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中小學生作業負擔過重已成為當前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部署,相繼出臺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等文件,對作業管理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教育部也將“作業管理”作為“五項管理”的重要內容,于2021年4月印發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對切實發揮好作業的育人功能和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提出了10條措施,要求嚴格規范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堅決扭轉一些學校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突出問題。
我國古代最早的教育學著作《學記》有云:“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提倡藏息相輔,主張教學時按照時令來進行正常的教學,休息的時候也要進行居家學習,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學習要相輔相成,科學的課后練習是檢驗知識理解與運用的重要手段。因此,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不僅要深入研究“減什么”,還要多樣化探索“如何減”。
為切實推進“雙減”工作部署,營造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綠色發展的良好生態,2021年6月5日,黑龍江省教育廳組織了全省中小學“優化作業設計”典型案例及理論文章征集活動。活動聚焦作業優化設計與管理,集中探索我省義務教育作業優化設計的策略方法,推廣可借鑒、可復制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以“作業管理”為突破口,打出中小學生減負“第一拳”。同時,對于如何統籌進行作業管理及高質量作業設計,真正實現減負提質,省教育廳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與學校、教師三個維度形成合力,做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
首先,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作業管理工作的頂層設計。在國家有關政策基礎上,結合本地域特征,指導學校完善符合實際情況的作業管理細則,將作業管理納入區域和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督導部門要將作業管理作為規范辦學行為督導檢查和責任督學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省、市、區(縣)、校分級協同管理,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查處;同時在師訓、教研、資源等方面提供專業支撐,優化教師專業化成長環境,不斷提升教師的作業設計與實施能力。
其次,教研部門與學校應樹立正確的作業設計與實施理念。教研機構要加強對學校作業設計與實施的研究與指導,結合區域及各校作業管理工作實踐,加強作業設計與管理課題建設,發揮好作業的育人功能;學校要切實履行作業管理主體責任,加強作業全過程管理,制訂學期學年工作規劃,加強年級組、學科組作業統籌協調,結合現行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合理確定各學科作業比例結構,建立作業總量審核監管和質量定期評價制度。
最后,教師要提高自主設計作業能力,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結合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精準設計作業,精選作業內容,合理確定作業難度和作業數量。同時,創新作業形式,嘗試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倡導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項目化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
從推選上來的500多份作業設計中,我們看到了全省各地教育工作者結合地域、校情與學情,在作業設計、作業管理及理論研究等方面的積極探索(具體評審過程見封二)。今后,省教育廳將進一步提高作業管理水平,實行“負面清單”精準管控機制,開展減輕校內作業負擔專項治理行動,開展多層次教師教研和培訓活動,提高教師優化作業設計的專業能力,實現作業減量增效、師生共進目標。
■ 編輯/李? ?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