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以及先進教學理念的不斷提出,人們對于小學階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極大提升,以滿足課程改革發展以及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本文淺談寓教于樂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6-0066-02
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 Teaching
(Xibei No. 2 Primary School, Yongding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ZHANG Xiaoqio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s 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advanced teaching concepts, people have put forward mor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Sex.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great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entertaining and entertaining teaching methods in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s,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students'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briefly talk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entertainment and fu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ness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由于知識點相對抽象、復雜,而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認知能力也較為缺乏,導致其無法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刻、透徹的理解。同時,以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也主要以教師的課堂灌輸為主,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低效性。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時代的發展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積極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有效創新。而寓教于樂教學方式的實施,能充分尊重學生好玩、好動的身心發展特點,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放置到趣味性的教學場景中,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樂趣,從而有效實現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一、充分凸顯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日益得到凸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給予充分的尊重,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加高效的學習效果。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及時進行自身教學理念的轉變,在“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指引下進行課堂知識結構的調整,將課堂學習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同時,教師還應站在學生的角度,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策略的選擇與實施,使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學到適合自己發展與學習需求的教學內容,從而在自身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發揮的基礎上,感受到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寓教于樂教學方式的實施中得到提升。
二、注重和諧師生關系以及教學氛圍的構建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氛圍以及師生關系的營造,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情感的培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寓教于樂教學方式實施的過程中,應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氛圍,以此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礎。首先,教師應注重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作為最重要的參與主體,兩者之間的和諧關系是良好教學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消除面對教師時的緊張、焦慮情緒,從而以更加放松的心態參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有助于學生在與教師的平等交流與合作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其次,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氛圍作為一種環境因素,對于學生的學習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沉悶、枯燥的學習氛圍只能使學生的學習索然無味。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以及自主性教學模式,這樣學生就會在多元化的互動教學活動以及自主學習活動中實現有效性學習,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因此,以上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在更加寬松、自由的教學環境中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從而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注重多元化趣味性教學模式的實施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很多新型的教學模式紛紛出現,這就為小學數學課堂的多元化呈現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在實施寓教于樂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地創新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趣味性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首先,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模式。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學習規律,將學生喜歡的游戲形式進行融合,使學生在游戲的積極參與過程中,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實現了讓學生在“玩中學”的教學效果。
其次,教師還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數學作為一門具有實用性的教學課程,很多知識點都是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的,也就是說,數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結合。這樣不僅深化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他們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內涵,也能幫助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意識,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如,在教學“元、角、分”一節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日常的購物體驗,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模擬購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過程中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四、注重課堂激勵、評價環節的有效優化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評價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教學環節,它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樹立,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根據教師的課堂評價來進行積極的學習反思,在查缺補漏、彌補不足的過程中,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完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使學生在更加積極科學、全面的課堂評價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與樂趣。首先,教師應摒棄以往以學習成績為唯一評價標準的課堂評價方式,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程度也納入課堂評價的標準之中,從而對學生進行更為全面、客觀的評價;其次,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學生以評價主體的地位參與到課堂評價中,以自評、互評的方式來及時發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從而使學生在不斷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是數學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和學習規律,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實施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以此促進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趣味學習中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最終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韓書月.以人為本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9(20).
作者簡介:張曉瓊(1977.05-),女,漢族,福建龍巖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