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相霞
摘 要:對于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實驗室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它是在實驗室分析中貫穿所有環節的管理與技術手段,這兩者的目的相同,均未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但在具體執行和措施上有所不同,對于質量保證,它強調在實驗室分析中采取有效管理手段,包括制定完善的計劃、以實際需要為依據明確質量要求、建立實時監測系統等,在質量發生過程中予以嚴格執行;而質量控制主要強調在實驗室分析時采取有效技術手段,包括空白實驗、繪制校準曲線和測定平行雙樣及加標回收率。
關鍵詞: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
影響生態環境監測實驗室管理與質量控制水平的因素主要有:①人員因素。為了促進實驗室的有序安全運行,要建相應的培訓制度和崗位考核制度,提高監測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提高他們對數據判斷的準確性;②方法因素。采用科學合理的分析方法對樣品和數據進行分析是實驗室分析工作的重要環節,環境監測機構要對照樣品的性質來選擇適合本機構情況的分析方法,確保實驗室的設備、環境、人員等符合分析要求;③物料因素。實驗室中完備的消耗品是分析過程的重要保證,只有確保所采購消耗品的質量和試劑配制的質量,才能提高環境監測分析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④設施和環境因素。生態環境監測中分析工作的主要場所就是實驗室,為了促進實驗室的有序安全運行,在實驗室設計之初,就需要根據機構實際開展工作的情況和遠期擴展監測能力的研判,充分規劃布局實驗室的各個功能分區,確保在實際的監測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人員之間工作的協調性,以保證實驗室分析工作的有序開展,最大限度保障實驗數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⑤儀器設備因素。實驗室里面存放有各種各樣的儀器設備,設備管理員不僅要對儀器設備進行實驗室內的定期檢查與維護,而且設備管理人員還要組織對其進行周期檢定或校準,以確保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⑥監測過程。在環境監測分析過程中,良好的記錄習慣是后期分析數據和查找問題的重要資料來源,監測人員一定要及時、如實記錄分析過程中的內容和數據,只有保證記錄的完整性,才能對整個監測過程進行量值溯源。
一、環境監測實驗室進行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有效保障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環境監測就是為了獲得環境污染的真實信息,而這些環境的真實信息可以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部門和社會科學管理部門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參考價值。為了有效提高相關部門工作的實效性,一定要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而實驗室的質量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環境監測數據的精準性,監測數據越精準,所體現出來的環境狀況越接近真實情況,這樣才可以確保相關部門的工作更加精準,更加有效[1]。
(二)加強實驗室的質量控制有助于提升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
實驗室人員的管理作為實驗室質量控制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它對于整個實驗室質量管理的效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實驗室要對實驗監測人員進行嚴格的管理,根據社會的發展要求,不斷提升實驗室監測人員的綜合素養,為實驗室監測人員安排定期的崗位培訓,明確監測人員身上的不足,促進監測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彌補和優化,不斷提高監測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從而推動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順利有效開展。
二、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注意的要點
(一)控制監測結果不受影響
為了有效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性,監測人員一定要進行全面考慮,不僅要控制好實驗室的環境,而且還要對試劑以及儀器設備的使用流程和使用方法進行有效控制。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設施設備進行嚴格的期間核查和管理工作,以免對監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確保實驗室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
