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菏澤市定陶區屬山東省深度貧困地區,是全省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區)之一,所轄兩個街道九個鄉鎮中有扶貧工作重點村79個,省定貧困村71個。在這些地方,財政扶貧和農民脫貧的任務十分艱巨,尤以財政扶貧難度更大。為爭取全區財政狀況的根本好轉,定陶區在多年的財政扶貧實踐中,勇于實踐,大膽探索,采用“一個目標,兩個依托,三個立足”的財源建設工作思路,在工作重點上實行“四個聚焦”,整體推進上做到“五個結合”,走出了一條具有定陶特色的財源建設路子。
菏澤市定陶區屬山東省深度貧困地區,是全省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區)之一,所轄兩個街道九個鄉鎮中有扶貧工作重點村79個,省定貧困村71個。在這些地方,財政扶貧和農民脫貧的任務十分艱巨,尤以財政扶貧難度更大。為爭取全區財政狀況的根本好轉,我們從加快發展培植財源,增強財政保障能力入手,集聚打造特色產業、注重關聯帶動效應、實現增收脫貧共贏,著力打好財政脫貧攻堅戰,使全區財政狀況有了明顯的改觀。
“十三五”以來,菏澤市定陶區堅持把財源培育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和財政政策的引導、帶動和調控作用,圍繞資源優勢打造支柱產業,聚焦潛能釋放培植潛力產業,創新生財聚財觀念,走出了一條落后地區以高質量財源建設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的新路徑。2019年與“十二五”末相比,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7.26億元增至11.22億元,年均增長11.5%;稅收收入由8.8億元增至14.2億元,年均增長11.3%;可用財力由18.6億元增至36.7億元,年均增長18.6%。2020年是我們定陶財政爬坡過坎、負重前行的一年。在整體經濟持續下行、新冠疫情影響、政策性減收與剛性支出矛盾加劇、償債高峰期到來、“三保”支出要求高、重點保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04億元,收入總量在全市保持第8名,在全省排第118名,前進3個名次;收入比上年增長16.2%,增幅全市排第2名,全省排第3名。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連續4年位居全市前兩位。在2019年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中,一舉跨越62個位次,進入全省進步縣前10強第二名。
定陶區在財源建設工作中勇于實踐,大膽探索,創新采用“四財聯動”政策體系,即:財基聯動、財擔聯動、財證聯動、財金聯動,堅持以抓收入增財力為主線,為財源建設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綜合扶持。
一是財基聯動,發揮新舊動能轉換平臺帶動作用。切實用好用活財政政策,借助省新舊動能轉換平臺的優勢,將一批成長潛力大、產品市場好的科技創新型和外向型企業,納入骨干企業倍增計劃,并積極提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優選項目,以大企業、大項目推動產業整體發展。2017年以來,共精心篩選出潤鑫生物醫藥高端甾體中間體、稻香村文化工業旅游觀光園、旺天下智慧農場等24個帶動作用強、融資需求急迫的重點項目,建立優選企業項目庫。截至目前,已爭取省級新舊動能轉換投放資金7000萬元、市級投放資金3500萬元,形成總規模為35000萬元的鑫怡能源定陶供熱熱網三期工程項目基金順利投放企業,緩解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助力項目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二是財擔聯動,建立農業信貸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充分發揮財政扶持政策與農擔業務的協同效應,突出支持小微、“三農”等市場主體,著力提升企業擔保額度,降低擔保費率,防止企業陷入高利貸和互保圈,堅持按照“風險共擔、分檔補償”的原則,設立風險擔保補償基金,區財政、省農擔公司、合作銀行三方按照2:6:2比例實行風險分擔,支持和引導更多農擔資金流向實體企業,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著力推進“魯擔惠農貸”增量擴面,對符合農擔條件的經營主體實行建檔開卡動態推薦。2019年以來,共計篩選建檔立卡320戶,優質推薦214戶,持續推動“政銀擔”貸款保證保險業務。2020年,全區農擔項目新增擔保199戶,放款金額1.24億元,累計擔保213戶,放款金額1.33億元。
三是財證聯動,發揮財政政策激勵作用。積極推廣財政與社會資本合作方式,充分發揮區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實施多層次資本市場綜合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企業上市發展,緩解創新企業發展初期資金不足問題。2018年以來,區財政共為24家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發放上市掛牌全額補助194萬元,同時,積極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債券協調機制,全面了解各方合理融資需求,逐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鼓勵、推動服務創業企業主動對接資本市場籌集資金,2017年全市首家創業板本土企業山東賽托生物科技在深圳上市,2018年、2019年分別又有13家、11家企業掛牌上市。
四是財金聯動,深入推進政銀企對接。加大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力度,將財政性存款向存貸比高的銀行傾斜,著力提升銀行放貸的積極性,促進各銀行機構對接重點企業達成融資意向,組織實施首貸培植行動,有針對性的制定培植計劃,著力破解企業融資難題。2019年以來“首貸”培植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累計129家,培植成功121家,共發放貸款1.04億。組織開展“信貸服務企業大走訪”、“行長進民企”大走訪等活動,組織金融機構行長和業務骨干深入企業開展蹲點幫扶,為企業提供常態化、精準化、全方位的金融信貸服務。2020年上半年,各項金融貸款突破163.76億元,增長14.13%,同比提高10.09百分點,以精準扶持、多面發力實現財源建設新突破,稅源基礎持續增強。
“四則運算”,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良環境。圍繞服務提質,巧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法,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加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黨建“+”宣傳,加出積極氛圍。按照黨建引領,服務大局的基本要求,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綜合考慮企業意愿、規模實力、創新能力、發展潛力等因素,精心篩選結對幫扶企業102家,組建10支金融輔導隊深入企業開展蹲點調研,全面了解企業發展需求和經營狀況,協調解決企業經營難題及融資問題,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積極開展“黨建+金融服務”活動,統一印制山東省企業金融輔導服務卡、發放《致金融輔導企業的一封信》300余份,現場宣傳各類惠企政策,進一步提高群眾對營商環境知曉率,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系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