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豇 徐柏林 劉正玲 趙和林
摘要:在動物養殖過程中,保障動物營養所需是關鍵環節,為使動物健康成長,要注重動物飼料喂養工作,保證其日常營養所需,根據動物的實際情況合理搭配飼料,進而提高經濟效益。該文主要針對動物營養及飼料科學研究,詳細分析動物營養和飼料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希望為推動動物養殖業進一步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動物營養和飼料;研究方法;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816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3.068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earch Methods in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JIANG Jiang,XU Bailin,LIU Zhengling,ZHAO Helin
(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Xinning County,Shaoyang City,
Shaoyang Hunan 42270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state. In the process of animal breeding,the need for animal nutrition is the key link. In order to make animals grow healthily,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eeding of animal feed and ensure their daily nutritional needs,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nimals,reasonable mix of feed,and then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are studied,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is analyzed in detail.
Keywords: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research methods,development trend
0引言
我國在動物營養及飼料科學研究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且取得顯著成效。為提高養殖產量,擴大經濟效益,在研究過程中將生物分子學、基因學等,全部融入到動物營養及飼料科學研究中,形成新的科學分支,詳細研究營養及食用飼料對于動物生長過程中的新陳代謝、組織生長的影響,且借助人工智能使研究成果更加顯著。
1動物營養和飼料科學研究歷程
為有效提高動物養殖產量,相關專家認為唯有滿足動物生長所需營養,在飼料科學方面進一步深入研究,且結合動物生命的特性,充分研究,相互印證,才能有效提高動物養殖產量,擴大經濟效益,動物營養學及飼料科學成為增加動物養殖產量的關鍵學科,在研究過程中,也將其與其他學科緊密相連,其中涉及到生物學科、基因學、化學、細胞學等,都與動物營養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初步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技術不足,科技水平不發達,以至于研究成果一直沒能取得顯著的果效,只能在理論層面上分析,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對于動物營養科學越發重視,且加大研發力度,并且將其作為獨立的研究項目研究,以下針對起初的研究方向簡單分析。
1.1從物理角度研究
在開始研究動物生命體中,發現其內部結構極為復雜,會分化為各種各樣的系統,而且經過一系列研究發現,構成生命體的因素,主要包含基因、細胞、器官等,具有多樣性的元素構成,并非單一元素,科學合理的研究,理性的思維,對動物體內的結構全面分析研究,進而掌握其中的能量轉化規律,使動物在攝取能量的過程中,能實現能量的快速轉化,提高代謝,進而使其生長更加健康,對于提高產量可以起到有效作用,然而受到技術的限制,在一開始研究過程中,只能對單一物質在動物體內中的變化研究,缺乏科學性[1]。
1.2思維方向單一
起初對動物營養學研究過程中,由于缺乏經驗,研究時思維受到局限,將能量及營養在動體內的變化分開研究,一直沒能夠取得顯著的果效,在動物養殖中也沒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主要原因在于沒能想到二者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僅僅是將能量及營養物質作為單方面營養要素研究,忽視正確的科學比例。然而在經過系統地研究后,才發現二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營養物質的代謝及動物體內的能量變化關系密切,如果分開研究很難發現其中的規律,因此也無法取得顯著成效。
1.3研究科學性不高
在開始研究過程中,由于方向出現偏差,將能量及營養分開研究,導致后期研究成果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在對于單方面要素深入研究中,雖然得出一定的營養代謝規律,然而在最終判斷動物生長所需營養時,將物質及能量單一的融合,將其作為最終的飼料組合,并定為最科學的飼料配比,然而在實際養殖中,飼料配比并沒有起到顯著的增產效果。雖然將動物生長所需的蛋白質及能量融入到飼料中,然而并沒有考慮到不同的營養物質在動物體內會發生的變化及各營養物質之間所存在的互補現象,這些都沒有經過詳細的研究和分析,以至于最終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
2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各樣人工智能的參與,在動物營養及飼料科學的研究方面在實際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湖南省的動物養殖為例,科學的飼料配比,使湖南省的動養殖產量逐年增長,在2019年產值達到2 003億元。同比增長36.77%,在各個省中,增幅最大,且在全國范圍內其產值排在第5位。先進的動物營養學及飼料科學研究,對于提高動物養殖產量、擴大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以下針對動物營養及飼料學的研究趨勢分析。
2.1多元化
針對單一的要素研究,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動物生長所需營養充滿多樣性,因此在研究過程中要綜合考量,將多個學科融合研究,唯有如此才能更加科學精確。隨著科學研究方法的不斷增加,在動物營養學及飼料學研究中,將其他各個學科逐步融入其中,形成交叉式研究方式。發現動物營養學與其他各學科之間聯系密切,使研究程度進一步提高[2]。在實際研究中,將動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學與其他學科,包括物理、生態學、數學等學科,都融入到動物營養及飼料科學中,使研究的方向更加全面,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質,在實際生產中,能為動物提供更加合理的營養配比,進而使動物機體更加強大,提升動物生長質量,對于增產具有重要作用。
2.2提倡綠色安全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于魚肉蛋奶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動物養殖業中,為能有效提高動物產品本身質量。在研究中更加注重綠色健康型,進而保證動物質量,使人們能獲得健康的食品。目前市場中,綠色食品更加受人們的喜愛,因此在研究動物營養學及飼料科學中,應向著綠色、健康、安全等方面研究,不僅要注重產量的提升,同時更要保證其質量健康,為保障人民和諧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3融入基因學
隨著技術的發展,在基因學方面,我國已經取得顯著的成效,在研究動物營養學的過程中,也要將先進的基因學融入其中,進而有效提高研究果效。在經過科學研究后,發現生物科學的研究,對于動物營養及飼料科學的進一步改良,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能在細胞及分子基礎上,對動物生長所需營養進一步研究,找到基因與營養之間的關系,進而得出營養及能量在動物體內的變化規律,借此研發出更適合動物生長的飼料,有效促進動物養殖業的發展[3]。
2.4研究手段更加先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動物營養學及飼料科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如大數據技術,能將各種研究數據統合整理,提高數據分析能力,能對研究結果有效跟蹤判斷,不僅如此隨著未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5G技術下,可進一步加深對動物營養學的研究深度,使我國的動物養殖業邁向新的層次。
3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動物營養學及飼料科學的研究得以進一步深入,且借助大數據等先進科學的技術,使研究程度進一步加深,進而有效改善動物肉質及產量。根據動物營養和飼料科學研究歷程,論述發展趨勢。在未來研究中,將會更加注重科學的營養,注重多元化,提倡綠色安全,融入基因學,完善研究手段,打造綠色生態動物養殖業,進而推動我國動物養殖業得以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善波,陳興,姚若體.代謝組學在動物營養和飼料領域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6):12.
[2]高琛,張括.動物營養與飼料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科學,2018,9(8):54-55.
[3]朱娟.淺述動物營養與飼料研究概況[J].中國畜禽種業,2017,1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