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娜娜
【摘要】為了響應新課改發展理念和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我國非常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其教學目標是在掌握基本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加強素質教育。調查研究發現,目前的教育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教育工作者應根據教育現狀,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尋找一些有效的、合理的教學措施。理解政治的代表性作用,在發展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理應做出教學改革。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政治;改革
引言
在以往的教學中,應試教育思想長期占據著主導地位。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課堂教學的唯一任務,導致許多學生只會死讀書、缺乏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中的能力,這些問題不利于學生提升個人競爭力。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素質教育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要理念,指引著教師的教學方向。為了全面貫徹新課改的內容,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養培養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從而采取正確的社會行為。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自主思考和自主選擇的能力,能夠對一些簡單的社會現象進行分析。但是,大多數的高中生將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需要學習的知識上,很少去關注新聞中的真實事件,所以其并沒有形成成熟的認知結構。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生理解和認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相關理論仍然具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培養思想政治核心素養,教師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由之路,進而推動學生樹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是一種思考方式,高中生的思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其能否全面、客觀地認識一件事情。教師可以通過觀察一位學生分析問題的層次性、條理性來判斷他的思辨能力,以掌握學生在思維能力上的個體差異。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有利于引導學生打破固有的思維、開拓思考問題的角度、創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在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推動下,學生會逐漸養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現實問題的習慣。
二、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利用時政熱點,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中的政治認同素養是指通過高中政治的學習,培養學生對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認同和贊同,使學生能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要能夠多引用時政熱點,通過對時政熱點的分析解讀,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使學生在時政熱點當中逐漸產生對中國制度的自豪感。在這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適當的章節內容以及適當的時政熱點進行相對應的關聯,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還能夠對社會上的時政熱點有所了解并有自己的分析,不斷培養學生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及意識形態的政治認同感。例如,在對“人民民主專政”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為了培養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道路以及社會制度的政治認同感,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從課本上的政治知識出發,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政治內容的本質。通過日常的教學潛移默化地把政治觀念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理解政治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逐漸養成對我國政治制度以及政治道路的強烈政治認同感。為了在教學過程當中加深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教師還可以在課前提前收集相關的視頻資料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播放,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當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的影響,進而理解人權的重要性,了解現代社會人民當家作主的偉大意義,進而形成對我國政治制度以及政治道路的強烈政治認同感。
(二)融合紅色文化進行教學
紅色文化作為我國文化的重心,是很有必要傳輸給學生了解的。那么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文化教育的時候,灌輸紅色文化思想可以讓學生堅定自己的思想,使當代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同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要知道任何學科的創新型問題教學都是希望學生培養出與學科相關的思維。開放性問題也就是創新型問題可以發散學生的固定思維,讓學生多多動腦,去探索一些新的答案。因此創新型問題是很有必要的,學生需要通過自己以往學習的知識來“編織”自己的那張學科知識網,在之后遇到問題需要用自己收獲到的內容來考慮問題。例如,對于紅色文化的某個事例分析,這種問題每位同學都會有自己的見解,教師也應該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及時找到學生答案中的不足和優點,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只有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整個思考的過程了,才能夠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備課過程中創新型問題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體系
建立完備的管理規章制度,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各項工作權責清晰,各司其職,做到“事事有人負責,出事有人擔責”,避免互相推諉。構建完備具體的考核制度,減少個人主觀衡量標準,使得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管理對象的考核標準具體清晰,公平公正,充分發揮制度本身的激勵約束作用。此外,還要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使各項工作有效落實,制度深入貫徹,充分發揮制度優勢。
結束語
以往的政治教學中教師更傾向于以教授知識為主要目的地進行教學,但是新教育理念提出了在教學中應重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在高中政治課堂當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高中學生政治學習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高中政治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育觀念,把握“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這四個角度,培養學生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使學生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學習科學精神,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觀,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做一個合格的青年。
參考文獻
[1]葉敏.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對品德教育滲透的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8(14):68-69.
[2]李文.基于日常行為管理:探索高中學生德育的新途徑[J].學周刊,2018(18):127-128.
[3]宋倩.淺析當前高中學生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J].教育周刊,2017(1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