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
摘要:抗生素的發明和應用在疫病防控及治療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從臨床應用分析,抗生素的副作用也逐漸顯露出來。該文就如何在畜禽養殖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藥物進行探討,以期讓疫病防治有據可循,提高畜禽存活率,降低疫病的發生率。
關鍵詞:抗生素;畜禽;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1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2.063
Pres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Antibiotics in Animal Epidemic Disease Control XU Jun
(Livestock Improvement Station of Xiangshui County,Yancheng Jiangsu 224600,China)
Abstract:The inven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control and treatment of epidemic diseases. 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from the analys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the side effects of antibiotics are gradually revealed.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antibiotics and other drugs reasonably in the proces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nimal epidemic diseases,so as to mak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diseases have evidence,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animal and poultry,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epidemic diseases.
Keywords:antibiotics,livestock and poultry,current situation,measures
0引言
抗生素若使用不當不僅不能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甚至還會適得其反,造成更嚴重的不良后果。目前國內養殖業中多數養殖戶沒有專業的防治疫病知識,很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存在用藥誤區。
1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現狀
1.1藥物使用不規范
個體養殖戶知識儲備薄弱,在防治疫病的過程中,通常不能合理選擇用藥種類,用藥方法也不夠科學。首先,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會讓畜禽產生抗藥性,若后期再發生疫病,藥物的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必須更換其他類藥物進行防治,從而增加飼養成本;其次,藥物使用不當會導致畜禽慢性中毒,肝臟負擔過重,解毒能力變弱;最后,大量攝入藥物會使禽畜內分泌紊亂,影響禽畜的生長周期,從而導致各類風險,并有可能因藥物殘留導致畜禽產品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給養殖戶造成經濟損失[1]。
1.2盲目防治亂用藥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養殖戶在養殖畜禽的過程中,抗生素的應用情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治療單純病毒感染、無使用特征、劑量不足或劑量過多、規定預防用藥時間超出等現象。究其原因,由于養殖場主要集中于郊區與農村地區,大多數養殖戶不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缺乏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以及獸醫知識,不僅不懂得科學用藥的方式,甚至有些養殖戶不了解抗生素殘留會對動物造成的危害,“憑感覺用藥”、“盲目防治亂用藥”的現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畜禽疾病不斷復雜化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大的動物疫病的診斷難度,濫用藥率也高達60%~90%。
1.3節省成本使用劣質藥物
養殖戶在畜禽疫病防治中使用大量低廉的抗生素和獸藥,想達到既治療又降本的目的。而這些養殖戶的專業知識水平有限,無法辨別抗生素和獸藥質量的優劣,如果僅以價格為第一購買依據,可能難以達到降本增效,提高經濟利益的目的[1]。
1.4藥物搭配不合理
不同種類的藥物對不同畜禽的作用也大不相同,且不同藥物間若存在排斥作用還會加重對畜禽健康的損害。畜禽飼養人員一般都是靠經驗養殖,防治畜禽疫病的經驗遠遠不足。疫病防治一定要按專業獸醫指導和國家標準進行,不可以也絕不允許根據個人經驗隨意搭配藥物進行治療,否則會對畜禽本身,甚至行業鏈條的每一個環節都帶來較大影響。
2改進措施
