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 王永娟 匡偉
摘要:蛋雞作為禽蛋供應的主體,其養殖過程中的操作不當會嚴重影響蛋雞產蛋率,而產蛋率是關系雞場經濟效益的關鍵。能影響產蛋率高低的因素應成為養殖者最關心的部分。該文主要論述影響蛋雞產蛋率的因素。
關鍵詞:蛋雞;產蛋率;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S831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13
Factors Affecting Laying Rate of Laying Hens
XU Xiangqian1,Wang Yongjuan2,Kuang Wei3
(l.Jiangyin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Wuxi Jiangsu 214400,China ;2.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3.Nanji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Poultry Science,Nanjing Jiangsu 210036,China)
Abstract:As the main body of poultry egg supply,the improper operation in the breeding process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laying rate,and the laying rate is the key to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chicken farm. The factors that can affect the laying rate should be the most concerned part of the breeder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laying rate of laying hens.
Keywords:layer,laying rate,influencing factors
0引言
近年,隨著我國畜牧業的迅猛發展,對禽蛋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市場需求日漸豐富。蛋雞的養殖方式和養殖規模逐步走向集約化。我國蛋雞的養殖已經初具規模,而蛋雞產蛋率作為養雞廠家獲取經濟效益多少的重要衡量指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文對影響蛋雞產蛋率的幾種主要因素進行闡述分析,希望能夠為廣大蛋雞養殖戶提供借鑒[1]。
1品種選擇
蛋雞品種與其產蛋率有重要相關性。趙永嬌對河北省主要飼養的海蘭褐、京紅、伊莎褐、羅曼褐、海賽克斯褐5個褐殼蛋雞品種的產蛋性能研究發現,海蘭褐的蛋重和種蛋成活率高于其他4個品種蛋雞[2]。高玉鵬等研究發現,海蘭、尼克、海賽克斯、金惠星、羅曼、寶萬斯、亞發、伊莉莎這8種不同的褐殼蛋雞產蛋率不同,且采食量和料蛋比也有所差異,最后綜合多種產蛋性能指標得出羅曼、海蘭、尼克為褐殼蛋雞的主導飼養品種[3]。因此養殖場可根據生產需要選擇合適的蛋雞品種,提高雞群整體產蛋率。
2雞苗質量
雞苗的質量是保障產蛋率的重要因素。雞苗質量的優劣決定了日后蛋雞的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控的難易,對日后蛋雞的產蛋率及雞場的經濟效益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對雞苗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雞苗的挑選應當遵循以下原則:適應性較強、耗材較少、產蛋率高。還需要注意的是所選雞苗的健康狀況及來源,健康的雞苗會大大降低后期雞群疾病的發生幾率與防治工作的難度。
3育成期整齊度
目前大規模雞場中的青年雞只有達到95%整齊度,才是一個不被淘汰的指標,才會具有良好的產蛋高峰與經濟效益。雛雞脫溫到開產前,稱育成雞,又稱后備雞,此階段雞體骨骼和肌肉的增長都處于旺盛時期,自身對鈣質的沉積能力也明顯提高,容易導致過肥和過早產蛋。整齊度代表的是整個雞群的生長發育情況,整齊度高則說明雞群生長發育一致,其帶來的影響有:雞群開產整齊、產蛋率高及產蛋高峰維持時間長。因此整齊度在育成期階段尤為關鍵,包括體重整齊度、脛長整齊度和性成熟整齊度。其中體重整齊度更是重中之重,是指群體中體重在標準體重上下10%范圍內的雞所占的百分比。提高育成期整齊度的關鍵在于科學合理地飼養管理,這就要求養殖過程中對飼養密度、溫度、給料量進行科學合理地把控。
4實質性器官遭受損傷
