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若


凡是有利于提高生存生活能力的學習過程,都可以稱之為“教育”,無論學習過程多么曲折繁復,最終目標都是更好地生活。在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指導下,石家莊市新華區康莊學校意識到只有根植于學校的課程體系,結合學校發展特點設置勞動教育課程,才能實現勞動教育的持續發展。基于此,學校制定了《2020—2021年度第二學期康莊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綱要》,讓勞動教育扎根于課程學習,讓課程學習涵養學生的勞動品質。
學校將勞動教育分為學校課程、家庭課程、社區課程和創意課程,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各板塊課程的具體內容,以及不同月份的特色,設置相應的勞動課程項目。例如,四月份的家庭課程要求一二年級學生學習疊衣服,三四年級學做一道菜,五六年級學習縫扣子,并在五一勞動展示月進行勞動技能比賽,驗收勞動學習成果,以此激發學生的勞動積極性。
社區課程著意于培養學生的志愿者精神。學校開展社區拾撿垃圾、清除小廣告、助殘敬老等活動,與學生自身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文明意識標準的提高相結合,使學生在勞動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增強奉獻精神。
三月份的校園課程為種植課程,各班級在學校的種植園中各有一片“責任田”,由學生們自行選擇種植蔬菜、花卉或中草藥,并親自動手進行種植、灌溉等工作,讓學生在勞動中學習種植、看見成長、收獲能力。臨近“六一”,全校學生為桌椅做“美容”,將跟隨自己一年的課桌椅以最美的面貌傳遞給即將到來的小學弟、小學妹。
五月份是創意課程月,各班級自由選取時間,走出校園,走進田園,到附近的百香園研學。村民為學生介紹田里的瓜果蔬菜,講解種植方法,還摘下地里鮮嫩的黃瓜,讓學生們品嘗。走走就是學習,看看就是收獲,學生們走進田間地頭,見證成長,收獲多多。
勞動教育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要著力喚起學生的勞動意識,提高生活技能,感受生活,體悟成長,實現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責任編輯:于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