帶,是貫徹執行醫院文化的部門,也是將醫院文化轉換成員工和單位運營準則的核心部門[5]。
最后,社會對醫院的認同對醫院的發展有莫大的幫助,當然醫院的壯大也離不開社會的支持。
2 醫院文化建設的意義
醫院文化帶領醫院走向成功的案例已有不少,醫院文化的積極影響大家有目共睹,醫院文化是醫院發展的動力源泉,建設醫院文化的重要性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2.1 有利于增強醫務人員的使命感,提升醫院的內部凝聚力
黨的十八大明確要將人民的健康問題作為醫務人員的使命,提出承擔人群健康公平、促進社會健康發展是每一個醫務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醫院文化能反映一個醫院的行為作風,文化作為一種穩定的價值觀,對醫院起著導向和約束作用。文化能在潛移默化中對人形成一種激勵力量,醫院文化不僅能增強醫務人員的使命感,還能增強內部凝聚力,將醫院的發展與員工緊密聯系起來,能促使醫務人員為了醫院的發展自發產生行為效應,快速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2.2 有利于增強改革創新意識,促使計劃化為行動
我國醫改已進入深水區,改革對醫療行業提出了新要求,醫院的發展和生存環境正面臨巨大的變化,亟須尋找一條新的道路助推改革。創新意識是成功的前提,醫院文化具有激發改革創新意識的作用,將醫院文化根植于醫院改革的全過程,為醫院策劃發展目標,使改革化為具體的行動,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是目前確保醫改成功的不二之選。
2.3 有利于打造和諧的就醫環境,緩和醫患關系
眾所周知,醫務人員超負荷工作已是常態,不少醫護人員表示從事醫療行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最不能接受的是欠缺幸福感,醫務人員在工作時的不耐心和其他行為會引發醫患對峙的局面。新醫改形勢下,醫療環境面臨著挑戰,醫院文化有著深層次的意義。醫患關系是醫院所有關系中最重要的,而醫務人員是醫改的踐行者,醫院文化通過將醫院定位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角色,樹立“患者至上”的理念,提升醫療技術,提供讓醫院、患者和患者家屬三方都滿意的醫療服務,營造和諧的就醫氛圍,讓患者擁有充分選擇就醫環境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改變傳統的患者處于被動地位的局面。提升醫務人員的職業素養,讓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是從根本上緩解醫患關系的重要舉措。
3 醫院文化建設的困境
3.1 文化建設意識淡薄
對醫院文化的認知不清晰是醫院文化建設路上的絆腳石。一些醫院領導單純認為醫院文化建設就是照搬其他醫院的方法,逢年過節舉辦娛樂活動,沒有樹立核心價值觀。還有醫院認為只要給予員工足夠好的工資待遇就可以留住人才。事實上,人們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后,更需要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此外,一些員工尚未進行職業規劃,看不到職業前景,工作積極性較低,文化意識淡薄。即使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管理者的積極認可,也存在發展方向不明確、定位不夠清晰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缺少精干的醫院文化建設干部隊伍和統一的建設標準或指南[6],所以文化建設得不到員工的普遍支持,建設歷程緩慢。
3.2 文化內容單一,創新力度不足
“拿來主義”廣泛存在于醫院文化中,文化同質化現象嚴重。不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自然也不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文化建設口號浮于表面,未能深入人心。盲目跟風、照抄照搬的行為使文化喪失核心價值。醫院內部不具有凝聚力,醫務人員意見不一致,很難取得社會的認同。因此,要將醫院文化與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創建體現醫院獨特發展歷程的文化。
3.3 醫院公益性質弱化
醫改的著力點是重塑醫院的公益性,這也是改革目標之一。為了降低虛高的醫療費用,緩解醫保資金的壓力,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藥品零加成、降低耗材加成等,這些政策要求醫院必須進行精細化管理,導致醫院的管理成本增加,加上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不足,醫院為了自身運營,勢必會出現一些趨利行為增加醫院收入。同時,缺乏張弛有度的制約機制,醫師為了自身利益,可能會過度追求經濟指標,導致醫院的公益性被削弱,人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也得不到本質性的解決。雖然這只是個別醫院存在的現象,但在輿論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消息會以不同的形式發酵,對醫院造成不同的負面影響[7],還會對醫患關系產生不利影響。
3.4 受傳統思想禁錮
按照傳統思想,醫院是救病治人的場所,是賦予人第二次生命的神圣地方。有些人認為醫院宣傳理念、建設文化就是不務正業和營銷,其實不然。醫院管理者對醫院的發展方向起著決定性作用,多數管理者受傳統思想的禁錮,不愿進行多樣化形式的文化宣傳,認為這樣會損害醫院的嚴肅形象,導致醫院文化建設的動力不足。
4 醫院文化建設的路徑
4.1 開展各種活動,根植文化潛意識
最內層的精神文化層作為文化的“心臟”,是文化建設的動力轉換站,是建設物質層和制度層的先決條件。扎實推進醫院文化建設,必須著力突破意識形態上的困境。醫院管理層在強化自身思想建設的同時,要幫助員工塑造文化潛意識,擬定技術路線,制定建設框架,描繪發展的藍圖,明確文化發展方向和建設步驟。
開展各種活動不是照抄照搬,引進新活動和新思想時,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與醫院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積極的醫院文化會對員工形成無形的約束力和激勵,醫院領導要以身作則,做好精神文化工作。領導要帶頭樹立核心價值觀,開展職業規劃;事關員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必須由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才能施行;通過各種途徑向職工宣傳醫院的事業發展前景,使員工有明確的奮斗“指南針”,調動員工積極性,從而更好地為實現目標而努力;通過開展開放性學習型組織和娛樂活動,放松職業緊張情緒,有效提高醫療技術;以科室為單位,明確定位個人的職責和義務,豐富醫院文化內涵,完善醫院文化觀念,提升醫院軟實力[8]。
4.2 借助新媒體等方法構建系統化的傳播方式
