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燦云,向 婧,王 力,張小晴
湖南省兒童醫院,湖南長沙 410007
母乳是嬰兒最佳的營養來源。新生兒科患兒由于住院、母親疾病或泌乳不足等原因無法實現母親親自喂養。WHO建議母親無法喂養6個月以內嬰兒時應首選捐贈的母乳喂養嬰兒[1]。研究顯示,相比配方奶喂養,捐贈母乳顯著提高新生兒科患兒免疫力,降低其壞死性腸炎等疾病的發病率[2-3],因而捐贈母乳應當成為新生兒科患兒的最佳食物。我國母乳庫發展較晚,而且因贈乳人少、存乳量不足等因素使我國母乳庫發展步履維艱[4]。目前新生兒科患兒為母乳庫母乳的主要使用者,其母親也為主要捐贈者[4-5]。然而現有關于母親母乳庫的知識、態度的調查多圍繞住院產婦或哺乳期婦女[6],較少涉及新生兒科患兒母親。為了解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捐贈母乳的知識及態度,本研究對585名新生兒科患兒母親進行了調查,并分析其影響因素,以期對開展母乳庫宣傳工作及新生兒科患兒使用捐贈母乳的動員工作提供參考。
納入標準:患兒母親,其患兒于醫院新生兒科住院;>20歲;意識清楚。排除標準:醫護人員;合并乙肝、艾滋病等傳染病者。
1.2.1患兒母親一般資料調查表
包括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家庭年收入、民族、產次、分娩方式、嬰兒住院時間。
1.2.2住院產婦捐贈母乳的知識和態度問卷
該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采用由秦瑛等[7]編制的問卷,捐贈母乳知識部分共13個問題,每答對一題記1分。捐贈母乳態度部分12個問題,5分制計分,總分60分,越接近滿分說明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捐贈母乳態度水平越高。第二部分:根據研究目的添加捐贈母乳知識一個問題(您是否了解過母乳庫或捐贈母乳),捐贈母乳態度兩個問題(您是否愿意為您孩子使用捐贈母乳和您是否愿意捐贈母乳)。該問卷Cronbach’sα為0.92,內容效度指數(S-CVI)為0.89。
1.2.3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使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進行評估,該量表包含10個條目,包括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及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維度,第6個條目(經濟問題或解決實際問題的幫助來源)、第7個條目(安慰和關心來源)按照來源數目計分,其余8個條目采用 4級評分法(1~4分)。量表總分13~70分,分值越高提示社會支持情況越好[8]。該量表重測信度為0.92,Cronbach’sα為0.89。
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某綜合性醫院新生兒科住院患兒母親為調查對象。問卷調查采用現場調查法和線上調查兩種方式,新生兒科患兒母親來到醫院時進行現場調查,若新生兒母親未來到醫院,則由研究組成員登記母親聯系方式,改為線上調查。本調查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共發放問卷599份,收回有效問卷585份,有效回收率為97.7%。患兒母親一般資料見表1。
397名(67.9%)患兒母親曾了解母乳庫,490名(83.8%)患兒母親愿意捐贈母乳,527名患兒母親(90.1%)愿意其孩子使用捐贈母乳。585名患兒母親捐贈母乳知識得分為(8.89±2.98)分,捐贈母乳態度得分為(54.39±8.13)分,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得分為(43.56±13.46)分。
患兒母親捐贈母乳知識及態度水平的單因素分析見表1。

表1 患兒母親一般資料和捐贈母乳知識及態度水平的單因素分析(n=585)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與患兒母親捐贈母乳知識及態度呈現正相關,r值分別為0.321、0.345,P均<0.001。
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患兒母親捐贈母乳知識、態度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2。多因素分析顯示,年齡、受教育程度、產次、嬰兒住院時間為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捐贈母乳知識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年齡、受教育程度、產次、嬰兒住院時間、社會支持為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捐贈母乳態度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4。

表2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3 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捐贈母乳知識多因素分析

表4 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捐贈母乳態度多因素分析
本調查結果顯示,67.9%的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曾了解過母乳庫,該結果顯著高于田策等[6]對哺乳期婦女的調查。其中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捐贈母乳知識得分為(8.89±2.98)分,也比田策等[6]研究中的捐贈母乳知識得分高。本研究中83.8%的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愿意捐贈母乳,90.1%愿意其孩子使用捐贈母乳,捐贈母乳態度得分為(54.39±8.13)分,該結果亦高于田策等[6]的研究結果。考慮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國目前的母乳庫母乳使用者多為新生兒科患兒[9-10],新生兒科患兒母親在患兒住院過程中,經護理人員介紹或主動查找過相關資料,更多地了解捐贈母乳的相關知識,也更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使用捐贈母乳。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輕、受教育程度較高、經產婦、嬰兒住院時間較長的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捐贈母乳知識、態度水平越高,而且社會支持水平較高的新生兒科患兒母親捐贈母乳態度水平越高。
3.2.1年齡
年輕的母親捐贈母乳知識、態度水平較高,這可能與年輕母親對新事物的接受與理解能力更強有關,對于捐贈母乳這一近年來興起的事物接受能力更強,更能較快地意識到捐贈母乳的好處。而且年輕母親分娩后恢復較快、身體條件更適合進行母乳捐贈。因此建議護理人員鼓勵年輕母親捐贈母乳,同時加強對于高齡孕產婦的捐贈母乳宣傳。
3.2.2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母親捐贈母乳知識、態度水平更高,這可能是因為受教育程度越高母親理解能力越強,當嬰兒生病時會主動查找資料、了解更前沿的治療或康復方法、尋求新替代食物即捐贈母乳,因而顯示出高水平的知識和態度。然而目前,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孕產婦仍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建議今后母乳庫的宣傳應重點關注該類人群,并針對不同教育層次制定不同的宣傳方案。
3.2.3產次
經產婦捐贈母乳知識、態度水平較高,這可能是因為經產婦哺乳和撫育嬰兒的經驗更為豐富,母乳效能更高,而且累計母乳時間更長,期間接觸到捐贈母乳的可能性也更高,所以捐贈母乳知識、態度水平也就越高[11]。一方面提示護理人員應加強對初產婦的母乳喂養技能健康教育,提高其母乳喂養自我效能,從而提高其捐贈母乳知識和態度水平。另一方面,經產婦捐贈意愿更高,今后在進行母乳喂養捐贈宣傳時,應更側重經產婦。
3.2.4嬰兒住院時間
嬰兒住院時間越長,母親捐贈母乳知識、態度水平越高,這可能是因為隨著嬰兒住院時間的延長,母親接受的護理人員母乳庫介紹更多。此外,嬰兒住院時間較長可能說明嬰兒病情較重,母親更能以同理心理解其他患兒母親因患兒住院而無法進行母乳喂養的感受,更愿意幫助該類人群,從而捐贈母乳知識和態度水平較高。建議今后的新生兒科護理人員在患兒住院后,為其母親安排捐贈母乳健康教育課程,以促進其盡快了解捐贈母乳。
3.2.5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水平更高的母親,捐贈母乳態度水平越高。捐贈母乳不僅是母親一個人的事,需要其配偶及親朋好友的鼓勵與支持。建議護理人員在進行母乳捐贈宣傳時,積極發揮朋友、相同經歷產婦的鼓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