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懿 盧良旺
摘要:《機械制造工藝基礎》這門課程是技工學校機械類專業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專業課程,該課程涉及的知識較廣、專業實踐性強,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為了讓學生更容易學好這門課程,我們采用項目教學法對本課程進行講解和實踐,使學生做到理論聯系實踐,更有效地掌握機械制造工藝方面的知識。
Abstract: The cours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is" is an indispensable professional course in the mechanics major of technical schools. This course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stro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high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let students learn this course easier, we use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to explain and practice this course, so that students can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ore effectively.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師;學生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is;teachers;students
中圖分類號:G424.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6-0253-02
0? 引言
職業教育既要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也要滿足學生的后續深造需求。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對就業者的知識要求越來越高,職業院校教師作為學生進入社會工作的最后一班領路人,他們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探索知識的主體。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這門課程是機械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該課程的學習為學生在今后的車間實訓中熟練地掌握各種機械加工方法有著啟蒙的作用,因此該課程在機械專業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講解該課程的方式是教師在講臺上講(或播放視頻和展示實物),學生坐在課桌上聽,由于沒有進行實際動手實踐,無法加深記憶。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我們進行了教學改革,運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改革,實現理論與實踐融合在一起,穿插學生課堂動手部分,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來驗證理論,達到加深記憶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項目教學法的概念及特色
項目教學法也可稱為“基于項目活動的研究性學習”,它是把專業的核心課程分成若干個任務或技能單元,然后再把任務或技能單元作為一個教學項目,每個子項目屬于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在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方案。它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分別為信息收集、計劃制定、方案設計、項目實施、項目展示、項目評價六個階段組成,由學生自行負責完成。通過項目的實際操作,懂得相應的操作技能。
項目教學法具有以項目為中心,以目標為鞭策,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的特點,具體如下:①以項目為中心,把理論知識融入到項目中,以真實的生產環境為學習場景,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項目實施的過程,在過程中當學生碰到問題引導學生單獨去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從而解決該問題獲得知識和技能;②以目標為鞭策,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一個崇高的目標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會獲得成功。目標的制定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一起商討最終確定可行的目標,教師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也可以在把一個項目分成若干個任務,制定多個目標。學生在實施任務中為了達到目標,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思考,通過完成任務目標最終達到完成整個項目;③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項目的執行者,執行任務的過程就是整個的學習過程,學習中教師起引導作用帶著學生去學習,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講解,當學生學習中碰到問題及時幫忙解決和處理。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邊做邊學的進行各種活動;④以教師為引導,教師由之前的課堂講授為主,轉變成讓學生帶著任務來學習,當在任務執行過程中碰到新的知識點才需要進行講授。通過對學生的引導,教師的角色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轉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督促者。
2?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現階段教學存在的問題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這門課程在我們的教學中存在著學生基礎知識較差、教學內容系統性不強、知識面涉及較廣、學生缺乏實踐學習等問題。
2.1 學生理論基礎知識較差
由于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大部分學生屬于五年制高技班,學生基本來自未能考上高中的初中畢業生,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在初中階段,傳統的理論課堂教學即教師講學生記憶已經讓他們感覺到厭煩,學習中經常會出現睡覺和分神的現象,因此學生不會跟著教師一同去學習,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從而造成無法進入考試成績要求高的高中去學習,最終選擇技校學習相應的技能。
2.2 教學內容系統性不強,知識面涉及較廣