現代社會各個領域都充滿了新媒體的氣息,新媒體具有容量大、互動性強、受時間和空間約束小和傳播形式多樣等特點。新媒體為醫院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帶來了契機與平臺,可以使醫院文化得到廣泛的宣傳[9]。醫院要順勢而為,借助新媒體這個傳播媒介打造屬于本院特色的醫院文化品牌和個性化形象,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
例如,可以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講述辦院理念和醫院及醫學發展史,展現醫學風采。優化網絡掛號平臺就診程序,開展線上問診,以節約人力物力,進一步方便患者就診。利用視頻號向大眾普及醫學常識,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根據群眾多樣化需求,分欄目精準推送不同群體所需醫學知識文章,文章內容要群眾關注、貼近生活和輿論焦點,要保證原創性和權威性,根據患者需求開發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項目等,構建系統化的傳播方式,以獲得較好的社會效應。除此之外,醫務人員定期進行實地宣教工作和義診服務也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關注的是,新媒體是機遇,也是挑戰,要合理利用新媒體這把“雙刃劍”。前期需做好大量準備工作,可以由管理層牽頭,專業人員進行各方調查,動態了解醫療市場發展的新方向,決策者要在全方位掌握本院的運轉情況和積累豐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專業人員的建議,一起對醫院文化的發展方向進行科學的規劃,探索一條與本院長期發展相符合的傳播路徑和機制。
4.3 重視檔案管理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醫院在檔案管理上花費精力是積極建設醫院文化的客觀前提,即衡量一個醫院對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可以預測醫院文化的發展速度。醫院檔案是在長期的活動中形成的,記錄醫院發展過程中的足跡,可以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原貌,檔案具有客觀性、系統性和全面性,承載著醫院文化,是醫院管理者進行決策最重要的參考依據。
國內學者認為檔案管理對于推進醫院文化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醫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學者認為檔案管理為醫院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文化建設中發揮著編整、憑證、教育和決策參考等重要的作用,能促進醫院文化快速發展。怎樣收集、整理、編碼和管理檔案,挖掘資料的潛在價值,將枯燥的檔案轉化為多姿多彩的醫院文化,豐富文化意義,踐行文化建設,不僅是每一位檔案相關工作者應該謹慎對待的話題,也是每一位醫院領導者的必修課[10]。
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入手:一是建立健全檔案管理機制,提高檔案管理水平,定期對資料進行考核;二是培養信息化技術人才和醫院文化建設干部隊伍,提升資料利用效率;三是結合醫院自身實際,加大開發力度,切實發揮檔案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
5 結語
醫院文化是醫院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內到外可劃分為精神、制度、行為和物質文化四個層次。人是醫院建設和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建立以人為中心的文化是醫院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醫院文化具有增強醫務人員使命、提升醫院內部凝聚力、增強改革創新意識、緩和醫患關系等作用。但目前醫院文化的建設存在內容單一、意識淡薄、受傳統思想禁錮等問題,可以從增強文化意識、構建系統的文化傳播體系和重視檔案管理的重要性著手解決。
醫院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醫院需長期堅持,有計劃地進行醫院文化設計,將行為和理念結合起來,更好地建設優秀的醫院文化。優秀的醫院文化也會助推醫院蓬勃發展,給醫院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薛迪,張俊超,白飛,等.我國醫院文化建設及其相關作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03):10-11.
[2] 姚冬瑋,張國有,朱蘭華.新形勢下醫院文化建設的新思路與新途徑[J].經濟研究導刊,2021(21):147-149.
[3] 張琰.“互聯網+”背景下的智慧醫院文化建設系統構成及要素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3):172-173,176.
[4] 王靜.以人為本打造醫院文化品牌[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13):158-161.
[5] 王志堅.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醫院文化構建分析——基于理念、困境與思路[J].西部財會,2021(07):65-66.
[6] 吳金泉,陳起坤,賴偉忠,等.高校附屬醫院文化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8,35(03):213-215,220.
[7] 印素萍,李增寧.基于SWOT分析法的公立醫院文化建設實踐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07):76-77,80.
[8] 李琴,王崢,陳宣男,等.思想政治工作與醫院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的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08):74-76.
[9] 黃桃園,李朝,金小洣.網絡新媒體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21,21(07):1059-1062.
[10] 陳冰.醫院文化建設視角下加強醫院檔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蘭臺內外,2020(36):55-56.
作者簡介:晏文娟(1997—),女,貴州銅仁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衛生事業管理。
鄔衛東(1967—),男,四川自貢人,碩士,主任醫師,教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衛生事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