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芳
企業的會計體系出現過數次變遷,在以前,因為企業經濟活動的產品單一、效益明確,技術含量低等因素,會計還是以財務工作為主,主要職能偏向于對企業已完成的資金運作進行全面的核算與監督,偏向于事后核算,而隨著社會發展,引進了管理會計的概念,是為了充分利用大數據,做出精準預測和決策以提高企業經濟活動的效益,并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偏向于事前決策以及事中控制,相比而言后者更加先進、更加科學,企業也正在推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社會正在推動“業財融合”,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以“業財融合”為背景,對傳統財務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型進行了深入探析,闡述了“業財融合”的必要性,探明了“業財融合”趨勢下傳統財務會計轉型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完善業財融合一體化體系、優化部門組織結構、重構會計業務流程、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等推動會計轉型的策略,從而有效果的提高財會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優化發展。
目前,企業會計體系正在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實現轉型,財務部門的財務人員職能正在由偏向于事后的會計核算和監督,向著偏向于事前決策和事中控制的方向發展,以風險控制為導向提供戰略支持、以財務融合業務分析提供經濟活動管理、以資源管理來優化資源分配事宜。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業財融合一體化體系,能夠幫助企業管理層更好地實現對企業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全過程的監督控制。通過業財融合的財務戰略管理轉型,提高企業的精細化財務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整體價值。
一、業財融合新趨勢以及財會、管會分析
(一)業財融合
企業全面實施業財融合一體化模式,顧名思義就是企業業務與財務的融合發展,透過財務數據來解析業務活動,提高業務控制效果,依托企業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的有機整合,促進企業內部信息的資源共同分享。全面系統的信息數據資源,實現業務和潛在風險的過程中及時的操作和管理,制定有效的措施來避免風險,幫助企業管理平衡內部函數,實現對整個經濟活動過程的監督管理,加強對資金的動態全過程控制,優化運營管理,更好地實施事前分析,在事件中對運營管理程序進行監督控制,在事件發生后進行合理點評。進一步實現“價值鏈環境”的成本控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業財融合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思維和工作模式,可以促進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職能的根本轉變,提高財務管理精細化水平,促進企業財務戰略的轉變。企業要以政策法規為指導,推動財務管理轉型的實現,實現穩定、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分析
因為企業經濟活動的產品單一、效益明確,技術含量低等因素,傳統財務會計的工作更偏向于對已完成的資金運作情況進行全面核算和監督,工作主要偏向于事后核算,具有少量的事中管理職能,但卻未能深入。而管理會計則是在傳統財務會計工作上的轉型,通過歸納整理企業過去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財務數據,解析企業的資金運作信息、資源信息、資金信息以及非資金信息等,再結合完善市場調研,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數據支持,促使企業作出正確、精準的戰略規劃,同時,在企業經濟活動過程中,將業務和財務有機結合在一起,業務活動能夠一定程度上在財務數據中體現,通過財務數據來加強業務管理,洞悉業務進程,管理企業的資金以非資金等,控制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實效性,也就是說,管理會計從事后核算轉變成了事前決策以及事中控制。
二、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發展轉型的意義
(一)管理會計優化企業決策
企業要想發展好,戰略決策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戰略決策才能夠讓企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反之,方向都錯誤了,再努力也是白費功夫,在以前,企業在戰略決策方面沒有充分結合過往經濟活動經驗教訓,沒有充分調研市場,是粗放化戰略決策,而大數據時代的深入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大數據的應用,這讓企業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有了價值,也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管理會計歸納整理企業過去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財務數據、業務數據、資源數據等,比如資金、盈利、虧損、負債等財務數據,比如生產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原材料儲備、制品、半成品等資源數據,這些業務、財務、資源數據有著極高的價值,通過解析多類型企業數據,探索企業經濟活動的規律邏輯,同時再加上完善的市場調研,充分了解市場情況,就能夠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優化企業戰略決策。
(二)管理會計優化資源配置
管理會計通過對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資源進行統計,結合企業經濟活動的規律邏輯,從而制定出更加完善、更加科學的企業經濟活動計劃,將多類型資源優化分配到經濟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提升企業資源的利用率,盡可能減少企業資源使用碰撞的問題,從而讓企業的經濟活動規劃更加合理,讓企業的經濟活動進展更加順利。
(三)管理會計加強事中管理
以前企業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呈現分割的狀態,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沒有聯系,業務人員戲稱“財務部大門是世界上最難進的大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經濟活動的實效性,而隨著業財融合,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勢必能夠加強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聯系,讓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透明化,在加強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聯系的基礎上,管理會計通過財務數據輻射到業務數據上,了解業務進程,管理業務中實際狀況,分析業務開展中是否有不合理的情況發生,利用財務大數據來判斷業務運轉是否良好,比如業務進程中發生了成本招標的問題,分析成本超標的原因,及時調整業務計劃,優化成本控制。
三、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方向
(一)組織架構的轉型
要想推動業財融合,要想推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實現轉型,需要對傳統財務會計組織架構進行轉型,要確保管理會計部門框架完善,職能齊全,專職專用,避免出現一人多職、虛職空職的問題,切實完善管理會計部門建設,建設不宜太復雜也不宜太精簡,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而定。有的企業不僅設置了財務會計崗位,也設置的管理會計崗位,并非從財務會計到管理會計的直接轉型,而是兩者并存,但在工作范疇上,兩者都是對企業財務數據的管理,有時候在多做無用功,作為轉型的過度可以,但還應加快轉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