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凱
摘要: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必須加強對牛羊養殖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布魯氏菌病是牛羊養殖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疾病,該文根據布魯氏菌病的特征,提出了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為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布魯氏菌;癥狀;預防;傳染病
中圖分類號:S858.23;S858.26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4.077
Risk and Prevention of Brucellosis in Cattle and Sheep
WANG Hongkai
(Shuangjiang Stree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Integrated Service Centre,Eshan Yi Autonomous County,Yuxi City,Yuxi Yunnan 6532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cattle and sheep breeding process. The brucellosis is a common disease in cattle and sheep bree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UCELLOSI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isk control measures,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Keywords:Brucella;symptoms;Prevention;Infectious Diseases
0引言
布魯氏菌病是一種傳播速度較快的傳染性疾病,在牲畜中可廣泛傳播,其主要表現為生殖器官發炎,嚴重的還會引起胎盤發炎,從而導致流產、不能生育等后果。
1患病癥狀
布病是一種以細菌為宿主依靠細菌進行傳染的疾病,它是一種很容易寄生在動物周圍的布魯氏桿菌,如果超過一定數量,很容易被感染。與其他牲畜相比,剛出生的牛和羊抵抗力較低非常容易感染這類病毒。該病毒主要是通過消化道和性器官的接觸引起的。布病是牛羊的一種常見疾病,其發病與其發病特征密切相關,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表現,很容易被飼養人忽視,從而導致嚴重的后果。大量的臨床數據發現,由于牛、羊等大型家畜多為單胎產卵,妊娠母羊的成活率非常關鍵。從相關數據可以看出,雌性的牛和羊相比于雄性患病概率大大增加[1]。如果懷孕的動物感染了布病,會出現流產的癥狀,這會對動物的生育產生直接的影響。動物在懷孕時感染布病初期不會有流產的癥狀,但是隨著病情的加劇,在患病后期流產數量會逐漸提升。此外,液囊炎、關節炎、乳房炎等副反應也經常出現在患病的家畜身上。感染布病的公牛和綿羊發生睪丸炎的幾率增加,使家畜失去繁殖能力。
2患病特點
2.1傳染率極高
布魯氏桿菌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在養殖規模較大的養殖場中,如果出現這種病,尤其是在牛群中,疾病的傳染情況可以覆蓋整個養殖場。而且布魯氏桿菌可以長時間生存,很難從外部環境和患病動物身上完全清除,養殖、繁育等工作都由飼養者承擔,一旦出現大面積患病,在經濟方面的巨大損失是個人沒辦法承受的,長期發展下去,疫病將對當地畜牧業產生嚴重的影響。
2.2死亡率極高
布病的潛伏期很長,而且在潛伏期很容易交叉感染,如果在牛羊之間傳播,新生兒的死亡率100%。因此,該病的防治應以早期發現和治療為重點,盡量減少損傷[2]。如早期防疫管制不當,致使該病蔓延,將會對本地的畜牧業產生廣泛的影響,進而影響肉類、奶制品、皮毛制品等。這種疾病的死亡率很高,一旦出現不可挽救的情況,將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
2.3極易交叉傳染
布病細菌主要寄生在患病牛羊體內,布病以發熱、多汗、全身乏力、關節疼痛、生殖系統疾病為主要癥狀,極易交叉感染,因此,開展布魯氏桿菌病的危險性評價對于制定綜合防控措施非常重要,對實際的畜牧生產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3]。
3傳播風險
3.1客觀環境方面的風險分析
