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江
近年來,供電企業在會計基礎工作上也開展了相應的變革工作,期間為了更好地提升其規范化管理水平,在評估力度上也做好了相應的優化工作,但在內外部檢查工作中,部分供電企業依然存在著記賬不明確、手續缺失等未問題,進而導致供電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存在一定的薄弱性。因此本文將針對當前供電企業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業財融合的建議,以期更好地提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水平。
為了更好地提升供電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管理化水平,在工作思路上就需要做好相應的創新工作,切實從業務前端著手,全面對業務以及財務信息中存在不對稱的問題進行優化解決,期間需要針對項目的基本內容建立預算管理平臺,切實做好工程竣工的資產管理和決算,進而更好地提升業財融合的一致性,同時為強化供電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管理化水平奠定良好基礎。
一、供電企業會計基礎工作開展業財融合的背景
近年來,我國供電企業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上提出了優化建議,同時針對部分供電企業在記賬隨意以及手續缺失的現象,供電企業在會計監管環節更是加強了力度,對財務管理的管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國家電網也向供電企業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規范化要求,這種財務實時管控的方案也為業財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契機,進而為優化提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水平奠定良好基礎。
二、業財融合在供電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管理中運用的現狀
當前,由于供電企業會計基礎管理業務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實踐中還并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實施措施,有悖于預算管理編制的宗旨,未能真正發揮業財融合中的全面預算,以下將對其問題進行分析:
(一)供電企業業財融合的預算管理體系不完善
不完善的供電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制度是阻礙精細化預算管理順利實施的重要原因。目前,供電企業業務財務一體化預算管理系統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物資融合行業屬于“龍頭”項目,需要供電企業從戰略層面作出統一規劃,其中主要包括供電企業組織文化、組織結構、管理模式以及人力資源建設等,目前多數供電企業文化更加注重對供電企業規模的擴張性,在管理模式以及發展渠道上存在一定的粗放型,由此將使得整體的投入與價值產出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此,迫切需要建立供電企業信息共享透明文化,形成精細化管理模式。二是在組織制度建設上,對預算管理三級責任中心界定不清,由此將導致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職責不明、推諉扯皮等問題。三是供電企業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預算管理相關制度缺少程序和標準限定,進而使得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存在溝通上的不協調性,其中大多數都存在著考核與激勵機制只流于形式,進而將導致考核激勵的作用難以充分凸顯出來。目前,我國的預算指標體系還不完善。“重財務輕業務”的指標體系使得預算考核難以發揮實際性的作用,無法為供電企業提供有力的決策依據。
(二)業務與財務部門工作目標缺乏一致性
各科室各有其職責范圍和目標,各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能和個人利益,對各單位進行資源的管理與配置,而非從組織整體目標的角度進行決策。供電企業業務部門致力于對病人進行診斷和治療,重點關注門診量、出院量、病人平均住院時間等指標的實現,而忽視了照顧病人背后的收入、預算以及成本支出問題,而供電企業的財務部門則更加注重資金流的控制和配置,由此將使得兩者在工作中出現脫節的現象,這將不利于提升資金管理的整體效益。期間“開源”的增加也將使得業務科室與財務科室出現不匹配現象,而“增值”科室目標也導致供電企業整體目標的偏離,進而使得供電企業的整體工作效率難以得到提升。
(三)業務與財務系統孤島,缺乏將兩者聯通的平臺
當前大多數供電企業沒有整合信息系統,HIS系統在醫療科室中應用,而財務部門、人事部門為了實現自身的管理往往設有自己的專業體系,期間在財務管理上涉及多元化的制度,而制度在制定內容上缺乏豐富性,其出現僅僅是為了滿足本部門建設發展的需求,而忽略了系統之間的必要聯系,由此將使得各部門的數據難以得到追溯和共享整合,進而導致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形成孤島,大部分財務會計系統處于經濟業務的末端,不能實現事前控制、事后分析、匯總的綜合財務管理系統。
三、供電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推進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廣業財一體化應用,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第一,針對信息孤島問題,實現數據資源信息共享。當前我國許多供電企業在營銷數據上依然存在孤島問題,由此將使得業財一體化的操作效率難以得到提升。針對當前供電企業基礎會計業財運轉效率不高的現象,需要針對營銷賬務核算規則不統一以及不規范等問題,做好信息的統計管理工作,切實強化不同信息資源之間的共享和聯系,進而為提升信息內容之間的聯結性奠定良好基礎。第二,針對實收點與財務賬單之間的差異性,對財政部門中規定的發票原始憑證以及財務賬面應收實收電費、銀行到賬資金與營銷數據實現有效核對。在電力供電企業中,財務人員也面臨著諸多誘惑,由于財務部門是供電企業的命脈,所以部分合作人員有可能希望通過財務人員獲得更大收益,而內部財產對于其也是巨大的誘惑。同時財務人員也有可能在供電企業當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以上因素都有可能影響財務人員發生瀆職行為。全面構建業財一體化的運作體系,促使供電企業的業務管理和財務核算規則能夠得到統一,由此更好地對財務總賬和營銷明細賬進行信息匹配,由此更好地為解決業務和財務之間不對稱問題奠定良好基礎。在業財融合過程中還需要秉承“財務總賬、營銷明細賬”的原則,切實將營銷電費關賬時間和業務界面充分結合起來,更好地更好地對電費業務管理流程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為優化財務信息系統的工作流程奠定良好基礎。除此之外,通過建立統一規范的電價電費業務管理規則,實現對電價電費數據信息的收集和傳輸,使得營銷體系的財務業務實現緊密融合。
(二)實現業務轉移,降低財務風險
在業財融合的背景下,供電企業基礎會計需要積極轉變業務處理的思路,將多種業務活動與財務管控結合起來,進而為促進公司供電企業的經營管理奠定良好基礎。期間需要將業務工作與財務核算充分結合起來,例如電力供電企業在于合作方簽訂合作合同時,要做到更好地規避收款風險,在發票和收據上更加需要基于電力供電企業的基本指標實現對外業務發展,圍繞合作方的基本利益實現對業務信息的綜合管理,進而為確保基礎會計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