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意琳,賴金霞
(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 廣東 惠州 516003)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多伴有體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障礙,組織、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1]。經多年臨床經驗表明[2-3],該疾病患者多伴有嚴重負性情緒,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需通過恰當的護理方式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但該疾病需長期接受治療,患者出院后如無良好的自我管理,則會使病情無法得以有效控制[4]。延續(xù)護理是將護理干預延續(xù)至院外的護理理念,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現將該護理方案對2019 年12 月—2020 年7 月在我院心內科接受治療的該疾病患者164 例患者進行實施并探究其效果,現總結如下。
選擇2019 年12 月—2020 年7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4 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患者82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42 例,女性40 例。年齡50 ~88 歲,平均年齡(69.27±2.87)歲。病程為1 ~5 年,平均病程為(4.12±1.33)年。合并癥:合并糖尿病者14 例,合并高血壓者30 例;對照組男性41 例,女性41 例。年齡50 ~89 歲,平均年齡(70.33±2.90)歲;病程為1 ~5 年,平均病程為(4.08±1.32)年;合并癥:合并糖尿病者15 例,合并高血壓者32 例。兩組合并癥、病程、性別以及年齡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年齡在60 歲以上;(2)認知能力正常,可在家屬協助下或獨自完成相關問卷;(3)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2018)中該疾病的診斷標準[5]。
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者;(2)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腎、肝功能障礙者;(3)合并惡性腫瘤者;(4)先天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亢進。
對照組患者實施住院期間常規(guī)護理:(1)心電監(jiān)護: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波動情況,對其心電監(jiān)護值進行定期記錄,以便于觀察其病情變化情況;(2)呼吸機護理:調控室內溫濕度,做好呼吸道濕度護理。對呼吸機管道做好固定管理,降低意外拔管事件發(fā)生率;(3)輸液護理:穿刺前做好皮膚消毒護理,輸液中注意調整輸液速度,盡可能緩解患者的不適感。
觀察組患者實施電話隨訪式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患者出院后第1 周、1 個月、3 個月對患者進行1 次電話隨訪,每次隨訪時間不得短于10 min。并做好隨訪記錄。隨訪內容主要為,對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情況以及自我感受進行了解,并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包括心力衰竭的預防護理措施、臨床癥狀體征、影響因素、高危因素等。并鼓勵患者將自身對護理的需求說出,并結合患者的需求,給予相應的指導。對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者應將血糖、血壓的監(jiān)測方式告知患者,并說明參考范圍。督促患者正確用藥,不可擅自更換藥物、停藥或加減藥物,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溝通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將不良生活習慣指出,鼓勵患者清淡飲食,多去人口不密集的地方進行太極、慢走等運動,督促其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根據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定[6],抑郁、焦慮程度越重,得分越高,最高分100 分。
根據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MLHFQ)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7],量表為百分制,分值與生活質量成正比,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對患者的自我效能應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進行評定,自我效能越佳,得分越高,最高分49 分[8]。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 s)表示,行t檢驗。當P<0.05 時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SDS 以及SA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情緒改善比較( ± s,分)

表1 兩組情緒改善比較( ± s,分)
注:護理后SDS 和SAS 評分低于護理前,*P <0.05。
SA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82 58.35±2.97 45.01±1.95* 55.78±2.66 42.54±2.12*對照組 82 58.32±2.98 48.33±2.54* 55.72±2.65 48.92±2.43*t 0.065 9.389 0.145 17.916 P 0.949 0.000 0.885 0.000組別 例數SDS
護理前,兩組自我效能以及MLHFQ 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自我效能以及MLHFQ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 s,分)

表2 兩組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 s,分)
注:護理后自我效能和MLHFQ 評分高于護理前,aP <0.05。
MLHFQ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82 17.50±1.15 32.22±2.22a 56.50±4.45 80.02±6.02a對照組 82 17.43±1.14 25.02±1.38a 56.45±4.43 65.50±5.54a t 0.391 24.943 0.072 16.072 P 0.696 0.000 0.943 0.000組別 例數自我效能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心血管內科的高發(fā)慢性綜合征,是由多種心臟疾病誘發(fā)的。收縮障礙者歸屬收縮性心力衰竭類,舒張障礙者歸屬舒張性心力衰竭類[9]。由于該疾病屬于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故主要患病群體為老年人,受老年患者對信息理解、接受能力降低的影響,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10]。加之,受疾病帶來的疼痛以及治療的復雜性等諸多因素影響,患者多伴有嚴重的負性情緒,更不利于患者恢復。且該疾病需長期用藥治療控制,但經臨床調查研究發(fā)現,患者在出院后,往往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導致出院后病情無法得以有效控制,復發(fā)率高[11]。故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單純的院內護理干預遠遠不夠,故現將延續(xù)護理增加至對其院外干預中。
本結果表示,護理后SDS 以及SAS 評分對比,觀察組評分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自我效能以及MLHFQ 評分對比,觀察組評分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延續(xù)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緒、生活質量以及自我效能。究其原因是電話隨訪式延續(xù)護理。通過電話隨訪,能夠為患者進行相關問題的解答,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疏導,為其能夠選擇的活動以及休息提供科學建議,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變化情況為其提供科學指導,并督促患者進行體重、尿量、心率、血壓等基本指標的自我監(jiān)測,提醒患者遵醫(yī)囑用藥,并對疾病相關知識進行科普,使患者出院后能做好自我管理,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度,按時用藥,注意休息,進而保障其病情的控制,為其健康保駕護航[12-13]。
綜上所述,將電話隨訪式延續(xù)性護理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均有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