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婷
幼兒教育是一項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應用和反思的工作。《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之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自主性。本文以幼兒教學中的角色游戲為例,探討角色游戲的基本理論、實踐效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希望給幼兒教育工作者帶來幫助。
角色游戲是幼兒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游戲形式,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生活中的角色,運用語言、動作、表情、想象等,創造性地反映其生活環境、生活體驗和生活感受的一種游戲。角色游戲能夠充分滿足幼兒與同伴一起裝扮、模仿、想象與創造的心理需求,為幼兒提供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的機會。角色游戲可以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交流
角色游戲可以緩解幼兒對交流的恐懼。部分幼兒難以大方自信地開口講話,不能很好地與小朋友交流合作,在教學中融入角色游戲可以讓幼兒更加自主地參與活動,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開闊幼兒的思維。
有效的情景創設是角色游戲成功進行的關鍵之一。教師可以根據書本上的課文或者故事創設角色游戲的情境,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每個幼兒都參與角色游戲。結合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在活動中加入幼兒的游戲,扮演貼近實際生活的角色,帶動幼兒,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還可以適當地調整游戲情境,讓幼兒在游戲實踐中學會團體合作,更好地消化所學的知識。
(二)兼顧不同幼兒的需要
對天性好動的幼兒來說,角色游戲是不可多得的趣味游戲,他們能在游戲中盡情地玩耍,獲得愉快的體驗。但是,教師不能只看到活潑的幼兒,也要兼顧其他性格的幼兒。對于容易害羞的幼兒和不太愿意參與活動的幼兒,教師要及時了解情況,安排適合他們扮演的角色。角色游戲最大的優勢就是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可以自由創新玩法,從而最大程度地滿足每個幼兒的要求和期望,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尊重、自由的環境中成長和學習。
(一)對幼兒進行尊重的教育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增強自信心。每個幼兒的性格不同,有的幼兒害羞靦腆,不喜歡在眾人面前進行表演;有的幼兒大膽活潑,喜歡主導角色游戲的走向。教師要根據每個幼兒的特點,為他們安排合適的角色,讓每個幼兒都參與角色游戲,提高幼兒學習的熱情。
教師根據每個幼兒的特點設計有針對性地教學活動,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都得到尊重和認可。教師應當細心觀察幼兒喜歡的游戲形式、學習方式,留意幼兒喜歡討論的話題,并將其合理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在指導角色游戲時,教師要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做法,保護幼兒的興趣。
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游戲行為經常會與真實生活中的習慣和規則不一致,比如在醫院里,病人不掛號就看病,醫生不問診就給病人打針。對于這樣的問題,教師其實不必糾結。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這樣的表現是很正常的,因為角色游戲是幼兒再現自己生活經驗的過程。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正是源于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掛號、取藥、繳費這些事一般都是家長在做,幼兒不太能留下印象,而“打針”這一情景卻讓他們印象深刻,所以他們的醫院游戲最常出現的情節就是“打針”。教師可以在交流分享環節,指導幼兒豐富游戲細節,以此拓展幼兒的游戲經驗。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增加,角色游戲的細節會變得越來越豐富。
(二)更新角色游戲形式
幼兒活潑好動,喜歡探索新鮮事物。角色扮演能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真實性,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進行游戲和角色的創新,引導幼兒自主對話交流,可以讓教學變得更靈動。
例如,教師教完生字后,將生字卡片拿在手中邀請幼兒一起玩“開小火車”游戲,教師請幼兒一邊做開火車的動作一邊喊:“小火車,開起來。”教師在一組幼兒面前站定,問幼兒:“開到哪里去?”這組幼兒回答:“開到這里來!”接著就開火車讀生字。在課堂上加入簡單的角色游戲,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可以大大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很多教學活動可以采用角色游戲的方式進行。以垃圾分類活動為例,游戲背景為一家糖果店,我扮演售貨員,幼兒扮演小顧客,為了豐富糖果的種類,我向糖果屋投放了橡皮泥、塑料玩具、皺紙等制作糖果的原料,糖果盒、喜糖袋子、彩蛋殼等供包裝糖果的材料。店鋪不斷推出新品糖果,吸引了不少小顧客前來購買。隨著糖果種類的增多,回收整理成了難題。幼兒討論之后,想出了“糖果分類回收箱”的好主意。在回收箱上貼上不同的糖果圖案,小顧客們依照圖案提示,將吃完的糖果放到相應的回收箱里。
(三)創設多樣化的游戲情境
角色游戲的順利開展需要材料的支持和適宜的指導。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為幼兒創設多樣化的游戲情境,豐富幼兒角色游戲的內容,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教師為幼兒提供接近真實世界的生活場景,引導幼兒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角色游戲,可以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
例如“我在汽車店工作”的角色游戲,具體情況如下。
游戲中,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游戲角色,可以扮演的角色包括司機、修理工、導購員、顧客。確定角色后,幼兒共同討論司機、修理工、導購員應該分別負責哪些工作,客人來了應該怎么辦,工作人員要為客人提供哪些服務等。通過討論,幼兒理清了“賣車”的大致環節,明確了各角色在不同環節中的職責。游戲過程中,工作人員和客人的對話是隨機的,面對不同的客人,工作人員可能采取不同的“銷售策略”。
在這樣的情景模擬游戲中,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能得到發展。不管是扮演工作人員的幼兒,還是扮演客人的幼兒,都通過接觸4S店里各種各樣的人,提高了與他人溝通的能力。生活化的游戲情節可以吸引幼兒的興趣,促使幼兒在游戲中主動發揮所長,將游戲進行得更加深入,更有意義。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角色游戲可以全面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讓幼兒更自信,更愿意與人交流。教師要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游戲資源,為幼兒創設貼近生活的角色游戲情境,尊重幼兒的游戲行為,鼓勵幼兒創新游戲形式,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和成長。
(作者單位: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