受課程自身特點的影響,《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所設計的知識和內容較多,繁雜且范圍廣泛,該課程內容包括鑄造、鍛造、焊接、切削加工基礎知識、車削、刨削、插削和拉削、銑削和鏜削、磨削、齒面加工、精密加工和特種加工簡介、鉗加工與裝配、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典型零件的加工等內容。涉及的加工方法也多種多樣,學生在剛剛接觸的時候缺乏相關基礎知識,對教學內容不能形成清晰和準確的認識,從而造成學習積極性急劇下降。而隨著機械加工制造技術的日益更新,《機械制造工藝基礎》這課程的加工工藝和加工方法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書本上的技能和知識更新無法跟上時代的進步,給學生的就業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2.3 理論知識多于實踐內容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屬于理論知識,一般教師都采用傳統的課程教學,期末進行測試時只能進行理論知識的考試,最終造成學生再次回到初中階段的學習狀態。由于跟不上學習進度從而產生厭煩,出現各種看手機、看小說、玩游戲、睡覺等違紀的情況。因此為了讓課堂生動起來需要穿插實踐內容進入課堂,讓原本理論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動手實踐,而這部分學生本身的特點就擁有好動的特點,通過這方式讓原本活潑好動的學生重新回到我們的課堂。
3? 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制造工藝基礎》中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是以完成整個項目為目標。其中的項目可大可小,完成較大的項目需時較長,難度較大。因此在實施過程中,把大的項目分成若干個子項目。在學習中學生把子項目各個擊破,最終達到完成大項目的目標。我們以《機械制造工藝基礎》中項目三車削加工中的車外圓子項目為例:學習該子項目的時候我們以完成車外圓為目標、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運用六步教學法完成整個項目。
3.1 資訊的準備(信息)
首先該項目屬于實踐型,在實施時需要準備教學所用到的設備、學生實訓資料、車外圓所準備的工量具、車外圓的教學視頻、實踐操作的安全手冊等;其次向學生提出本次課程的主要任務,讓學生學習車削外圓的方法、加工工藝過程、加工時注意的事項。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相關信息進行組織和討論;最后進行子項目分組,每個小組約六名成員,小組式共同學習使學生懂得了在實踐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任務的協調和分配。因此分組顯得非常重要,小組成員要強弱搭配得當,愛學習的和不愛學習的要分配均勻,由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其他學生學習,使良好的學習氛圍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資訊的準備階段體現了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是教師前期重要的工作,只有準備充分、考慮周全才能完成項目的第一步。
3.2 車外圓的計劃(計劃)
經過周密的分組之后,教師開始進行第二步,由學生在課堂上經過商討制定出合適的外圓加工計劃。在這過程中每個組需要一位核心成員帶動大家一起思考和行動,同時分配小組成員進行相關資料的搜索,經過討論和協商制定出本組的工作計劃。當出現個別同學不參與計劃的制定時,組長及時安排其他任務,防止出現學生無事可做的現象。我們通常把這核心成員任職為組長,在期末考核的時候對組長有職位的加分。教師在這過程中主要起到引導和答疑的作用。
3.3 車外圓方案的確定(決策)
經過前輪的計劃,該環節由各個小組派出代表公布車外圓的具體加工方案,如:先準備圖紙——找到合適的機床——選用相應的刀具、夾具、量具、工具——選用合適的切削用量進行外圓的加工(加工中注意安全,佩戴防護眼鏡等安全注意事項)——進行加工。學生公布的結果初步得到教師的認可,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操作(主要考核要素是符合安全文明操作)。
3.4 車外圓的進行或參觀(實施)
在任務實施中我們分配每個小組進行加工外圓的練習,加工前組員先準備相應的工具,加工時按照課堂制定的方案執行。由于機床操作只允許一人進行,因此未加工的組員在機床旁進行拍照、視頻錄制和做好相應的記錄,為展示環節作準備。還有部分同學可以進行現場工藝分析和討論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組織學生對車外圓加工的班級進行參觀教學,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教師在這過程中,特別注意安全問題,由于涉及到實際操作,可以邀請實訓教師進行輔助教學,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3.5 車外圓的展示(展示)
展示是鍛煉學生膽量和表達能力的環節,該環節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學生今后步入工作崗位需要的一項重要能力。首先各小組分別指派代表上臺車外圓的步驟,加工中關注的問題以及加工后的體會,展示出本組的特色。通過各個小組的展示,學生能夠學習到不同的加工工藝,也能夠鍛煉自己的口才和展示個人魅力。為了讓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在上課開始之初就做好布置,要求每位學生必須要上臺進行展示,如果個人無法完成任務可以要求一位同學進行幫助,最終使所有同學都能夠得到鍛煉和提高。
3.6 項目的評價(評價)
評價是檢驗項目進行好與不好的關鍵,因此評價非常重要,為了保證評價的真實性和公平性我們把評價分為小組評價、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任務完成后首先進行自我評價,由學生對加工的外圓進行檢測,做好記錄并打分;然后再由小組進行交換,再次進行互相檢測并記錄和打分;最后再由教師進行檢測和打分,通過多方位進行評價使結果更公平公正。師生的共同討論、評判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找出造成結果出現差異的原因。此過程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需指出加工出現的問題,并作出詳細解答,評判本次任務進行的優異,對學生提出的疑惑及時進行解答和回復,此過程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知識。
4? 總結
在《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中我們通過改革前后的對比,實行項目教學法的班級比未實行項目教學法的班級學生的學習目標性強,且班級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于未實行項目法的班級,期末考試平均分也高8分左右,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和認可。因此采用項目教學法的效果有: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能積極參與、體驗和交流;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教學中運用該方法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呂麗禾.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11-24.
[2]龔煌輝.機械制造工藝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時代農機,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