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葉子 楊又
內容摘要:VR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教育的結合日趨緊密。VR在語文教育中的應用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模擬三維環境,通過感官效應使學生能夠沉浸在虛擬情境當中,增強學習體驗,提高學習效果。介于語文教育獨特的感受性和情境性,VR可以將復雜信息直觀地傳遞給學生,在語文教育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和實用性。
關鍵詞:VR技術 語文教育 優勢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指運用計算機技術模擬真實環境中的聽覺、嗅覺、視覺、觸覺等感官構建虛擬空間場景。VR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與教育的結合也日趨緊密。傳統教學模式在現代已經逐漸顯露弊端:知識容量有限,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枯燥無味。將VR融入教學當中,將提升課堂知識容量,有助于改善教學成果,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創新意識。[1]38-39VR在語文教育中的應用是通過計算機技術模擬三維環境,通過感官效應使學生能夠沉浸在虛擬情境當中,強化學習體驗。
隨著軟硬件技術的突破,信息化教學水平不斷提高,VR已經逐漸走進課堂。2017年4月13日,四川省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的課堂中,同學們通過VR設備進入構建的虛擬環境中,切身體會《蘇慕遮·懷舊》的意境,這是VR技術首次現身在西南地區的語文課堂。2017年下半年,山東青島嶗山區已有8所學校建成VR教室,覆蓋了30多門課程。2019年,江西南昌已有三所小學建立了VR實驗室。在實踐中,學生普遍感受到打開了想象空間,加深了理解。VR的引入課堂,建立起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得到創新,學校之間建立起教育互聯網絡。
一.VR技術在語文教育中的優勢
1.VR技術可以實現沉浸式體驗教學
優秀語文課堂教學應讓學生產生沉浸感。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無論是文言文還是現代文,教師逐句翻譯、解釋,看似高效,學生卻往往不得要領,語文教學浮于文字而未見其里的教學困境始終存在。VR融入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同情境教學模式不謀而合,致力于為學生創造高度沉浸感的課堂。在沉浸式體驗教學當中,學生不僅是一個旁觀者,更是一個操作員,通過數據手套等設備操作三維空間中的場景,場景也會根據學生的動作或操作進行響應。[1]35
在VR實踐中,學生很有可能體驗到與自己觀點相似或不同的觀點,最終形成新的理解。[2]12如在語文課文《海燕》中,VR真實還原和構建情境,展現出“狂風卷集著烏云”、“泛起白沫的大海”等日常難以接觸的自然景觀,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體會當時自然環境的險惡,深刻把握海燕不懼艱險、迎難而上的品質,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2.VR技術可以實現交互教學
利用VR技術,能夠突破現實世界的局限,塑造課堂所需要的任何場景,幫助學生在新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培養學生適應環境、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等綜合思維能力。沉浸式環境模擬實現教學技能與實際環境的連接和傳遞,為學習者提供實時的多用戶體驗和交互空間。[1]37-38VR加強了人機交互,利用感官反饋、語音交互、聯系現實等手段,實現更大的自由。
在VR未來的發展趨勢上,結合AI創造出虛擬角色與學生進行交互。包括虛擬課本人物和虛擬引導角色。虛擬引導角色可以對學生的行為作出反應和互動,在情境中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的比例。同時有助于教師將更多精力放在創新性教學內容上,提高教學效率。
3.VR技術可以實現虛擬實踐和練習
語文素養體現在日常生活踐當中。語文教育必須將經驗學習與實踐學習結合起來,在具體情境中培養語文素養。VR可構建出的虛擬環境運用于虛擬人際交往、情景寫作、閱讀理解、名句背誦等,突破時空的局限,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各種情境中實踐練習。
VR可以創造出現實中沒有的環境讓學生操練。文言文一直是教學重難點,詞句繁復,背誦任務重,學生往往機械地重復背誦,VR則可以效仿魏晉名士竹林七賢創造出“曲水流觴”的環境,虛擬酒杯在哪個學生面前停下,哪個學生就背誦出詩句。這種練習方式增強了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從反復機械地背誦練習中脫離出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也提高了背誦效率,實現了最佳練習效果。
4.VR技術是有效的個性化學習工具
傳統課堂教學往往不能關注到所有學生的需求,只針對大部分學生設置教學進度,其優點在于成本低,耗時短,教師在教學任務中更有掌控力,但教育不能僅將學生作為標簽化的群體,而應該以每一個學生為主體,貼合他們自身特點。利用VR技術,學習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創造個性化情境,不再局限于課堂進度學習,它與AI的結合將形成個性化定制的作業、錯題和考試,塑造啟發式教學模式,可極大提高學習的潛能,保證學習質量。
