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祥,敖強勇,廖麗麗,余朝陽,鮑柏林
(深圳市寶安區松崗人民醫院,廣東 深圳 518105)
扁桃體切除術是外科手術中常見手術,由于慢性扁桃體炎的患者會出現反復的發熱、咽痛、咽部不適甚至會發生口臭以及扁桃體腫脹等現象[1]。通常扁桃體切除術的術后通常會面臨著出血和術后疼痛等兩大難題。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雙極電刀、激光、超聲刀、等離子等新的手術器械以及不斷更新換代的手術手法,出血問題已經得到極大的控制。但術后疼痛問題仍然困擾著臨床醫生和對患者造成極大的損害[2]。現階段臨床上采用羅哌卡因進行鎮痛有這良好的治療效果,有這作用時間長、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優點,受到醫務人員的關注。但對于羅哌卡因和利多卡因的對比實驗研究較少。現觀察羅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在扁桃體切除術中的應用及術后鎮痛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深圳市寶安區松崗人民醫院進行局麻扁桃體切除手術的患者80例。隨機且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8~60歲,平均(35.99±5.62)歲。實驗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19~59歲,平均(35.23±4.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知情并同意,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或月經期、月經前期婦女。合并心、肺、肝、腎、腦、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者。近2月有創傷、手術者。行全麻扁桃體切除術者。
1.2 方法。在對患者進行扁桃體切除手術時分別用利多卡因和羅哌卡因對患者進行局麻處理。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若出現異常狀態,及時處理,并立刻通知醫生進行對癥治療。
1.2.1 對照組:將10 mL生理鹽水與10 mL+2%利多卡因混合均勻后,選擇舌腭弓上中下三點及咽腭工上下兩點共五點,采取局部浸潤麻醉的方法注入每個點注射1 mL。
1.2.2 實驗組:將10 mL生理鹽水與10 mL+1%羅哌卡因混合均勻后,選擇舌腭弓上中下三點及咽腭工上下兩點共五點,采取局部浸潤麻醉的方法注入每個點注射1 mL。
1.3 觀察指標。患者的VAS評分是能夠評價患者疼痛等級的一種指標,指標分數越高表明患者越疼痛,一般是0~10分來體現,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劇烈。患者不良反應主要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敏感性休克以及低血壓、心律失常的狀況。患者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患者對各項表現都滿意;基本滿意,患者基本上對各項操作滿意,但有些許不足;不滿意,患者對大部分表現感到不滿意。生活質量評分主要是從患者的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技能、精神健康,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表面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3]。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間段VAS評分比較。發現實驗組在術后的1 h,2 h時,利多卡因的鎮痛效果要好,4 h,8 h羅哌卡因的鎮痛效果要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間段VAS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間段VAS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術后1 h 術后2 h 術后4 h 術后8 h實驗組 40 1.0±0.5 1.2±0.7 2.4±0.6 3.2±0.5對照組 40 0.8±0.4 1.0±0.3 3.6±0.9 4.8±0.6 t - 0.695 0.852 8.245 7.586 P -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實驗組出現并發癥的情況要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治療過后實驗組比對照組的滿意程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n(%)]
2.4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在治療前的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實驗組的各項生活質量都要比對照組要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s)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與干預前相比。
組別 例數 時間 生理機能 軀體疼痛 總體健康 活力 社會功能 情感技能 精神健康實驗組 40 治療前 63.25±4.58 62.89±3.87 65.93±3.96 65.38±4.23 63.96±4.69 60.69±3.93 61.69±5.37治療后 80.89±3.89★# 82.35±2.69★# 88.39±4.21★# 82.26±3.86★# 84.39±3.38★# 82.27±2.96★# 79.3.96±4.25★#對照組 40 治療前 62.96±3.96 63.15±4.24 64.69±3.67 64.67±4.28 62.64±4.25 59.61±4.85 60.96±4.26治療后 72.97±2.86# 75.78±3.39# 76.69±3.86# 70.64±4.21# 74.78±3.86# 78.96±3.69# 73.87±3.93#
扁桃體切除術在術后引起患者的疼痛主要是由于在手術過程中對于黏膜的破壞及撕裂以及對于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的刺激損傷導致的,并且手術切口等會有炎癥介質滲出也會加劇疼痛的感覺[4]。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雖然出現的激光、超聲刀等先進手段對出血狀況得到很好的控制,但研究觀察發現,在使用電凝系統切割患者組織時,會讓組織周圍溫度達到1600℃,會嚴重燒傷患者切口的周圍組織細胞,會加劇患者術后的疼痛。在對患者進行利多卡因或羅哌卡因鎮痛過程中會經常出現過敏性休克和低血壓心動過緩、心律失常、昏厥等重大不良反應,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健康[5]。過敏性休克一般是由于個別患者對藥物過敏而引起的,一般會出現面色蒼白、發紺、脈搏細弱、血壓下降、胸悶、氣促、哮喘與呼吸困難、意識喪失、抽搐、蕁麻疹、惡心、嘔吐等癥狀。當在治療過程中發現出現這種狀況時應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搶救。低血壓、心動過緩、心律失常、驚厥等則是由于中毒引起,在出現癥狀時要立即停止鎮痛處理,并對驚厥患者及時吸氧,若在吸氧后15~20 s癥狀仍然繼續則需要給予抗驚厥藥來治療[6]。對于低血壓和心動過緩的患者則可靜注麻黃素來救治。
綜上所述,在對于扁桃體切除術后進行鎮痛藥物的選擇時可采用羅哌卡因,對于患者造成的傷害更小,在術后4 h后鎮痛效果更加明顯,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恢復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