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曉 曾 鋒 陳淼婷
廣東省羅定市中醫院婦產科,廣東羅定 527200
產后宮縮痛多出現在產后1~3 d,子宮通過強烈收縮恢復至原來正常大小,壓迫子宮壁的血管,減低產后出血的風險[1-3]。產后宮縮痛在哺乳時最強烈,哺乳時嬰兒吮吸刺激乳頭,反射性使縮宮素分泌,血液縮宮素的水平上升,使宮縮更強烈,產婦痛感越強烈,且經產婦產后宮縮的程度比初產婦更劇烈[4-5]。強烈產后宮縮痛嚴重影響產婦作息、進食,延緩產后恢復進程,危害母嬰安全[6-7]。隨著“二孩”政策的放寬,產婦人數不斷增加,產后宮縮疼痛護理逐漸被人們關注,有效產后宮縮疼痛護理可減輕產婦產后宮縮疼痛及降低因產后宮縮痛引發的一系列不良反應發生率。為更好幫助產婦緩解產后宮縮痛,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改善產后護理質量,羅定市中醫院成立產后宮縮痛管理團隊,構建宮縮疼痛的管理流程,旨在更好地促進產婦產后恢復。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羅定市中醫院收治的98 例經陰道分娩后出現宮縮痛經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9 例。分組后使用數字評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進行二次分組[8],1~3 分為輕度,4~6 分為中度,7~10 分為重度。觀察組產婦,平均年齡(26.35±4.23)歲;平均孕齡(39.43±1.02)周;產后宮縮痛情況:輕度22 例,中度16 例,重度11 例。對照組產婦,產婦平均年齡(26.25±4.32)歲;平均孕齡(39.42±1.01)周;產后宮縮痛情況:輕度22 例,中度16 例,重度11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為經產婦;②均經陰道分娩。排除標準:①出現產后出血;②產褥期合并感染。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產婦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觀察組采用分級疼痛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成立產后宮縮疼痛管理團隊:由1 名組長和6 名組員組成,小組人員在產科工作至少3年,有一定產后護理經驗。組長負責、統籌團隊建立,制定疼痛管理標準流程、評價實施效果。組員協助組長完善標準流程構建并參與相應培訓。②產后宮縮疼痛管理標準流程構建:通過檢索文獻,制定標準流程。在中國知網、維普、萬方、JBI 循證護理等數據庫,以“疼痛”“宮縮痛”“護理”“管理”“postpartum pain”“contractions pain”等詞檢索了18 條相關文獻,并參考《疼痛護理學》[9]等相關疼痛護理書籍,結合科室實際情況經討論制定、實施疼痛的管理流程:實施疼痛管理前,先對產后宮縮疼痛管理團隊中成員進行培訓,以講座、視頻學習為主,后進行相應的考核,成員需考核合格進入研究團隊。疼痛分級管理的具體實施:a.產后密切關注產婦的疼痛情況。全面、動態進行評估(疼痛的頻次、程度、持續時間等),使用NRS 進行分組,分數<4 分列入輕度,4分≤分數<7 分列入中度,分數≥7 分列入重度。b.對產婦進行疼痛的分級管理。輕度:保持病房安靜,采取非藥物的方式緩解疼痛,如穴位按摩(產婦仰臥位,放松全身肌肉,按摩時按順時針方向在腹部按摩,持續5 min,用右手拇指輕推關元、氣海穴位,約2 min,后捏三陰交、血海穴位,產婦出現酸脹感為宜,按摩時間總長10 min)、中藥止痛穴位貼敷(在產婦氣海、中級、關元、子宮這四個穴位貼敷,將24 g 當歸、9 g 川芎,6 g桃仁、2 g 甘草、2 g 干姜磨成粉末,加入溫水和陳醋調至糊狀后,直接敷于產婦穴位,1 次/d,連續3 d)等[10-11]。中度:先采取非藥物措施,如疼痛未能緩解,遵醫囑給予阿片類藥物或非甾體類藥物鎮痛。重度:觀察產婦疼痛情況,及時報告醫生,遵醫囑使用藥物止痛。c.注重產婦心理護理。緩解、減少不良情緒發生,與產婦多交流,鼓勵產婦。d.責任護士對產婦疼痛情況做好記錄。采取相應緩解疼痛護理措施做出評價。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宣教,交代注意事項。對照組給予常規疼痛護理,具體如下。觀察產后24 h 內的生命體征,每4小時評估1 次產婦產后宮縮痛程度、疼痛次數及時長,若產婦NRS 評分≥4 分時,報告醫生,并遵醫囑用止痛藥,再行止痛措施1 h 后再次進行評估。
