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榮
(廣東省五華縣人民醫院,廣東 梅州 514400)
妊娠分娩包括自然生產和剖宮產兩種,兩種生產方式的主要目的均是保證產婦順利分娩出胎兒,避免生產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影響產婦身心健康[1]。當下,在臨床診療中使用剖宮產的比重較大,在剖宮產時需要明確產婦已經具備手術需求,且產婦自愿選擇剖宮產[2]。隨著醫療衛生知識傳播與產婦健康教育開展,剖宮產對女性的不良影響已經逐漸被人們認識,而順產需要產婦自身陰道狀態符合生產條件,其中必要性因素則是宮頸成熟。如果出現延期妊娠的現象,會使產婦子宮內的羊水量較少,胎兒容易出現窘迫的現象,會給新生兒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3]。在本文研究中將針對此項宮頸催熟方式進行詳細研究。
1.1 一般資料。選擇廣東省五華縣人民醫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足月妊娠產婦100例,將產婦隨機劃分成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產婦50例。研究組產婦平均年齡(29.12±1.68)歲。孕周36~42周,平均(40.38±0.23)周。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28.82±1.08)歲。孕周35~42周,平均(40.75±0.32)周。基本資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開展后續數據對比。排除標準:①生產次數大于2次;②存在嚴重妊娠并發癥;③剖宮產者。納入標準:①個人病例與檔案信息完整;②首次生產;③產婦與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產婦使用縮宮素靜脈滴注(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31020862),首次使用劑量和時間為8滴/min,在首次使用之后根據產婦的宮縮進行給藥劑量調整,但應當保證給藥的最大劑量小于或等于40滴/min。根據產婦反應保持給藥1~3 d。
1.2.2 研究組:研究組產婦接受干預之前需要進行白帶和細菌檢查,保證產婦不具有陰道炎癥疾病,使用18號雙腔氣囊導尿管(國食藥監(進)字2013第2660605號)。使用前需要消毒,使用卵圓鉗夾住導尿管,送到產婦宮頸口上方,在氣囊開口處注入60~80 mL生理鹽水,導管末端需使用無菌紗布包裹放置在產婦大腿內側。第二天拔除水囊行人工破膜,患者一小時后無規律宮縮,進行縮宮素給藥,首次給藥劑量為8滴/min,后根據患者宮縮情況給藥。
1.3 觀察指標。①分析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產后貧血、惡心、頭暈等;②分析兩組分娩后不同時間出血量,包括產后2 h與產后24 h;③促宮頸成熟:Bishop宮頸成熟度評分法:①宮口開大0 cm,記為0分;開大1~2 cm,記為1分;開大3~4 cm,記為2分;開大≥5 cm:則記為3分。②宮頸管消退:0%~30%,記作0分;消退40%~50%,記作1分;消退60%~70%,記作2分;消退超過80%,則記作3分。③顯露位置:-3,記為0分;-2,記為1分;-1~0,記為2分;1~2,記為3分;④宮頸硬度:硬:0分;中:1分;軟:2分。⑤宮口位置:朝后:0分;居中:1分;朝前:2分。若總分≥8分,則為宮頸成熟。
1.4 統計學處理。研究采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 21.0版本,計量型數據用(±s)表示,用t值檢驗;計數型數據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
2.1 分析兩組促宮頸成熟度。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宮頸成熟度評分較高(P<0.05),見表1。
表1 分析兩組促宮頸成熟度(±s)

表1 分析兩組促宮頸成熟度(±s)
組別 例數 Bishop評分研究組 50 9.15±1.12對照組 50 6.07±1.54 t-11.4372 P-<0.05
2.2 對比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率。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總發生率較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后不良反應發生幾率[n(%)]
2.3 對比兩組產婦分娩后出血量。在產后不同時間內研究組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s)

表3 對比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s)
組別 例數 產后2 h 產后24 h研究組 50 182.56±41.35 201.56±42.67對照組 50 210.45±45.52 236.51±53.23 t - 10.3980 9.8905 P - 0.0001 0.0001
產婦分娩的重要保障因素是宮頸成熟,也是產婦在臨產之前的正常生理反應之一[4]。宮頸細胞外基質主要由膠原組成,在酶的作用下自身的延展性、抗張能力較低[5]。正常人體應激反應的狀態下,產婦臨產之前宮頸以及其中的生化組織變化顯著,在白介素作用影響下,金屬蛋白基因表達增加,抑制膠原蛋白基因表達,宮頸狀態也會轉低,不斷變短、變軟,建立良好的胎兒分娩通道。對于Bishop評分小于6分者,需要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宮頸成熟度干預,使用藥物干預或者是機械催熟。一般來講常見的宮頸催熟方法為三種:①縮宮素:是臨床常用的一種催產藥物,以靜滴的方式給予產婦小劑量藥物,這種催熟方法安全,使用費用低,但是催熟宮頸的時間較長,產婦在等待期間容易出現疲勞的感受,降低產婦自然分娩信心,并且該種方法會造成一定的副作用。②前列腺素抑制劑,其操作方式方便,產婦出現宮內感染的幾率較低,且不會影響到產婦的正常活動。但是該種方式會引發宮縮過強的問題,容易使產婦產道受到損傷,進而出現子宮破裂、胎兒窘迫的問題;③使用機械性器材對產婦產道進行擴張,可有效提升產婦自然分娩率,然而容易給產婦宮頸造成損傷,增加后期出現感染的風險性[6]。
雙腔導尿管的應用則可以改變上述宮頸催熟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雙腔氣囊導尿管診療的原動力是對產婦的宮頸進行機械刺激,促進宮頸內部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與釋放,推進產婦宮頸成熟進程[7]。雙腔球囊導尿管是機械催熟宮頸的常見形式,放置導尿管能夠有效增加子宮內部的靜懸壓力,并且球囊通過接觸可與胎先露相互作用,進而能夠增加子宮的刺激性和敏感度。此項干預措施作用持續性較強,藥物干預與機械化固定二者之間產生的療效具有明顯差異[8]。本研究結果發現,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分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術后2 h、術后24 h出血量較低,且促宮頸成熟評分較高。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宮頸催熟時可以使用雙腔球囊導尿管,其應用效果好,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