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舒腥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對小學和高中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學注重理論的學習,教學目標就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成績,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更側重于聽、說、寫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讀”這一方面能力的培養。作為一種語言,要想學好英語,首先就要培養學生英語思維模式,而不是依賴于漢語的語感和邏輯去學習英語。如何培養英語思維模式,閱讀是最有效的方法,通過讀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和閱歷,不僅能夠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英語思維模式和能力,同時還能提高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文化底蘊,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培養,社會實踐。
(一)利用情境教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例如在學習外研版七年級課程《Shopping》時,可以創設售賣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賣員和李玲進行對話,這一節課的內容圍繞著李玲給媽媽買短袖而展開。在學生分角色扮演進行對話時,可以不限于課本上的內容,例如:可以創設情境圍繞在超市購物進行對話。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中來,也使理論聯系實際,把英語運用到了日常的生活交流當中,提高了英語的運用能力。
(二)尊重文化多樣性,提升人文素養。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側重點不應該僅僅只是通過翻譯了解其含義,還應更深層次的去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例如在學習《West?ern?music》一課時,可以提問學生知道的音樂類型有哪些?他們喜歡什么類型的音樂?可以邀請同學唱歌,也可以通過一首英文歌來進行課堂導入,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夠促進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老師在講解本節課的內容時,應當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更深刻地感受到英語文化的魅力。
(三)合理選擇閱讀材料。首先,閱讀不僅僅是在課堂,也不僅限于教材,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在提高詞匯量的同時還應加強課外閱讀。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內外閱讀教學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因素,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來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另外,教師還需因材施教,在選擇閱讀材料時,閱讀內容過于簡單,就不能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而閱讀內容過于難,則會使學生產生厭讀情緒。因此,需要科學劃分學生閱讀能力的層次,依照學習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例如:對于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低的學生,可以在閱讀展開前,提出與閱讀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進行閱讀,而對于各方面能力比較好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在了解全文內容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和情感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對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內容的體會,激發學生內在潛能。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能一蹴而就。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英語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梁春暉.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家長,2021(23):161-162.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康市古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