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夢真
(海軍第971 醫院手外科二病區 山東 青島 266000)
手外傷主要是由于車禍傷、砸傷、電鋸傷、機器絞傷等原因導致的,發生的概率較高,嚴重影響著患者手部外形和相關功能,需要接受及時有效的方法來進行治療。腹部帶蒂皮瓣移植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常用手段,具有方法簡單、風險小、成功率高等諸多優勢,但是需要術后患者將傷指放置于腹部較長的時間,大大加大了護理難度[1]。本院將圍手術期護理應用于2019 年2 月—2021 年2 月接受腹部帶蒂皮瓣移植術治療的手外傷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并與常規護理進行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Herbertus mastigophoroides H.A.Mill.熊源新等(2006);楊志平(2006)
選取2019 年2 月—2021 年2 月在我院接受腹部帶蒂皮瓣移植術治療的手外傷患者98 例,男48 例,女50 例,年齡21 ~73 歲,平均(45.65±8.14)歲;致傷原因:車禍傷、砸傷、電鋸傷、機器絞傷分別為21 例、17 例、27 例以及33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9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做好傷口的清創工作,做好病房環境護理、病情監測,做好各項術前檢查,術中積極配合醫生等。觀察組患者在以上基礎上給予圍手術期護理,具體如下。
全區櫻桃產業發展的專業化、專職化的人才團隊十分匱乏,嚴重制約烏當櫻桃產業的發展壯大。在全區各政府部門中,農業局負責統籌全區櫻桃全產鏈發展,專業、專職農業技術推廣人才團隊成員約5名,在數量和專業結構上都遠遠不能滿足發展好3.6萬余畝櫻桃種植基地及中下游產業的需求。烏當櫻桃產業正面臨著很多技術瓶頸,特別是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如下壩鎮出現櫻桃根癌病、流膠病、病毒病及果實褐腐病等,造成櫻桃樹勢衰退和減產,嚴重時成片死亡,而現有人員的技術能力難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2.人事管理體制改革。建議參照自治區外部分旅游區(開發區)和南寧高新區管委的模式,允許潿管委、潿洲鎮及其所屬事業單位,探索實行全員聘任制。除潿管委領導班子成員和潿洲鎮領導班子正職外,其他所有人員實行競爭上崗,按崗履職,按崗設酬。原在編人員實行身份掛檔(掛檔期間正常辦理晉升職務、年度考核和工資調檔,調動時仍按原身份進行)。
指在企業內部選拔非家族成員作為接班人的模式。此模式在忠誠度方面要優于職業經理人模式,因為每個企業都存在自己的潛規則,外部人不容易一下子看明白,這是內部繼任者的優勢。由于內部繼任者對企業的戰略、管理方式以及文化形態有較好的認知,交接后不會發生過于強烈的震蕩。對這種模式有較多褒揚的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中研究的結論是,歷史上優秀公司大多數時期都是選拔內部繼任者。這一模式中國公認最成功的企業交接案例是聯想,當聯想選定了內部接班人以后,比較早地采用了“參與式”的工作方法,并“實現了無縫交接”。
觀察組患者VAS 評分、MMT 分級、斷蒂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1.2.3 術中護理 術中做好清創、麻醉等處理,對患者的血壓、呼吸、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等進行持續監測[3];結合手術進度及時、準確的傳遞手術器械。
1.2.5 康復訓練 術后第2 天在患者病情穩定的情況下,指導患者進行患肢主動和被動的收縮、按摩以及關節活動等,避免出現關節僵硬、肢體功能廢用等情況[5];術后2 ~3 周可以對患者進行皮瓣斷蒂訓練,但是訓練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反應以及皮瓣血運情況進行密切觀察,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斷蒂術;皮瓣斷蒂后指導患者進行手部伸屈、內收、外展以及握拳、肘關節伸屈、肩關節旋轉、外展、上舉、前臂旋前、旋后等訓練。
1.2.4 術后護理 術后要求患者采取健側臥位或者平臥位,可以抬高床頭30°,維持2 周;對皮瓣血運的色澤、腫脹情況、皮膚溫度、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等進行仔細觀察并記錄[4];針對排泄困難的患者,可以通過溫水沖洗會陰、腹部按摩、熱敷等方式促進排便;術后對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要注意避免拖拽、牽拉患者,避免使切口疼痛感加重;通過體位護理來緩解疼痛;指導患者通過看電影、聊天等分散注意力的方式、音樂療法、肌肉放松等措施來緩解疼痛。
1.2.1 術前訪視 重視術前方式工作,由于手外傷屬于急性創傷,患者一般心理上難以接受,以緊張、煩悶、恐懼、絕望等不良情緒為主要的表現形式。護理人員要正確評估并尊重患者的負面情緒,通過語言教育、發放雜志及書籍等文字材料、網絡教育、視頻播放、專題知識講座等方式來做好手外傷以及腹部帶蒂皮瓣移植術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增強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對手術治療保持積極、健康、樂觀的心態。
采用SPSS 22.0 軟件來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采用視覺疼痛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 徒 手 肌 力 檢 測(multi media terminal,MMT)來評價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手部恢復情況;記錄并對比斷蒂時間、住院時間;統計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對比;采用本科室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來對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并對比,滿分為20 分,其中非常滿意>18 分,滿意10 ~18 分,不滿意<10 分。護理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2.2 術前檢查 做好患肢皮膚的清潔工作并進行局部包扎止血,進行常規的剪指甲、備皮以及消毒工作;指導患者進行床上大小便訓練、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訓練[2]。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對比( ± s)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對比( ± s)
組別 例數 VAS 評分/分MMT 分級/級 斷蒂時間/d 住院時間/d觀察組 49 2.09±0.28 4.41±1.01 15.77±3.44 5.75±1.02參照組 49 3.45±0.41 3.10±1.45 22.03±4.51 19.51±4.04 t 5.656 5.323 7.121 12.057 P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8.16%(4/49),低于參照組患者的32.65%(16/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例)
護理總滿意度,觀察組患者為95.92%,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5.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n(%)]
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意外傷害癥狀,手外傷可以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腹部帶蒂皮瓣移植術是治療該病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手術過程中的護理配合關系到手術成敗以及預后。圍手術期護理的應用有利于護理人員對患者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通過術前檢查、術中護理、術后護理以及康復訓練等護理措施,來有效緩解疼痛應激反應,避免了不良情緒對治療的影響,提高了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依從性,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7]。本結果顯示,就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VAS 評分、MMT 分級、斷蒂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而言,觀察組患者均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656,5.323,7.121,12.057;P<0.01);就并發癥發生率而言,觀察組患者為8.16%,顯著低于參照組的32.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258,P=0.000);就護理滿意度而言,觀察組患者為95.92%,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5.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97,P<0.01)。
綜上所述,圍手術期護理應用于手外傷腹部帶蒂皮瓣移植術患者中的效果令其滿意,能有效緩解疼痛程度以及促進手部功能盡快恢復,能夠有效縮短斷蒂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減少并發癥、提高治療效果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