要想確保實驗順利有效進行,不僅要具有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而且還要確實驗室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所以實驗室監測人員在進行相關分析項目之前一定要明確實驗各個環節中的問題和影響因素,并利用監測機構資質認定的分析方法進行仔細研究。為了防止一些不確定因素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產生的影響,監測人員可以在實驗室開展監測工作前進行方法論證,以論證結果來判斷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而為實驗方式的選擇奠定良好的基礎[2]。
(三)防止出現化學交叉污染
如果在實驗室中出現了非固定項目的監測,那在這些項目監測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監測流程進行規范操作,按照一定的管理制度進行質量監督,以免在監測過程中所用到的化學試劑與其他項目的化學試劑產生交叉污染的問題。
三、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措施
(一)內部質量控制措施
(1)樣品采集:采樣前制定任務通知單,根據任務通知單準備采樣所需設備、試劑、采樣器具和樣品容器和運輸過程所需的保存設備等;確定采樣點位、頻次、時間和方法;按規定要求選擇保存方式和容器、保存劑或固定劑添加情況,需單獨采集的水樣,按要求獨立采集;確定樣品編號,并按標識管理的要求及時正確粘貼每個樣品標簽,以免混淆,確保樣品標識的唯一性。
(2)樣品分析:送入實驗室水樣首先核對采樣單、容器編號、包裝情況、保存條件和有效期等。每批水樣分析時必須作一個實驗室空白;必須做10%的平行樣,樣品較少時至少做一個樣品的平行樣,測定的平行雙樣在允許誤差范圍內,最終結果以雙樣測試結果的平均值上報;每批樣品帶一個已知濃度的質控樣品,其測定濃度控制在保證值范圍。
(3)質量審核:①審核范圍:采樣分析原始記錄:監測報告;②審核內容:監測采樣任務通知單及其執行情況、數據計算過程、質控措施、計量單位、編號等。還有采樣人員之間及分析人員之間的互校、科室負責人的審核、技術負責人的審核、授權簽字人的審核等,后面三人審核應在監測報告上簽字。
(二)外部質量控制措施
(1)能力驗證:作為重要質量管理措施,能力驗證在廣泛用于環境監測系統,通過能力驗證,除了能對實驗室分析結果是否準確進行綜合考察,還能為難以溯源的設備提供測量結果可靠性依據,對新檢驗方法是否有效和可比進行確定,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及可靠性。需要注意,能力驗證時,應先設定規定條件,如實驗室數量、分析方法及結果評定標準等。另外,在對樣品進行儲藏與運輸時,應嚴格執行相關規范,防止樣品出現交叉污染。
(2)人員對比:當由不同人員采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和儀器設備進行分析時(樣品也完全相同),也有可能產生系統誤差。對此,需要通過人員對比來減小或避免這一誤差,這在室內質量控制中是一項常用的措施。但是需要注意,該質量控制措施在具體實施時可能由于人員個體差異導致結果異常。針對這一情況,在進行人員對比的過程中,要選擇具備豐富工作經驗且操作熟練的人員負責。
(3)方法對比:針對同一個樣品,可采用不同經驗證通過的方法來驗證不同方法可能對樣品分析結果造成的影響。若不同分析方法所得結果十分相近,則說明分析工作的最終質量可以達到預期要求,結果真實可靠。相反,則說明分析質量無法滿足要求,需要對分析方法進行更換。
(4)實驗室間比對:由外部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開展定期(也可不定期)質量考查。該工作經常通過密碼標準樣品適時發放來開展,通過對這一方式的采用,除了能對不同實驗室具有的分析能力進行檢查,還能對不同實驗室得出的數據是否具有可比性進行檢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是使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工作達到預期質量目標的有效舉措,對此必須引起相關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在實驗室分析及其管理工作中采取合理有效的質量控制與保證措施。
參考文獻:
[1]方南娟,魏愛泓,李婧慧,等.海洋監測實驗室全過程質量監督的探究[J].青海環境,2020,30(3):157-160.
[2]吳曉鳳,馮丹,師耀龍,等.環境監測實驗室地表水中石油類的檢測能力和水平現狀[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20,56(9):984-988.
[3]文峰,羅慎言,曲潔婷.文檔管理軟件實現環境監測實驗室電子文件控制的探討[J].四川環境,2020,39(3):157-160.
[4]王凡.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8,31(10):219-220.
[5]俞輝.實驗室的質量管理與控制策略[J].環境與發展,2019,31(2): 175-176.
[6]陳興亮.淺析實驗室管理與質量控制處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6):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