使用NRS 在產后當天、產后第1、2 及3 天對疼痛進行評估,NRS 評分最低分為0 分,表示無痛,最高分為10 分表示劇烈疼痛,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使用休斯頓疼痛評分情況調查表(Houston pain score questionnaire,HPOI)[12]中的三個條目對產婦產后宮縮痛影響進行評分,選取HPOI 的疼痛對身體及日常生活影響(4 個問題,0~40 分)、對控制疼痛教育滿意度(7 個問題,0~70 分)、對控制疼痛方法滿意度(6 個問題,0~60 分)三個條目,共17 項問題,每個問題0~10 分,總分為170 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控制越好,對患者影響越小。于產后當天、產后第3 天使用產后舒適度量表(postpartum comfort questionnaire,PCQ)對產婦產后舒適度進行評價,PCQ 包括身體舒適度、精神心理舒適度及社會文化舒適度,1 分表示不舒適,5分表示非常舒適,評分越高,患者舒適感越強。
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及組內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同組疼痛程度,觀察組與對照組的NRS 評分隨著時間遷移評分逐漸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組疼痛程度,觀察組與對照組產后當天的NR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第1、2、3 天的NR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不同疼痛程度產婦產后不同時間NRS 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產后當天比較,aP<0.05;與本組產后第1 天比較,bP<0.05;與本組產后第2 天比較,cP<0.05
組別產后當天產后第1 天產后第2 天產后第3 天F 值P 值觀察組(n=49)輕度組(n=22)中度組(n=16)重度組(n=11)對照組(n=49)輕度組(n=22)中度組(n=16)重度組(n=1)2.53±0.53 5.34±0.87 8.23±0.86 1.76±0.34a 3.23±0.62a 5.88±0.98a 1.12±0.43ab 2.23±0.33ab 3.10±1.23ab 0.43±0.43abc 1.02±0.22abc 1.70±0.53abc 92.306 164.833 126.065 0.000 0.000 0.000 2.48±0.55 5.30±0.94 8.21±0.78 0.444 0.658 0.212 0.833 0.117 0.907 2.30±0.46a 4.56±0.54a 6.35±0.68a 6.403 0.000 10.971 0.000 2.672 0.009 1.62±0.40ab 3.26±0.45ab 4.62±1.36ab 5.774 0.000 12.519 0.000 5.622 0.000 1.03±0.33abc 2.34±0.34abc 2.03±0.88abc 7.508 0.000 22.107 0.000 2.179 0.000 49.618 74.772 97.231 0.000 0.000 0.000 t 輕度觀察組組與對照組組比較值P 輕度觀察組組與對照組組比較值t 中度觀察組組與對照組組比較值P 中度觀察組組與對照組組比較值t 重度觀察組組與對照組組比較值P 重度觀察組組與對照組組比較值
觀察組的疼痛對身體及日常生活影響評分、對控制疼痛教育滿意度評分、對控制疼痛方法滿意度評分及產后宮縮痛影響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產后宮縮痛影響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產后宮縮痛影響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疼痛對身體及日常生活影響評分對控制疼痛教育滿意度評分對控制疼痛方法滿意度評分總評分觀察組(n=49)對照組(n=49)t 值P 值36.86±5.33 28.35±5.21 7.744 0.000 45.35±2.63 36.35±3.23 14.655 0.000 53.62±2.53 46.35±3.23 12.018 0.000 138.96±12.52 102.35±10.36 15.280 0.000
兩組產婦產后第3 天的身體舒適度評分、精神心理舒適度評分高于本組產后當天,且觀察組產婦產后第3 天的身體舒適度評分、精神心理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產后第3 天的社會文化舒適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產后舒適度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產后舒適度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產后當天比較,aP<0.05