隨著世界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各類農產品及配套產品的輸入、輸出均會加大各類傳性疾病的傳播幾率,提升傳播速度,擴大傳播范圍。經濟環境的變化促進了交通運輸的發展以及養殖產業的擴大,在這一發展影響之下,跨地域交易數量越來越多,常規檢疫工作量在不斷增加,工作難度越來越大,檢疫質量會受到一定影響,會加大各類疾病的傳播風險。而布病作為牛羊養殖中非常常見的傳染性疾病類型,在這一客觀因素影響之下,也會有更高的發生及傳播幾率。
3.2養殖戶方面的風險分析
就牛羊養殖戶方面對于牛羊布病流行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來看,主要體現在2方面,一方面,牛羊養殖戶對于牛羊養殖中布病防控的認識不全面,缺乏正確的防控管理意識。85%左右的牛羊養殖戶對于牛羊養殖中布病的傳播途徑、發病表現有一定認識,但是50%左右的農戶在牛羊養殖中會能夠做到定期對養殖環境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且僅有約20%的牛羊養殖戶在牛羊購入時會進行申報檢疫。可見,牛羊養殖戶雖然在牛羊養殖中對于布病的認識有所增強,但是防控意識并不夠全面。另一方面,牛羊養殖戶在牛羊養殖時,即便發現牛羊出現布病患病情況,為了能夠降低眼前的經濟損失,可能會存在謊報、瞞報、私自運輸、售賣等情況,此類行為均會加大牛羊布病的傳播力度,會刺激布病的進一步傳播以及發展。
3.3官方機構方面的風險分析
官方機構在牛羊布病檢驗工作方面的力度不足,在散養牛羊養殖戶方面,并未根據牛羊養殖情況進行檢疫工作的科學調整,導致分散區域的檢疫工作不足,仍然有大量私自調運售賣牛羊的情況,會導致疫病監測受限。另外,外部引進牲畜時的檢疫管理工作也不夠嚴格,要想能夠降低輸入性風險的發生,加強異地調運的監測管理是尤為關鍵的,但是相關部門在此類工作中的力度仍然有待加強。
4布病預防措施
4.1普及布病相關知識
布魯氏桿菌病的傳染性強、危害性強,直接給農戶帶來了經濟上的損失,因此,要及早發現,盡早治療,控制和消滅病原菌是防止本病傳播的第一步。因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每個農民對布魯氏桿菌病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必須定期派出專業的人員,到農戶家里進行布魯氏桿菌病的宣傳。宣傳內容主要有:布病的傳播路徑、患病者的一些鱗狀表現、患病后帶來的嚴重后果等等。
4.2加強牛羊管理
布魯氏桿菌是一種常見的家畜傳染病,經過幾年的臨床實踐,人們對該病的病因、病機、臨床癥狀等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廣大羊群的飼養管理提供了便利。養殖場的規劃和設計要嚴格遵守有關的衛生標準,并在一定范圍內設置滅菌室、消毒池和其他必要的消毒設施,并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提倡實行封閉式養殖,并建立健全相關工作人員的消毒體系,工作人員在工作場地著裝應該定期消毒,嚴格控制陌生車輛和人員的進出。
4.3規范應急處置
為積極處理突發事件,相關單位應及早采取預防措施,重點加強人員的崗前培訓。布魯氏桿菌病一經發現,就會立刻上報,由專人負責,負責轄區內的牲畜狀況,并根據疫情防控和預防方案,由當地政府牽頭,協調各個相關部門,合理調配疾控中心、畜牧業、市場管理和財政等相關部門靈活應對。布魯氏桿菌病具有傳染性強、發病迅速等特征,必須對發病的養殖場實行封閉管理,對發病地區所有牲畜進行血液檢查,對患病牲畜飲水、飲食、環境植物進行取樣。立即對方圓十公里范圍內的所有養殖場進行全面消毒,嚴格控制。
4.4科學開展免疫接種工作
牛羊布病防疫工作的強化,還離不開疫苗的科學接種,春季是牛羊布病疫苗接種的主要時期,常用的疫苗主要為布魯氏菌M5菌株弱毒活疫苗,另外還可選擇布魯氏菌2號苗進行接種,接種方式均為肌肉注射,如此能夠有效提升牛羊對于布病的抵抗性。在牛羊布病疫苗接種時,需要做好接種的科學登記,切不可存在短時間內重復接種的情況,不僅會導致疫苗浪費,還會影響接種質量。
5結束語
牲畜疫病是影響畜牧業生產的一個重要因素。布魯氏桿菌是一種傳染病,必須嚴格控制,防止疾病進入市場,從源頭上杜絕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趙哈,徐國敬,劉相春.牛羊布病流行傳播的風險與防控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1(2):119.
[2]白麗珍.牛羊布病流行傳播的風險與防控策略[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12):106.
[3]包然別克·斯德克.新疆牛羊布病流行傳播的風險分析與防控建議分析[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