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芬,向宇俊,李佳歡,陳洋洋,趙唯一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杭州 310016
護士排班是護理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完成護理工作、滿足患者多方位需求的基礎[1]。急診室是醫院搶救、治療及留院觀察的場所,同樣的護理和治療,兒科護士付出的勞動量通常比其他科室護士付出的高2倍甚至更多,兒科護士的工作疲憊總分較高,應激問題較多,心理健康異常檢出率達25%[2]。排班模式的合理性對急診救治的各個環節至關重要。目前國內最常使用的排班模式為傳統周排班模式、APN連續排班模式、SHE排班模式、彈性排班模式[3-4]。多年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一直沿襲APN排班模式,護士對班次的選擇低,部分護士重復上同一班種,不利于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不利于護士的全面發展。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的排班即通過對護士的層級、科研能力、學習能力、管理教育能力、專科工作年限、滿意度、年度考核結果進行評價評分,再根據總分數進行排班以及工作崗位安排。為進一步提升科室的管理水平和質量,提高護士能力及滿意度,急診科在原有排班模式基礎上,采取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進行排班,經臨床應用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兒童醫院,急診科設搶救床8張,留觀床28張,日均搶救患兒26例,留觀36例,同時平均每日承擔灌腸、肛拭、皮試、測量體溫等治療200例次。急診科配備護士30人,其中男4人、女26人;本科28人,大專2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4人,護師18人,護士7人;N4級1人,N3級3人,N2級18人,N1級5人,N0級3人。全天設立3個班次:白班8:00至17:00,前夜班17:00至次日1:00,后夜班1:00至8:00。白班超過8 h上班時間,給予1 h積休,每人每周2 d輪流休息。每周上班人數根據科室人員情況、工作量進行調整。每班崗位由護理管理者將具體安排寫于排班表中,上班人員按照排班表上的崗位安排上班。
2.1.1制定護士資質定位標準
根據護士層級、科研能力、學習能力、管理教育能力、專科工作年限、滿意度、年度考核結果制定護士資質定位評價標準。科研能力:參與品管圈、循證項目、課題申報,參與1項得1分,主持得2分;或發表論文1篇得1分,發表在浙江大學《國內學術期刊目錄》收錄期刊得2分。學習能力:為當年所完成院內及院外分層理論培訓所得學分總和(要求年度所得學分不得低于25分)。管理教育能力:參與新同志或進修護士帶教,結合新同志或進修護士理論考核及操作考核平均分得出相應分數。年度考核結果:為前一年所有理論、操作、儀器、應急考試結果的平均分。滿意度按照本院護理部制定的患者及家屬滿意度評分量表進行數據收集。根據以上要求制定護理人員自制定位評分標準,見表1,單項最高分4分,總分最低分4分,最高分28分。評分22~28分為A組,17~21分為B組,12~16分為C組,4~11分為D組。

表1 護理人員資質定位評分標準
2.1.2護理崗位安排
護理管理者按照急診護士資質定位評分標準將科室護理人員分為A、B、C、D 4組,然后根據每日3個班次進行人員分配,并且提前1周排班。每班設定組長1名,由組長根據護士資質進行明確的崗位分配,并將崗位分配信息記錄在排班登記本上。同時組長要負責每班護理質量檢查。白班、前夜班組長由A組人員擔任,后夜班組長由B組人員擔任。白班及前夜班崗位設定:留觀班、搶救班、幫班、預檢班、診間班;后夜班崗位設定:留觀班、搶救班、預檢班、診間班。每個崗位都有詳細的崗位職責,要求B組C組護士必須每月完成所有崗位。
2.2.1連續原則
急診科作為一個24 h對外開放的特殊科室,護理工作需要24 h不間斷,合理安排各班次的人力銜接非常重要。每班留觀班護士將患兒的病情、病程進展、陽性體征、檢查陽性結果、用藥與接班護士詳細交接,以確保當班護士對患兒病情詳細了解;每班搶救班將搶救室留治患兒的病情、陽性體征、檢查陽性結果、用藥與接班護士交接,尤其需明確下一步護理工作,確保患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診間及預檢班護士需將特殊事宜與接班護士交接,避免醫療糾紛或差錯發生。
2.2.2人本原則
人本管理要求全體人員共同決策、共同實施管理活動,全體人員成為管理的主體。科室設立護士排班需求本,護士對排班有任何需求需提前1周進行登記,護士長每周根據科室具體情況與護士需求進行排班,在上班人員充足的情況下盡量滿足每一位護士的需求。每班護士上班前可以向小組長提出崗位需求,以便自己能夠完成所有崗位工作,或根據特殊情況進行調節。
每班組長對班內存在問題進行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并記錄在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排班登記本上。每天白班由科室責任組長對護理質量進行抽查,發現問題記錄在排班本上,并與當班護士、當班組長交流,指導改善,促進護理質量提升。每月安排1名護士對搶救藥品、備用藥品、一次性器械進行檢查,防止過期物品出現。
3.1.1護士績效
采用醫院護理管理系統績效考核,包括3個方面共7個項目。任務績效:護理質量控制、業務管理、教學行政管理;關系績效:工作態度和工作責任心、人際和合作能力;適應績效:創新及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根據層級不同,7個項目包含評分指標不同。N0級共21項評分指標,總分85分;N1級共32項評分指標,總分135分;N2級共37項評分指標,總分155分;N3級共39項評分指標,總分160分。因本科室1名N4層級人員為護士長,不參與本文討論。每季度進行評分。
3.1.2考核成績
考核內容包括理論、操作、儀器、應急考核,每項總分為100分。統計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的排班實施前、后半年的平均成績并展開對比。
3.1.3滿意度
患兒家長滿意度通過“317護”推送滿意度調查量表進行數據采集,共17個條目,包括留觀患兒及家長對治療環境、護士的護理技術、健康宣教、護士的禮儀及對患兒的關懷等方面的滿意度。每條最高10分,最低2分,按照非常滿意10分、滿意8分、尚可6分、不滿意4分、很不滿意2分進行評分,總分最高170分。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排班實施前半年內共收到調查問卷358份,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排班實施后半年內共收到調查問卷336份。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排班實施前、后采用不記名調查問卷測量護士滿意度,共10個條目,包括護士的儀表、溝通能力、患兒病情的交接、治療措施到位等,按照好10分、較好8分、一般6分、較差4分、差2分,總分最高100分。共發放問卷29份,回收問卷29份。
3.2.1實施前后護士績效比較
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的排班實施前后護士績效比較見表2。

