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玲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 重慶 402760)
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的重要性。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其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如何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體育教師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導者,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借助科技的優勢,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最新的體育線上課教學模式,進而促進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
該研究以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2019級431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233名,女生198名,年齡在18~20歲。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相關期刊文獻,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為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該研究設計了《關于大學生線上體育課新模式的探究》調查問卷,實發431份,收回431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為431份,有效率為100%。
1.2.3 實驗法
對研究對象實施為期8周的干預實驗,線上體育課教學采取“1+1”方式,即課上“1+1”:理論(騰訊課堂PPT教學)+實踐教學(教師錄播視頻教學);課后“1+1”:30min運動打卡+健康飲食(7大營養元素合理搭配)。
1.2.4 比較分析法
對問卷調查的結果統一編碼,應用問卷網和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篩選及比較分析。
針對學生問題,該研究在體育課中采用“1+1”方式,課上“1+1”理論(騰訊課堂PPT教學)+實踐教學(教師錄播視頻教學)和課后“1+1”30min運動打卡+健康飲食打卡(7大營養元素合理搭配)的方式進行教學。
首先,據問卷結果顯示,在進行為期8周的體育課后,在431名同學中,有49名同學體重減輕1~10kg不等(這些同學基本上是堅持每周3~7次,每次30min運動打卡的群體),體重不變的同學,有361名,體重增加0.5~5kg不等的同學,有21名。
其次,我們還根據理論課教學情況設置了關于運動營養7大元素,以及呼吸肌原理、不良體態對呼吸和身體的影響的填空題和選擇題,對學生進行了小測驗。學生對每日需要熱量(減脂、維持、增肌)的計算、每日需要飲水量、運動需要日水量、身體產能3大營養素(碳水、蛋白質、脂肪)每日的比例和身體需要量都做了填空題,同學們幾乎全部回答正確。
實踐證明,課上“1+1”和課后“1+1”的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其具有可行性。但體育教師還需要努力,比如PPT的制作沒有其他科教師做得好,需要再加強。理論課的授課的語言感染力也是體育教師需要提高的。學生建議錄播視頻要有更多的趣味性,增加更多可行的項目。這8周的體育課主要是心肺循環訓練、上肢肩頸和軀干核心訓練,學生希望后面的體育課可以進行下肢腿部力量的練習。一切應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需要去準備,相信體育線上課會做得越來越好。
2.2.1 大學生的生活現狀
通過問卷調查和針對性的抽樣訪談,了解到大學生的作息時間不規律,熬夜、追劇、打游戲已經成為常態,影響了學生上課的學習和精神狀態。規律的作息是保障大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熬夜會導致人體基礎代謝率下降,免疫系統會受到破壞,久之則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1]。此外,大學生缺乏健康知識、自覺性較差,部分學生主觀上對線上體育課不感興趣,不愿意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實際上,學生在思想上是有健康意識的,對體育運動的需求也有目標和方向。
2.2.2 大學生的運動情況和主要方式
由表1可知,有69.0%的學生每周運動3~7次。有30.4%的學生每周運動1~2次,0.7%的學生沒有進行運動。總體來講,99.3%的學生都參加了運動,表明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完成每周線上體育課和課后30min運動。

表1 大學生平均每周進行體育運動次數
由表2可知,大學生課外運動打卡的主要方式是散步、視頻訓練(如Keep、抖音類)和跑步,其次是羽毛球、爬山和籃球。

表2 大學生課外喜歡的運動方式
2.2.3 大學生的不良生活方式與健康
2.2.3.1 生活作息不規律
根據表3顯示,在431名同學中,有75.2%的同學能在24:00以前休息睡覺,證明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營養知識和健康知識對學生有一定的幫助。課中教師針對網課學生的現狀,充分講解肝膽解毒時間表、人體基礎代謝與睡眠和慢性疾病的關系。教師教授學生在失眠時,應怎樣去做相應的作息調整及改善方法。還有22.9%和1.9%的同學就屬于網上熬夜族,教師需要對其進一步關注,幫助其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

表3 大學生睡覺時間段的情況

表3 大學生睡覺時間段的情況
2.2.3.2 生活飲食不規律
熬夜時避免不了夜宵,這就增加了肝膽的負擔。學生由于晚睡,早上起床晚,不吃早餐也成了常態[2]。長期循環,導致身體惡性循環,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各種疾病“找上門”[3]。人的生命需要食物來維持,身體健康和生命息息相關,體重和營養也是密切相關的,特別是周末每日活動當量減少,更需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觀念[4]。外賣和垃圾零食是健康的一大隱患,學生要減少外賣和垃圾零食的攝入。教師通過課程運動營養7大元素的介紹,并利用社群機制鼓勵大家去進行健康飲食打卡,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讓他們學會更健康的飲食生活。
2.2.3.3 不良體態對身體的影響因素
當前社會“文明病”越來越多,特別是不良姿勢和體態對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例如,圓肩駝背、高低肩、蹺二郎腿、“葛優癱”、長期朝一側臥睡等。加上學生長時間伏案學習,造成身體骨骼和肌肉的不正或變形,壓迫神經和血管,導致更嚴重的身體不健康問題[5]。
根據表4可知,大學生的不良體態圓肩駝背人數占總人數的65.1%、蹺二郎腿的占56.1%,長期朝一側臥睡的占57.3%,“葛優躺”的占39.7%,高低肩的人數占19.0%。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課上“1+1”理論(騰訊課堂PPT教學)+實踐教學(教師錄播視頻教學)和課后“1+1”30分鐘運動打卡+健康飲食(7大營養元素合理搭配)的方式,來改善學生的不良體態,讓學生的意識形態和行為習慣改變,進而達到和諧統一、更加健康的目的。
我們線上體育課的活動量和強度可能遠遠達不到線下課的活動量和強度,這可能會影響教學效果,學生也需要提高自覺和自律性。根據體育課堂“1+1”的模式,教師要盡量讓學生課上掌握運動營養理論知識,根據錄播視頻去練習、掌握運動技能。課后“1+1”要求學生除了復習鞏固還要完成課后運動打卡和飲食三餐打卡。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線上理論知識的教學和講解是非常有必要的,理論指導實踐,這樣效果才能更加完美。我們應從學生的不良體態等方面入手,在體育課上,根據學生體態和生活作息情況,結合體育運動康復學的教學知識,以及當前抖音和Keep等短視頻訓練的知識,錄制學生需要的關于身體體態和身體素質的線上教學視頻。
另外,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在當前大數據和大健康時代背景下,努力學習,爭取擁有一專多能的能力,不僅要強化專項教學,還要學會各種訓練的知識。學校也要重視教師的培訓和學習,提供健康管理和公共營養這類的培訓。體育教師是學生健康管理的領導者,責任重大。
當前社會對體育越來越重視,體育課也將被進一步重視。但高考的應試教育使家長從來都“重文輕體”,而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一直以來都只是每年測試一次,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學生的健康水平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因此,家長需要認真對待此事。加之,相關部門對上報數據有一定的要求,使得部分體測數據并不真實,對于測試的結果,學校也未能采取有效的手段去改善學生體質水平。而體育課一直以來都是實踐課,線上課的開展也未得到學校領導的肯定,因此,學校應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并盡可能體提供線上體育課教學,并配齊相關的資源。
根據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方向,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實踐性較強的線上體育教學課程,并不斷改進[6],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努力,幫助當代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和運動習慣,并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最終達到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