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為
基于對成都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背景與意義的分析,把握當前成都進行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基礎與問題,進一步地,與當前實際情況相結合提出相應的城市品牌塑造對策建議,以期實現對三城三都品牌知名度及美譽度的更好彰顯,有效增強成都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
2018年9月,成都召開世界文化名城大會,提出打造“三城三都”,即世界文創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賽事名城, 國際美食之都、國際音樂之都、國際會展之都。現階段,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相互競爭已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以往追求經濟規模的擴增向不斷強化自身文化軟實力轉變。而作為城市文化軟實力得以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城市品牌塑造強調要將城市的文化視作重要的創新、經濟、精神與品牌要求,通過對文化重要動能的發揮,對城市整體層面上的能級躍升產生推動作用。現階段,四川省成都市加大對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的塑造力度,力求實現對城市文化溝通以及全球傳播能力的強化,在此基礎上提供強力支撐于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設。本文對成都三城三都品牌塑造問題進行研究。
一、成都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背景與意義
2018年9月,“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強調要在2035年實現三城三都在全球的聞名,將成都建設為全世界一座新興的文化名城,另外,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天府文化全球的享譽,完成對獨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設。現階段,城市競爭以品牌競爭為其重要體現,所謂城市品牌,指的是構成城市的各種要素的總和給城市大眾留下的整體印象以及他們對此形成的具體評價,以城市性質、功能以及文明為其外在體現。城市品牌表現出較為明顯的自身特性,首先是獨特性,這在經濟、文化以及功能等方面均有體現,它通過對具體方式的采用,淋漓盡致地彰顯各座城市的人為內涵以及自然資源。城市品牌的構成內容是本城市特有的,或是在此方面要較之其他城市而言明顯占據優勢,此外,它還對本城市精神及物質文明建設的精華加以凝聚,可以很好地體現城市的閃光點。其次,城市品牌亦表現出一定的延展性,它能夠強化不同產業群之間的相互聯系,對周邊區域的和諧發展形成推動。最后,實用性也是城市品牌所具有的一個特點,相較于純文學的詩意聯想而言,城市品牌更加具有適用性,在經濟發展重要階段,它有利于商品附加價值的增加以及規模化經濟效益的產生。成都城市品牌構成要素如圖1所示。
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的塑造戰略意義重大,可將多方面效應發揮出來:其一,經濟效應,將三城三都城市品牌打響,可以對更多外來投資商產生吸引作用,并提高城市旅游觀光知名度,為本區域增加經濟收入,除此之外,其個人魅力的彰顯對于人才引進亦有積極意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助力經濟建設的進行;其二,社會效應,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應當劃歸至“內求團結、外謀發展”的范疇,若是建設成功,會增強市民的優越感、自豪感以及認同感,這又可以推動他們更加主動與積極地融入至城市建設之中,最終實現城市品牌建設與民眾積極參與之間的良性循環;其三,文化效應,文化軟實力與經濟硬實力是城市中兩個不可或缺的內容,三城三都城市品牌以城市文化內涵及其價值傳承為核心價值所在,有靈魂、有魅力的城市必須具有文化的淵源及沉淀,這決定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必須將城市文化內涵發掘并提煉出來。
二、成都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的基礎及現存問題
(一)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塑造基礎
1.城市發展。從當前實際情況看,成都經濟基礎在我國內陸排名中居于前列。統計數據顯示,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成都2020年依舊實現17716.7億元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較之2019年增長4.0%(下同)。分產業看,成都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655.2億元、5418.5億元與11643.0億元,增長分別為3.3%、4.8%體育3.6%。另外,對于全體居民來說,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075元,同比實現6.5%的增長,從城鄉方面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8593元與26432元,分別增長5.9%與8.5%,增幅明顯,整體而言,成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升。根據成都2018-2035年戰略研究及城市總規可知,預計在2027年,成都的地區生產總值將會突破3萬億元大關,有望邁進全球先進城市的行列。以產業規模與制造業升級為視角,成都市現已進行了總體產業規劃的制定,并在裝備制造、醫藥科研以及電子信息等多個重點高新技術產業表現出對較高增長態勢的保持,醫療美容、氫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突破亦很明顯。總體而言,成都在城市經濟發展上已經具備了較為優渥的條件,有著較高的城市發展水平,優勢很是突出。
2.文化魅力。成都的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悠久,自建城至今,已經經歷了超過2000年的發展。歷史上,成都擁有的稱號有很多,像是“天府之國”、“蜀中蘇杭”以及“蜀中江南”等,而其悠久的歷史亦為這座城市留下諸多遺跡,有著名的景點“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加之一系列以成都為題的文學作品的創作,如《出師表》、《蜀相》、《絕句》等,人們能夠通過對景點的游覽或是文學作品的閱讀等對成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會很容易地將成都同“詩詞歌賦”相連,形成“成都有很深厚的歷史文化”這一印象。除此之外,成都的文化亦有其特有的魅力體現,都江堰治水文化同青城山道教文化十分契合,青城山、都江堰,山上山下,山里山外,它們在地理空間上實現了完美的組合,是成都自然及人文的獨特魅力。而不僅僅如此,民俗文化與飲食文化在成都及其周邊地區亦非常豐富,近年來,成都又進一步進行了諸多文化交流場所的修復及新建,不僅為各個區域、時代、民族以及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及融合提供了一大大平臺,亦為新文化的孵化提供良好環境。
3.環境魅力。從整體層面上看,成都處于優越的地理位置上,交通發展已近完善,城市周邊亦有發達的水系,生態環境較為理想,當屬我國現階段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最為光明的城市之一。在經濟地理位置上,成都位于亞洲內陸之腹地,另外,它還是我國當前城鎮化水平分割線劃分的人口密集區,是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地區。在自然環境上,成都擁有一年四季不斷流的流水景觀,其平原水系同平原山地之間亦有良好的地貌組合關系存在,這是其在全球范圍內特有的環境優勢。近年來,“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又讓成都成為對外開發新陣地,諸多基礎建設項目已經開啟,成都整體現代化環境正在不斷地升級,這不僅實現了對其在國家對外開放發展格局中地位的有效提升,還使其城市環境更加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