表2 實施前后護士績效比較 分
3.2.2實施前后護士考核成績
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排班實施前后護士考核成績比較見表3。

表3 實施前后護士考核成績比較(n=29) 分
3.2.3實施前后護士滿意度比較
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排班實施前護士滿意度(98.48±2.46)分,實施后(99.68±0.98)分,實施前后比較配對t值為-2.54,P<0.05。
3.2.4實施前后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
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排班實施前后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見表4。

表4 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的排班實施前后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 分
表2顯示,資質定位分組管理下兒科急診護士排班模式實施前后的績效對比,N1、N2、N3層級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N0層級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資質定位分組管理下兒科急診護士排班模式,要求B組、C組護士每月完成所有崗位的輪轉,從制度上保證護士的排班公平、公正。對于科室某些工作量相對繁重、較為困難的崗位大家能夠輪流承擔崗位職責,降低了部分護士的工作壓力,提高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提升護士績效。該模式同時促使護士能夠從不同崗位的角度看待問題,提高護士的工作能力;通過各個崗位工作的相互學習及經驗分享,增加了科室護士之間的交流,從而提升凝聚力。使B組、C組處于護士自制定位評分標準中間級別的護士對急診科所有崗位工作均能勝任,當不同崗位所需人員因患者數量或工作量發生變化需要緊急增減時,護理管理者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護士人數,無需因護士對某崗位工作不熟悉而再進行培訓,節省了人力成本。
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排班實施后,護士需要不斷學習,從而勝任各崗位工作。如護士要完成預檢分診崗位的工作,必須對預檢分診崗位的工作熟悉,了解不同疾病的鑒別、如何在預檢分診的患兒中準確找出需要馬上處理的危重癥患兒,從而降低患兒的病死率,減少醫療糾紛;急診搶救室工作崗位的護士,需要了解各種危重癥患兒的觀察要點及處置流程,從而順利地完成危重癥患兒的護理工作;留觀崗位的護士需要對班內各個患兒的病情熟悉并掌握,對班內病情重的患兒能準確識別,并進行要點觀察,能夠為各種不同疾病的患兒提供相關疾病的知識宣教。護士接觸的工作崗位越多,遇到的不同病情的患兒也越多,主動及被動獲取的知識也相應增多,從而使考核成績顯著提高。表3顯示,每半年的考核中,理論、儀器、應急考試成績在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的排班實施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操作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提高護士對醫院的滿意度、工作熱情和責任感,是值得每一位管理者不斷研究的課題[5]。創建適合區域或專科特色的護理管理模式,真正意義上實現護士與患者雙滿意是護理管理者的追求[6-7]。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的排班實施后,通過責任組長對患兒基礎護理工作的檢查及對家長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的抽查,了解護士班內的基礎護理及宣教工作的完成度,并及時反饋給當事人,對于未做好的工作進行跟進、改善,護士通過對已出現問題的了解以及改進,進行自省,減少以后相同問題出現的概率,使護士的工作更加完善,從而提高患兒及家長的滿意度。護士可以根據個人需求提前1周在排班需求本上提出排班申請,護士長根據科室情況盡量滿足;同時護士可根據自身情況提出崗位要求,各班組長根據護士需求以及人員年資情況進行崗位排班,增加了護士排班的機動性,從而提高護士滿意度。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資質定位分組管理模式的排班后,患兒家長、護士滿意度均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