二.VR在教育中的應用途徑
1.構建基于VR技術的語文教育模式
相比傳統教學模式,“游戲式教學”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VR教育的優勢在于可以給以學生及時的反饋,即通過個性化學習的方式,創造個性化情境,形成化定制錯題和考試,實時將學習情況反饋給學生,形成“學習-反饋-練習-再反饋”的模式。試錯是兒童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兒童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3]67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減少對學生的指導和干預,采用“啟發性引導”,用適當的提示對學生學習進行引導。VR通過多種媒體形式,對學生的視、聽、觸、嗅等感官進行豐富多元的刺激,擺脫“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灌輸教學。
2.開發基于VR技術的語文教學軟件
將基于VR的語文教學軟件運用于課堂之中,可以有效避免說教式教學,解決態度學習的問題。開發基于VR技術、融合多媒體技術、信息通訊技術和現實增強技術等多種技術的語文教學軟件應當具有上文中的沉浸式學習、交互教學、虛擬實踐與練習和個性化學習等功能,且運用科學教育理論,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令學生身心在場。
軟件可分為學生端和教師端,通過網絡實時提供、更新、優化VR教學資源;師生信息同步更新,學生不僅可以進行自主實踐和聯系,還可以下載教學資源進行自學。軟件還可以通過AI對教師和學生的數據進行分析,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加優化的方案。
3.構建基于VR技術的語文教育資源共享平臺
在VR技術運用于語文教育的起步階段,大數據平臺將收集各個地區學校使用的虛擬情境和課堂教學模版,逐步建立起VR資源共享平臺,使得VR的運用更加便捷。VR實質上給語文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并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此外,利用VR,可進行交互式的遠程教育,實現多校聯動。與簡單的遠程教育視頻會議系統相比,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遠程教育平臺可以作為一種遠程教育技術,通過交互式的遠程學習課程目錄和網站,使遠程教育成為可能更完美的平臺。[1]38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線上教學成為學校主要教學方式,解決了疫情間教學難開展的問題,但也存在弊端,如缺乏互動性、流暢性,VR遠程教育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4.打造基于VR技術的語文教育生態
基于VR的語文教育生態是指整個社會都將VR技術運用于語文教學的常態化教學模式。VR在教育中的運用是未來社會的一個發展趨勢,教育者為此要努力創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促進VR在語文教育中的應用、發展和創新;學校和教師有意識地在語文課堂中積極使用、善于使用VR,引導VR教育常態化的社會風向;要樹立VR語文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構建學生-VR課堂-教師三方互動反饋的課堂模式,推廣“啟發式”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打造全社會使用的VR語文教育生態,從根本上發揮VR優勢,推動語文教育的變革。
VR在教育中的應用在未來的一種風向。語文教育比其他學科更加涉及意向的表達,過去這些意向只能通過二維的視音頻傳達、教師的口頭表述和學生自己的想象,而通過VR技術可以更加生動直觀地表達出這些意向。將VR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中,將有效解決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推動語文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Liu, Yiqun, et al.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Distance Higher Education.” (2019).
[2]Fox-Turnbull W .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M]// Handbook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
[3]Lei X , Zhang A , Wang B , et al. Can Virtual Reality Help Children Learn Mathematics Better? The Application of VR Headset in Children's Discipline Education[M]// Cross-Cultural Design. Applications in Cultural Heritage, Creativ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018.10912.
(作者單位: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紹興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