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鑫

如何遵循教育規律,構建高中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創新勞動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時代的重要課題,也是教育者的重要責任。近年來,江蘇省海門中學作為江蘇省首批高品質示范高中創建立項學校,致力于勞動教育實踐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實踐成果。
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價值觀念
只有讓勞動回歸生活,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才能培養出艱苦奮斗、勤于實踐、勇于創造的精神。我校通過每學期的家長會、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勞動教育觀念,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通過班主任例會、班會和專題講座適時地宣傳勞動教育觀,營造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讓勞動教育的價值理念深入人心。
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機制
一是做好家庭勞動教育。我校制定了“江蘇省海門中學家庭勞動教育指導清單”,要求學生參考指導清單形成個性化勞動任務清單,作為日常家庭勞動作業,并建立相應的過程性評價機制。二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經我校積極聯絡,各企業公司、工廠農場、城鄉社區、福利院、紀念館等紛紛開放實踐場所,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參與新型服務性勞動和公益勞動,讓學生與勞動者一起體驗勞動。
建構全面有效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我校為確保勞動教育的成果和質量,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對接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研發課程教學體系,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二是制定了《江蘇省海門中學勞動課實施辦法》,將勞動以課程教育的方式真正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克服了學生“紙面成長”的尷尬。多元、開放的勞動教育環境和學習環境逐步建立,進一步激發了高中生參與勞動創造的意識和熱情。
建立完善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
為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施效果,我校將勞動素養納入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并制定了《江蘇省海門中學勞動課考核評分表》,細化評價標準;同時加強勞動技能和價值體系情況的考核,建立激勵機制,組織開展勞動成果展示等活動。在具體的評價體系中,采用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在高中階段開展勞動教育,堅持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必將激發學生的科學精神,培育人文素養,提升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學生“五育”并進,實現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