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寧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高國有企業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遵循市場化原則。在推動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國有企業肩負著重大歷史使命和責任。近幾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證監會、銀保監會持續對資本市場融資政策進行調整,不斷加大直接融資比例。因此從監管層面對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屬于融資平臺的轉型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本文重點論述城投類國有企業發展中的財務問題與對策思考。
為發揮資本市場對城市化進程的支持作用,更好的服務于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并促進地方經濟高速和諧發展,首先需突破各種財務問題,達到資本市場準入條件。目前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普遍由于資產、凈資產規模受限、營業收入較低、無經營性現金流、無營業利潤等造成外部評級偏低,市場認可度較弱,不利于企業開展資金籌措工作,也不利于企業推進各項目拓展。導致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財務指標做不大,無法優化財務報表,無法走上公開市場評級,無法取得較低成本的直接融資資金。于是各企業都開始探索各區域國有資產進行整合,對企業進行轉型提升,或通過股權合作等資本運作,擬通過資產的有效整合、盤活零散資產,目的不僅在于擴大資產規模,解決各種財務問題,更能夠擴展公司主營業務,優化經營策略、提高有效資產種類,爭取在短期內迅速做大做強企業,形成一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國有資產運營主體,未來通過公司債券、企業債券、銀行間產品、資產證券化等金融產品的交叉運用最大限度盤活資產,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從而在資本市場中占據主動地位。有利于促進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實現戰略規劃目標。
一、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發展中的財務問題
(一)資產體量小、評級受限
因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的特性,建設項目的移交,本身資產規模就做不大。規模小、數量多是全國各省市政府平臺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收緊及規模的不斷增加,弱而小的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難以有效從資本市場大規模融資,造成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大的問題凸顯。例如我市下屬國有企業含四大一級國企,下屬蕉城區及各縣市也都分別成立融資平臺。以上國有企業最高外部評級AA+,縣域及區級平臺資產規模等基本達不到評級基礎條件,大部分無外部評級。無評級的各融資平臺在資本市場中單獨融資困難,只能通過大量非標業務進行融資,如:信托、融資租賃、地方金融交易平臺等,資金成本較高,直接導致各融資平臺都無法持續解決資金問題。
截至目前,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在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中期票據等金融產品時,發行規模通常會受到40%凈資產限制。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使用資產整合可有效解決企業凈資產受限、融資規模低的問題,推進評級工作開展,有助于幫助企業獲得大規模資金,并且通過滾動發行降低償債風險。
(二)經營性現金流少、造血能力弱
目前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多承擔大量市政公益性項目建設,公益項目占比高、資金投入大、回收期限長、盈利十分有限,體現出的財務報表結構簡單,盈利水平較不理想。加之資金籌措能力弱,已墊付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未及時歸還到位,公司還本付息壓力較大、項目建設資金需求保障較難,更無力推進經營性項目的開拓,且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人員對外市場開展業務經驗不足,導致其他經營性項目推進緩慢,轉型發展落實較為困難。同時,可推進的其他業務板塊運營大多處于初創期,經營性現金流較少,經營性項目收益也較低,自身造血功能較弱,導致地方城投類國有公司每年度利潤大多靠財政補助支撐。
(三)融資成本高、品種單一
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普遍由于資產規模受限造成外部評級偏低,市場認可度較弱,不利于企業壓降融資成本。以目前同地區資產質量相當的平臺公司為例,外部評級相差半級的同期限債券發行融資成本平均每年相差0.5%左右。同時,在市場認可度較低的情況下,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無法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方式獲取資金,從而會通過資產抵押進行內部增信從銀行獲取貸款,即限制了資產的使用效率也不利于未來持續融資。其主營業務單一造成融資品種單一,在監管政策多變的今天很容易被政策卡住導致融資困難。例如:2011年至2017年間,多地政府單獨成立平臺公司承接保障房建設任務在資本市場大量融資。自2018年后,證監會公司債券、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先后將保障房建設層級提高至省級保障房建設,且通過貨幣化安置的保障房項目不得通過公司債券及銀行間產品進行融資,造成業務單一的此類平臺融資困難且還本付息壓力巨大。
通過資產的有效整合,目的不僅在于擴大資產規模,更能夠擴展公司主營業務,優化經營策略、提高有效資產種類。通過公司債券、企業債券、銀行間產品、資產證券化等金融產品的交叉運用最大限度盤活資產,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四)財務人員少、專業性不強
據觀察統計,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普遍相關財務基礎較為薄弱,因城投類國企工程建設較為突出,未重視到財務人員的重要性,很多地方含區縣級國企財務人員嚴重不足,專業職稱水平不高,導致財務核算較多不夠規范,且多數未在公開市場亮相的地方國企年度財務決算審計多由不具備證券期貨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其質量較弱,且無前瞻性,未考慮對后期企業走向直接融資平臺考慮。例如,目前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主要經營業務中的道路、海堤等工程代建業務,目前多置于在建工程核算,不符合會計準則約定,應作為公司存貨結算;如企業應關注往來款項中支付或收到給集團外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的款項(非經營性質)應低于總資產的5%;如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大部分收入來源于市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如土儲中心),該部分收入與政府補助收入等依照相關規定歸類為來源于政府性收入,若來源于政府性收入的比例超過總收入的50%,對評級及債券發行將造成不利影響,建議地方城投類國有企業落實業務是否應屬向其他國企單位提供代建服務,做好相關協議,確認收入現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