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炳
【摘要】音樂新課標強調淡化知識技能、強化情感與價值觀體驗,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小學音樂教材增加了許多音樂鑒賞教學內容,音樂教師逐漸意識到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重要性,并認識到音樂鑒賞能力對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核心素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作用。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音樂鑒賞具有相當高的難度,如果教師缺乏正確的教學方法,學生一般難以領會音樂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意境和情感,更談不上得到良好的感知體驗。所以,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是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生;音樂鑒賞
一、創設音樂情境,調動課堂氛圍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其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尚處于低級階段,思維以形象性思維為主,所以難以接受枯燥、乏味、單一的傳統授課模式。在音樂教學中,調動音樂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前提,而教師應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開發學生的音樂潛質,這是至關重要的。好奇心與興趣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原動力,教師如果能夠依照教學要求為學生創設特定的音樂情境,利用情境調動課堂氛圍,就會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到更加輕松、愉快。音樂情境包含優美的背景音樂、充滿情感的語言、形象生動的畫面及跳動變幻的場景等,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迫不及待地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強烈興趣,還可以提升其音樂感知能力,為其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結合視聽模式,增強感知體驗
音樂教學的目的并非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聽幾首好的歌曲作品,而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興趣。從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現狀來看,發現許多音樂教師在引導音樂鑒賞時只是片面地關注音樂的旋律、形象、情緒等,長此以往,小學生的音樂聽覺習慣就會成為一種定勢,理所當然地接受音樂中最直白的音樂旋律,而很少關注情感、意境等音樂要素。每一種類型的音樂都有其獨特的意境,小學生對音樂的鑒賞也僅僅停留在聽覺階段,即使排除干擾專門細致地聽,也只是領悟到音樂藝術本身自帶的個性。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如果學生能夠同時運用多個感知渠道,更能有效、準確地把握學習對象,比如運用視覺參與音樂的學習過程,不僅能夠增強其對音樂的感知體驗,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對其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有積極的意義。以《大河之舞》這首歌曲為例,這首歌是愛爾蘭著名的大型歌劇,也是風靡全球的踢踏舞經典之作。在整首歌曲中,雖然不斷重復著同樣的旋律,但每一種旋律都有不同的踏擊方式,隨著舞步的加快,節奏變化也會越來越豐富,這也讓欣賞者的情緒變得興奮、激動。為了讓學生感受踢踏舞的熱情情緒,在欣賞旋律的同時體會節奏變化帶來的快感,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有關踢踏舞的視頻,便于學生直觀地了解踢踏舞,進而引導學生跟隨著視頻學習踢踏舞的基本舞步。學生初步掌握踢踏舞的基本舞步后,讓其跟隨著《大河之舞》的音樂嘗試舞動起來,隨著音樂節奏越來越快,學生的舞步也會越來越快,在具體的聽覺與視覺體驗當中,學生的情緒隨之越來越高漲,其獲得的音樂感知就會更加豐富。由于學生知道踢踏舞最初是玩出來的,這使其更樂于接受這種藝術形式,為后續的即興創作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自由、大膽地創編節奏,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由此一來,其音樂鑒賞能力自然而然得到培養。
三、優化鑒賞方法,提升教學品質
鑒賞一部音樂作品,似乎很容易,甚至有學生認為只是聽聽歌曲而已,但其實,音樂的鑒賞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還要掌握正確的鑒賞方法。音樂作品并不像文學作品那么細致,通常來說,音樂鑒賞主要靠聽覺來完成,往往首先強調聽覺的主動性,欣賞者只能從音樂作品的意境上結合自己的聯想去鑒賞。好的音樂作品往往是鮮明的、生動的、準確的以及完整的,其不僅有明確的藝術形象,還具有積極的美學價值。在傳統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引導學生利用聽覺感知去衡量一首音樂作品是否好聽,而忽略了塑造作品本身的鮮明形象,這種鑒賞方法是膚淺的。音樂作品雖不像文學作品或繪畫作品那樣給人提供直接的形象,但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和性格,只有進入形象和情感的欣賞階段,才能較全面地領略音樂的本質。
四、拓展鑒賞訓練,激發鑒賞能力
音樂是一門藝術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種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其與語文、美術、舞蹈、歷史等學科均有著密切的聯系。音樂新課標提倡科學綜合融合,但在傳統音樂教學中,音樂往往與其他學科保持著相互獨立的關系,教師認為只要學生會唱這首歌曲,即是完成了教學目標。但通常來說,音樂鑒賞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支持,語文、美術等學科所表達的形象具有視覺的可感性或文字的語義性,恰好能夠與音樂藝術形象的抽象性以及情感表達的概括性相互補充。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把音樂和其他學科綜合起來,發揮各個學科的優勢為音樂教學服務,以此拓展對學生的鑒賞訓練方法,這樣不僅可以豐富音樂作品的表現形式,還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感知音樂、理解音樂以及表現音樂,對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擯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音樂情境、結合視聽模式、優化鑒賞方法,拓展鑒賞訓練等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讓學生在音樂鑒賞中獲得更多的音樂體驗。
參考文獻
[1]姜妍君.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J].名師在線,2019(04):74-75
[2]萬媛媛.如何提升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J].學苑教育,2020(15):92
[3]夏文娟.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教學途徑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21(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