蛋雞肝臟或腎臟等重要的實質性器官在產蛋的生理活動中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例如肝臟對蛋黃的合成有著重要作用。當這些實質性器官出現損傷時,蛋雞的產蛋率會受到直接影響。能夠造成實質器官損傷的因素在日常飼養管理中層出不窮,常見的因素有:飼料中有毒餅粕的比例過高、飼料儲存不當發生霉變、一些藥物用量過大或時間過長、劣質預混料中重金屬毒素含量長期超標。而實質器官的損傷難以治療及康復,處理不當甚至會造成蛋雞的死亡。因此,要重視蛋雞養殖過程中實質性器官的健康狀況,在日常管理中減少或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這就要求蛋雞飼料的采購及存放工作需要做到周密細致、嚴格謹慎。
5疫病侵襲
疫病的單獨或復合感染都會破壞蛋雞的最佳狀態,引發蛋雞的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營養物質大量流失,造成產蛋下降,同時還會導致白殼蛋、軟殼蛋和畸形蛋的出現。目前困擾著蛋雞養殖業的常見疫病有:雞慢性呼吸道病、雞傳染性鼻炎、新城疫、非典型新城疫、變異性傳支、雞壞死性腸炎、產蛋雞球蟲病、寄生蟲病等。如新城疫這種高致病性傳染病,其病原微生物為新城疫病毒,雞群感染后出現體溫突然升高、咳嗽、采食銳減,蛋雞產蛋率下降20%左右,癥狀嚴重的病雞產蛋率可下降55%左右,甚至停產7~21 d,且雞蛋品質也會受到不良影響,產軟蛋殼和畸形蛋的概率會大大增加。疫病防控工作的不重視不僅會對蛋雞產蛋率有所影響,而且關乎著整個蛋雞養殖業的生死存亡,疫病的防治應始終作為蛋雞養殖管理中的重點內容,有效的預防措施、合理的治療方案,都能夠有力地保障蛋雞的產蛋率。
6產蛋后期營養跟不上
蛋雞養殖過程中為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降低蛋雞產蛋后期的營養供給,常見的做法是用劣質的預混料或原料替換產蛋期所用的高品質飼料。而產蛋后期的營養供給對維持產蛋高峰期、減緩產蛋后期產蛋率下降幅度都有著重要意義。當蛋雞從日糧中攝取蛋白質、糖類、脂類、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不足時,蛋雞產蛋率會降低、產蛋質量會下滑。尤其是蛋白質的攝取。由于雞蛋中的營養物質主要源于蛋白質,養殖場必須保障日糧中氨基酸含量。有的雞場采用二段法來控制蛋雞日糧中蛋白質含量,一般小于50日齡蛋雞日糧中蛋白質含量維持在16%~17%,超過50日齡的蛋雞日糧中蛋白質可降低至14%~15%。當雞群進入產蛋高峰期后,若產蛋率高于90%,需將蛋白質攝入量提高至18%,即使在產蛋高峰期快結束時也需要補充日糧中蛋白質含量,以防產蛋期縮短,影響雞群生產性能。過度的營養供應不足還會增加蛋雞的患病幾率,進而影響雞場經濟效益。因此,蛋雞產蛋后期的日糧調整,一般為適當降低粗蛋白水平,合理補充鈣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限飼,不可過度追求縮減飼養成本,最后反而降低了經濟效益[5]。
7溫度、濕度和光照管理不當
隨著蛋雞養殖密度的增加,蛋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越來越差,尤其是規模化養殖場蛋雞飼養,對環境溫度、濕度和光照都有一定要求,養殖環境差可影響產蛋率。蛋雞適宜的環境溫度為25~27 ℃,若蛋雞密度過大,活動空間相對小,雞舍通風不佳很容易造成溫度過高,雞舍臭味也會增加,不僅不利于蛋雞氣管和肺部呼吸系統健康,也會影響蛋雞正常采食,進而導致產蛋率下降。魏雪川等研究發現,蛋雞日產蛋率和環境高溫呈顯著相關(P<0.05),與低溫無顯著相關性。但雞舍溫度過低,雞群患流感的幾率也會較大,因此養殖場需要合理控制雞舍溫度,夏天加強通風換氣,冬季注意防寒保暖。蛋雞適宜的環境濕度為60%~65%,但濕度在50%~70%對蛋雞產蛋率的影響較小。若環境濕度低于50%,蛋雞精神和食欲不佳,還容易引發脫水;當環境濕度超過70%,容易滋生致病菌,給雞群健康帶來更大的威脅。因此養殖場需要保障地面干燥,同時根據環境溫濕度合理供應飲水。蛋雞是一類對光照敏感的家禽,其卵泡生長發育和產蛋性能與光照具有一定關系。
8結束語
從目前我國蛋雞的養殖形式來看,在蛋雞養殖過程中,存在許多影響蛋雞產蛋率的因素,飼養管理及雞苗質量是影響蛋雞產蛋率的重要因素。需要通過對雞苗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提高育成期的整齊度、杜絕實質性器官的損傷、防止疫病的侵襲、合理供應產蛋后期營養等措施,來保證蛋雞的產蛋率。
參考文獻
[1]袁新鳳.影響蛋雞產蛋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J].動物生產,2020,8(1):46.
[2]趙永嬌,楊清芳,李祥龍.不同品種蛋雞產蛋期生產性能對比試驗[J].湖北農業科學,2019,58(20):121-124.
[3]高玉鵬,劉斌峰,王杏利,等.八品種褐殼蛋雞商品代產蛋性能測定[J].西北農業學報,2000(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