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文
摘 要:青少年階段正是學生對外界事物形成重要認知的時期,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文章在對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分析了當下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可見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回歸生活化是必要的,最后提出幾點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回歸生活化的策略,使青少年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升其綜合素質。
關鍵詞: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回歸生活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3-0085-02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以及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道德與法治教育對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以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的影響,教師應在教學中予以重視。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的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因此,教師僅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必然是不夠的,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道德與法治教育回歸生活,幫助學生更好地將課堂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即對青少年的道德素養和法治思維進行培養,讓學生朝著正確的、適應社會發展的方向成長。學校不同于家庭,學校對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是比較系統和全面的,青少年階段是學生道德素養與法治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其認知形成的重要階段,因而,在青少年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此同時,學生在學校會關注其他同學的行為舉止,這樣更加有利于其接受道德與法治教育,提高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認識,也能促使學生發展社會交際能力。另外,在進行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告知學生什么是正確的道德品質以及法律規范,而應讓學生懂得如何辨別正確與錯誤,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進行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
學生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便是教育學生如何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怎樣成為合格的接班人。對青少年而言,國家的諸多政策以及法律法規都是比較難理解的,這時,教師便需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讓學生深刻體會愛國主義精神,從而有利于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增強民族認同感。
二、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在青少年教學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不過在當下,許多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的綜合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其對于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認知還不足,也沒有形成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政治敏銳度不高,這樣會影響教學的順利開展。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許多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知識體系更新的速度比較慢,這樣使得學生學習的知識不夠新穎、不夠豐富,不利于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發展。因此,教師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十分必要。
(二)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政治性較強的課程,對于青少年階段的學生而言,政治理論十分難以理解,而道德與法治課程又充斥著各種理論知識,相關的內容也相對比較抽象,由此便導致青少年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缺乏興趣。與此同時,在當下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比較單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生能從網上獲得許多知識,思想也會比較開放,如果教師依舊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話,二者之間便會產生沖突。如果不能對二者進行良好的協調,學生便會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失去興趣,甚至產生排斥,進而影響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發展。
(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不足
學生在學校進行學習,并不是只需要掌握理論知識,還應培養自身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在當前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比較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沒有考慮到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實際上,教師僅為學生講解課堂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其能夠將理論知識內化于心。但是,從當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情況來看,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并不足,雖然其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但是沒有將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這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四)教學評價缺乏全面性
目前,大多數教師在對道德與法治教學情況進行評價時,都比較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而不重視其他方面的綜合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方式也比較單一,多采取考試的方式進行評價,沒有真正綜合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完善的評價,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與法治思維,讓學生認為只要在考試中得分高便是合格的,但其實成績只是一個參考標準。由于道德與法治課程并沒有納入升學考試的范圍,一些教師根本沒有對道德與法治課程評價形成正確的認識,這阻礙了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發展。
三、青少年道德與法治教育回歸生活化策略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豐富教學內容
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政治性課程,對青少年而言,其學習這門課主要依賴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首先,教師要對自身的知識體系加以完善,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學;其次,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應嘗試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收集網絡資源,從而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最后,教師還應提升自己對道德與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在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促進自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