組別身體舒適度評分產后當天產后第3 天精神心理舒適度評分產后當天產后第3 天社會文化舒適度評分產后當天產后第3 天觀察組(n=49)對照組(n=49)t 值P 值1.02±0.53 1.12±0.43 1.026 0.308 4.23±0.44a 3.56±0.64a 6.039 0.000 1.83±0.68 2.06±1.20 1.167 0.246 3.87±0.66a 2.83±0.54a 8.537 0.000 2.86±0.68 2.74±0.58 0.940 0.350 3.10±0.55 3.02±0.66 0.652 0.516
產后宮縮疼痛是產褥早期子宮強烈收縮引起的,經產婦和多胎產婦的產后宮縮比初產婦更嚴重,痛感更強烈[13]。其機制尚不明確,可能由于分娩的次數多,子宮多次拉伸或受損等原因改變脊神經的信息傳遞,中樞神經變得敏感,導致痛感更強[14]。疼痛帶來不舒適感,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作息,在1995年,美國疼痛協會將疼痛列為“第五大生命體征”。
本研究與相關研究管理應用相同,通過循證護理徑檢索文獻,制定、實施產后宮縮疼痛的管理,促進產婦的迅速康復[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同組疼痛程度,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產婦NRS 評分隨著時間遷移評分逐漸降低,觀察組產后第1、2 及3 天的NR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本研究制訂的產后宮縮疼痛的標準管理流程,可有效幫助患者緩解疼痛,作用效果顯著優于常規疼痛護理。由研究數據分析可知,隨著時間的遷移,產婦的疼痛評分逐漸下降,提示時間對疼痛有一定影響。觀察組的疼痛對身體及日常生活的影響評分、對控制疼痛教育滿意度評分、對控制疼痛方法滿意度評分及產后宮縮痛影響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疼痛管理流程對產婦護理,對疼痛的控制效果更好。產后宮縮痛疼痛可能會影響產婦產后活動及睡眠質量。在疼痛作用下,產婦不斷地呻吟,加重胃腸脹氣,使產婦舒適感下降,導致產婦不愿言語、進食,不利于產后身體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對照組經護理干預后的身體舒適度評分及精神心理舒適度評分均上升,且觀察組分值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疼痛分級管理可有效提高產婦的舒適感,促進產婦恢復進程。本研究經產婦疼痛管理的分級護理構建與疼痛管理護理實踐,從產婦的角度去考慮,細化疼痛管理護理工作,讓護理人員可清晰、快速的進行產后宮縮疼痛護理。同時將音樂療法、穴位按摩、中藥貼敷運用于產后宮縮疼痛管理,促進產婦產后宮縮疼痛緩解,增加了產婦產后的舒適感,提高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積極地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共創良好就醫環境。張晗等[17]研究表示,無論是初產婦還是經產婦產后都遭受著宮縮痛的折磨,重視產后疼痛管理十分必要,對產婦進行規范的疼痛護理可緩解疼痛,增加產婦舒適度,減少產后抑郁發生。疼痛管理在癌癥疼痛護理運用較多,且有一定的效果。羅宇玲等[18]研究表示規范疼痛管理護理優于常規疼痛護理,可提升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減少負面心理的產生。陸琴等[19]研究通過規范的疼痛管理,有步驟的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采取相應鎮痛方案、措施并對患者進行疼痛及止痛藥的健康宣教,患者更加主動與護理人員講述疼痛,幫助護理人員對疼痛進行判斷,及早獲知患者的疼痛,及時采取疼痛措施,減低疼痛的程度。由此可見,規范疼痛管理有效幫助患者減輕疼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羅定市中醫院成立產后宮縮痛管理團隊,構建宮縮疼痛的管理流程,規范疼痛管理護理是十分必要的。
綜上所述,對經產婦采取產后宮縮疼痛分級指標管理,可有效緩解產婦的宮縮痛,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營造和諧的護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