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虹
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言語指導效果直接決定了區域活動的教學成效。筆者從分析幼兒園教師言語指導的普遍特點入手,總結了教師在言語指導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成因,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
(一)教師言語指導的開放性較強
教師言語指導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言語指導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開放程度較高的言語指導形式和內容不僅更易適應各類不同內容和形式的區域活動內容,同時也有助于營造更加自由和活躍的活動氛圍,給予幼兒更多想象空間和自學機會,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刻板的、形式單一的言語指導不能適應區域活動形式愈加豐富、內容愈加多元的發展趨勢,也不利于幼兒的個性化發展,約束了幼兒在區域活動過程中的自主性和創新性。目前,幼兒教師言語指導的開放性主要表現為針對各類不同區域活動內容,設計不同的言語內容。例如針對生活區、手工區的言語指導內容,教師多偏向于對幼兒動手能力、生活認知方面的知識技能傳授指導,針對科創類區域活動的言語指導內容,教師則多偏向于啟發性、激勵性、糾錯性的言語指導。
(二)教師針對幼兒行為的言語指導性質以中性言語為主
幼兒主要以模仿別人的言行,來達到認識新事物,認同自我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習成長目的,而教師是區域活動中幼兒主要的模仿對象。教師的言行舉止、情緒和下意識習慣都會給幼兒帶來心理上和行為認知上的重大影響。教師在區域活動中進行言語指導的情緒性質是影響幼兒區域活動參與情緒的主要因素。相關數據顯示,幼兒教師言語指導的性質以中性為主,積極性言語指導內容大概只占到總指導內容的15%,消極情緒的言語指導占到了總指導內容的10% 。由此可見,目前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很難一直保持積極情緒的言語指導。教師的言語指導仍然以中性情緒為主。
(一)教師言語指導中命令性言語過多
幼兒心智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外來強硬情緒的影響和控制。在這一階段,如果教師能夠對幼兒的主動性發展進行充分支持和鼓勵,就能促進幼兒獨立性人格的形成,也能促進幼兒探索性和積極性等優質人格特征發展。相反,教師如果對幼兒的主動性發展言行頻繁進行干涉,會使幼兒對自己后續的自發性學習行為產生不自信、內疚甚至是恐懼等負面情緒,導致幼兒不敢大膽地發展個性、表達情緒,久而久之容易使幼兒養成過度依賴、膽怯、自卑等不良人格特征。
目前來說,區域活動中教師的言語指導類型仍然存在較為明顯的控制性傾向。教師言語指導的形式多以中性的指令性語言以及消極性的強制命令性語言為主。啟發性的鼓勵語言以及建議性的指導語言內容則相對較少。這種針對幼兒群體的言語指導形式及內容的配比,并不符合上文中分析的幼兒智能發展規律,容易對幼兒人格特征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也不利于幼兒自制力、獨立性方面的心智發展。
(二)教師言語指導的運用場景和時機把握隨意性較強
目前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教師言語指導的計劃性較差,對言語指導的應用場景和指導時機把握隨意性較強。通過觀察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完整經過,在分別記錄了美工區、生活區、科創區先后組織的十次區域活動教師言語指導情況后發現,幼兒教師在言語指導的應用場景以及介入時機選擇方面不夠恰當。
例如,在美工區的一次積木創客教育活動中,趙同學和劉同學因為互相爭搶一個積木零件,突然扭打在了一起,教師立馬上前制止了兩名幼兒,隨后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兩名幼兒進行批評教育,過程中趙同學感到很委屈,認為是劉同學先過來搶奪自己手里的零件,也是他先動的手,想要向教師解釋,但是教師以“不能動手打架”為由駁斥了他的辯解,繼續責備兩名幼兒。
在該次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言語指導應用場景及介入時機和介入形式都存在明顯問題,這不僅不利于兩名幼兒社交矛盾的化解,還讓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一)幼兒園方面的環境因素分析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成效會直接影響區域活動過程氛圍的營造。當區域活動環境過于簡陋時,教師難以創設出足夠有趣味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項目,也難以組織幼兒進行有意義的自主區域活動項目,教師會把言語指導的重心被迫放在維持秩序和營造氛圍上面,降低了活動實際實施過程中的言語指導成效。另外,如果幼兒園在活動材料的籌備和投放問題上存在較大限制,那么教師就難以有多余的精力用于計劃言語指導形式和內容。
如果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教學內容重復過多,教師就容易產生倦怠心理,對同類型區域活動提不起興致,也難以時刻保持專注敬業的教學態度。同時,幼兒園缺乏高效的教師技能培訓渠道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技能培訓,教師的能力難以得到提升。
(二)教師方面的個人因素分析
教師在區域活動的言語指導中扮演著組織者和主導者的角色。幼兒教師的教學觀念影響著區域活動的教學方向以及言語指導的最終成效。幼兒教師的言語指導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和專業性,隨意性過大、負面情緒過多都是表達技巧、互動技能不專業的表現,這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幼兒的心理成長。
(一)幼兒園方面的環境因素改善方法
針對上文中的問題,幼兒園應該有針對性地優化區域活動教學環境和教學制度。
首先,幼兒園要為區域活動提供充足的物質條件支持。幼兒園要在創設各類區域活動教室過程中,突出區域活動類型特點,避免出現一室多用或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例如生活區應該從壁紙選擇、桌椅板凳的搭配方面營造溫馨和諧的生活氣息,為學生提供自由的社交活動空間。科創區則采用藍色作為墻紙色調,選擇充滿科幻色彩的壁紙。科創區的活動材料籌備既要保證安全性,又要便于操作。幼兒園應在區域活動的教學環境、教學材料投放方面給予教師更大的支持,減輕教師組織一次區域活動的教學負擔,讓教師將精力放在教學方案和言語指導計劃的創新設計上。
其次,幼兒園應為教師提供參與教育培訓的機會,定期邀請一些優秀教師或專家學者到學校開展培訓講座,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通過探討、實踐、會議討論等形式,共同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另外,園領導也應該在區域活動時間以及形式的安排上,給予教師更多的調配自由,讓教師能夠更加靈活地安排區域活動內容。
最后,幼兒園要針對教師職業倦怠或職業定位不清晰等問題,引導教師進行職業規劃,讓幼兒教師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充滿信心,端正教師的日常教學態度。
(二)幼兒教師自身言語指導能力的提升方法
幼兒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提升區域活動言語指導能力。教師要通過聽課、參加研討會等方式積極學習其他教師或專家的師幼互動經驗,豐富自己的言語指導形式和內容,并將這些經驗積極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善于抓住言語指導機會,憑借豐富的師幼互動經驗,引導幼兒的個性化發展。
(作者單位:常州市鐘樓區康佳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