2.1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飼養管理人員在養殖防疫過程中,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所在地畜禽疫情特點有針對性地接種相關疫苗,防止大面積、大規模的疫病爆發。這是保證養殖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也是穩定行業發展的必要前提。養殖場應建立健全的疫病預防機制和體系,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理念開展工作,同時要加強相關責任人員的培訓,系統學習疫病的類型、特點、防控措施和治療方法等,做到科學防范和治療。
2.2做好診斷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
畜禽出現患病癥狀后,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科學規范的方法對畜禽進行診斷,在診斷中應對疾病危害程度、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療等做出明確,隨后選擇針對性藥物進行治療。常規藥物不起作用時,可以考慮使用抗生素治療。若使用抗生素治療,應先分離培養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并根據實驗結果合理選擇方案和藥物。抗生素的使用應根據每種畜禽的種類、體重、年齡確定。根據畜禽的病情程度適當加大抗生素的使用量,不允許在出現疫病后為制止疫病傳播來加大用量,其產生的不良影響遠大于治療結果,不但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增加病原體的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抗生素濫用不僅會增加治療成本,導致養殖戶無法達到預期收益,還會損害動物健康,殘留的藥物存留在動物內臟中形成慢性中毒,給動物造成二次傷害。因此一定要客觀、全面地看待抗生素的使用,否則將不利于疫病恢復。
2.3規范用藥宣傳,提供學習機會
為避免養殖戶缺乏相關知識理論,有關部門或機構有必要組織畜禽養殖人員開展疫病知識的學習,包括但不限于集體講授、網絡學習等形式,從主觀上改變養殖人員對疫病預防和治療方面的誤區,從而實現更高效的防治。要加大對規范用藥的宣傳,對獸藥店宣導正確的銷售觀,同時給養殖戶培訓講解規范用藥的優點,定期培訓藥物的使用方法和對應癥狀,讓養殖戶了解規范用藥的好處,避免因知識理論欠缺導致用藥不規范。
2.4嚴選質量、治療周期
選擇在當地聲譽較好的獸藥店采購抗生素及藥物,通過學習相關知識辨別藥品的真偽,檢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藥品名稱、生產廠家、生產地址、廠家電話、藥品功能、生產批次、藥品成分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包裝等,必要時可到專業實驗室檢驗。畜禽染病后,連續使用抗生素4~5 d,待畜禽機能稍恢復、臨床癥狀減輕后再鞏固用藥1~2 d,達到穩定疫病的目的。對于慢性疫病,可根據畜禽的情況合理延長用藥時間,若用藥時間過短,將無法完全殺死體內的病原菌。若過多使用藥物則會造成抗生素存留體內形成二次損害,引起系列不良反應。
2.5規范用藥方法
抗生素功能各異,種類繁多,在考慮具體使用時,應根據藥物的主治功能及特性,畜禽的臨床癥狀綜合決定。給藥方法大致分三種,一是飲水給藥法,這種情況主要用于易溶于水或溶于水后性質穩定的抗生素類藥物。給藥前禁水,保證藥物被畜禽完全吸收。二是摻拌飼料法,對于溶于水后不穩定或難溶于水的抗生素類藥物可用此法給藥,需要注意的是,藥物在摻拌過程中要均勻,防止局部藥量過大導致畜禽藥物中毒或因藥量過小起不到相應的治療效果。三是注射給藥法,難以消化吸收的藥物,可以使用注射給藥法,既容易被畜禽吸收,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其優點是用量可控,可以將抗生素類藥物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同時防止畜禽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2.6抗生素替代品使用
抗生素藥物殘留及抗藥性等問題飽受詬病,抗生素替代品越來越受歡迎,在預防畜禽疫病和輕型疫病時使用中草藥可極大降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導致的系列問題。中草藥還能提高畜禽的免疫機能,減少質弱發生疫病的風險。
2.7加大醫藥市場的監督管理力度
為有效保障畜禽動物健康,維護畜禽養殖行業的穩定發展,必須要將抗生素類藥品作為特殊類型的產品進行嚴格管理,并根據當地畜禽抗生素管理辦法以及相關實施辦法,對當地的獸藥市場進行整頓與治理。在整頓與治理的過程中,對于經營藥品、生產藥品的企業單位與個體零售商戶,要進行全面的驗收與復查,一旦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相關手續不全面的企業單位與個體零售商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取消其經營、生產的資格,或責令其限期調整。針對于調整后仍不符合相關要求,可以取消其經營、生產與銷售的資格
3結束語
就目前畜禽養殖中抗生素使用現狀及正確應用做了簡要說明,希望畜禽從業人員能夠認識到正確使用抗生素的優點,不盲目根據經驗濫用抗生素,減少對畜禽的損害,提高畜禽場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柴中文.抗生素在畜禽疾病診療中的合理應用[J].甘肅畜牧獸醫,2015,45(6):51-52.
[2]周艷麗,郭春峰.淺談畜禽疫病防治中存在的用藥誤區[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1):245.
[3]郭剛.抗生素在畜禽疾病診療中的合理應用[J].現代畜牧科技,202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