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
摘要: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的綿羊養殖產業得到不同程度發展,但由于很多農牧民沿用傳統放牧養殖的管理模式,不注重做好本地種質資源的保護工作,加上種間無序交配,使得繁殖母羊的生產性能顯著下降,生產能力嚴重不足。該文探討了綿羊品種改良發展方向,并論述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綿羊;品種改良;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S826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10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Solving Measures of Sheep Breed Improvement
TA Na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mprehensive Guarantee Center of Wulat Front Banner,
Bayannur City,Bayannur Inner Mongolia 014400,China)
Abstract:The sheep breeding industry in Wulat Front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has been developed to different degrees,but because many farmers and herdsmen follow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traditional grazing and breeding,they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germplasm resources,and because of disordered interspecific mating,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breeding ewe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wa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heep variety improvement was discussed,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discussed,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sheep,breed improvement,solution
0引言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有眾多的綿羊品種,當地的細毛綿羊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產絨量較高,能夠在嚴酷的放牧地區保持良好的生產性能,產出性能較高。但近年隨著綿羊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對優質品種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原有品種的生產性能呈現逐漸落后的態勢。對此需要積極開展綿羊品種改良,通過引進優質種公羊對本地綿羊進行雜交處理,從生產后代當中選擇優質的種羊開展養殖,能夠加速綿羊復壯,為高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從當前綿羊品種改良的現狀來看,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勢必會影響到改良進程和改良成效,不利于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因此需要從品種改良角度入手,構建新型的管理體系,提高工作能力,為綿羊群體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1烏拉特前旗綿羊品種改良方向
1.1完善良種培育體系
近年,烏拉特前旗先后引進陶賽特羊、薩福克羊、德克薩爾羊及杜泊羊等作為父本開展本地綿羊的品種改良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改良成效。在今后綿羊品種改良過程中,加大良種培育體系建設是品種改良的基礎,更是良種培育的重要方式。近年來由于當地綿羊體制建設不完善等問題,在資金投入方面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綿羊品種改良過程中,應該立足當地資源、環境優勢和當前畜牧養殖業的發展情況,切實發揮當地綿羊品種的資源優勢,將本地具有極高耐寒能力和極強適應能力的高性能母羊作為母本,引進優良基因的外地綿羊作為父本,結合生態要求加強雜交改良,建立新型的綿羊雜交培育體系,培育優質高產的新品種。
在現有體系的基礎上加快構建新型的良種培育生產體系,可以保證配種后代種群的穩定性,為市場上提供更加優質的綿羊和綿羊產物。
1.2結合當前政策實現品種改良
在當前綿羊品種改良工作中,應該結合當地政府部門關于畜牧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支持,實現品種改良目標。也就是在政府部門所出臺的各項保護性的地方政策的基礎上,在相應的地點實施,為實現品種改良奠定基礎,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和企業應該加大力度促進畜牧養殖業品種改良工作的開展。
1.3建立發展目標,實現產業擴充
在保持優良品種,實現優良繁育的基礎上,應該加快實現產業化經營,促進畜牧養殖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真正實現綿羊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未來要充分利用好烏拉特前旗綿羊的資源優勢,實現綿羊資源的有效保護,優化產業布局,帶動和推進綿羊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還需要加大與合作社的有效溝通交流,搭建橋梁,有效推動綿羊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1],加快發展具有廣闊前景的市場經濟,以此來提高經濟收入水平。
2綿羊品種改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養殖管理不科學
盡管烏拉特前旗綿羊品種改良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但從總體情況來看,品種改良進程依然緩慢,這主要是因為很多農牧民一直沿用傳統放牧養殖的管理模式。由于草場的承載能力有限,超載放牧、過量放牧,使得綿羊的生產水平顯著降低,綿羊營養物質供給不足,身體消瘦,對品種改良工作產生不良影響。
2.2各項配種技術掌握不到位
人工授精技術在綿羊品種改良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工授精操作是一個專業性要求很高的系統性工程,在操作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受胎率和品種改良成效。很多品種改良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比較低下,操作能力相對較低,不能準確鑒定發情母羊,不能實施有效的人工授精操作,精液檢測不合理、精液不達標、人工授精不到位等時有發生,不利于綿羊品種改良工作的開展。
2.3品種改良條件較差
當前鄉鎮地區的品種改良工作開展較為緩慢,由于資金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很多鄉鎮地區沒有單獨的人工授精操作室,人工授精操作能力不足。冷配站點建設不合理,影響到品種改造進程。
3綿羊品種改良解決措施
3.1加快構建管理體系
近些年,烏拉特前旗的綿羊養殖產業發展十分迅速,養殖數量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經濟效益也在顯著提升,但綿羊生產起伏不定[2]。從當前的養殖情況來看,當地的氣候環境和自然條件對綿羊養殖方式有較大的影響,要想推動綿羊品種改良工作的高效開展,提高經濟效益,就需要加大管理,改變傳統的放牧養殖管理模式,改良草場,給天然草場休養生息的時間,調整好綿羊產業結構,有效推動畜牧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2提升技術能力
在開展綿羊品種改良工作過程中,配種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直接決定了改良成效,因此應該注重提高基層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保障其操作專業性,同時還需要加強工作技能的創新,改變原有的工作局面,利用優質綿羊開展種羊培育,將新型人工授精技術應用到綿羊品種改良工作中。人工授精技術推廣應用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要保證每一名技術人員都能夠掌握人工授精技術。
3.3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烏拉特前旗綿羊品種改良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始終秉持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促進畜牧養殖業的綠色發展,突出其理念和內涵,使經濟實現高質量的增長[3]。在品種改良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將綠色發展理念充分融入其中,要尊重自然環境,適應自然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要逐步減少高污染、高消耗的產業投入,實現循環利用,培育優良性狀的子代產品,注重動物福利,注重做好育種基礎設施建設,設置良好的育種環境,創造適合各種綿羊的飼養環境,為其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
3.4應用多樣的雜交選育方法
結合當前綿羊品種改良現狀,在今后的品種改良過程中,應該積極應用多種雜交方法進行培育,并從中選擇優良的雜交方式和父本母本,進一步改善其生產性能、生產品質,提高后代品種的耐受能力,提升其商業價值。利用多樣化的雜交方法,將各種方法的優勢互補,以此來獲得更多優良的性狀。
4結束語
羊養殖產業是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積極發展綿羊養殖業,能夠為當地農牧民帶來更高的經濟收入。當前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綿陽養殖業面臨生產性能落后、生產能力不足、生產后適應能力較差等問題,亟需加快品種改良進程。通過引進優質種公羊開展雜交改良,從后代中篩選出生產性能較強的羊群作為新品種,有利于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對推動畜牧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蔣文生.新疆多浪羊品種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J].中國草食動物,2006,26(2):28-30.
[2]金森,王慧偉,房元海,等.多浪羊細管冷凍精液制作技術的研究[J].中國草食動物,2008,28(6):26-28.
[3]乃比江,劉宜勇,郭小平,等.伊犁河谷哈薩克羊現狀及發展對策[J].草食家畜,2008(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