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坤芳
【摘要】大數據的應用,正深刻的改變著各行各業的生產和發展方式。在新聞傳播領域,大數據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新聞的表達方式,新聞報道不再是單純的文字敘述,而是文字加數據。大數據的應用特征就表現在描述和預測這兩個方面,而數據可視化則是進行數據描述和數據預測的一種基本方式,數據可視化在新聞報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優勢,通過數據可視化能夠進一步提升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同時對于數據的深度挖掘還能夠不斷豐富新聞報道的內容,提升新聞受眾的觀看體驗。數據可視化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催生了數據新聞這一新興的業界模式,本文就主要從分析數據可視化的應用優勢入手,探討數據可視化在新聞報道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及應用前景,為數據新聞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數據可視化;新聞報道;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21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7.092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技術的廣泛運用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大數據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對數據的集成處理,包括數據采集、數據挖掘、數據分析以及數據存儲等的諸多環節。隨著大數據的深度應用,數據可視化的概念逐漸被提出,數據可視化其實是一個動態性的理念,也就是通過對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利用計算機圖形以及圖像處理等的多學科技術,實現對數據的可視化處理,讓數據變得更加清晰和直觀。在大數據時代下,海量的數據資源為新聞的深度報道提供了可能,用清晰和簡潔的數據圖表來代替冗雜的文字,以形象直觀的數據色塊和數據動態演繹來代替枯燥的內容表述,使數字變得更加具有可讀性、直觀性以及觀賞性,從而使新聞報道更加的生動形象,新聞內容更為立體和豐富。
1. 數據可視化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優勢
1.1 客觀性
數據可視化的呈現方式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優勢首先就表現為客觀性。新聞報道最要講求的就是以事實為依據,以客觀為基礎,客觀性是新聞報道的最基本特性。在針對某一新聞事件進行報道的過程中,無論是新聞記者還是參與新聞報道的其他采編工作人員,都不能在新聞報道中添加過多的主觀因素和個人感情色彩。但是在實際的新聞報道中,很難掌控這一點,雖然也是對新聞事件做出了真實客觀的報道,但是由于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和心理解讀都是不同的,相應的記者以及采編人員也是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很難不帶有任何鮮明色彩去進行新聞報道的贅述,因此在客觀性這一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通過數據可視化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對于不方便進行文字或者是語言描述的內容,可以直接以數據可視化的方式進行直觀的呈現和表達,通過可驗證的數據來佐證觀點,更能夠提升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公正性及可信性。
1.2 直觀性
在新聞報道中更多地進行數據可視化的呈現,還能夠使新聞報道更具直觀性。數據可視化更加符合人們對于信息的接收和認知規律,根據科學實驗證明,人的大腦識別圖像的速度要遠高于文字,而且色彩豐富的圖表也更加容易吸引人們的關注。數據可視化就是將復雜的文字信息簡單化,通過直觀和形象的圖片、表格來進行相關的內容呈現,更加便于觀眾進行理解,并且可以直接通過對數據的讀取獲得更為直接的結果,這樣也能夠方便大眾來接收和瀏覽更多的信息,放大人們的感知。就比如在有關兩會的新聞報道中,就推出了數字兩會的模塊,通過簡單直觀的數字對比,列出10年來的民生賬單,簡單形象且直觀的了解了民生變化。
1.3 交互性
數據可視化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還具有交互性的優勢。數據可視化并不僅僅是指簡單的柱狀圖、數據表或者是餅狀圖的靜態圖表呈現,也不是簡單的文字和數據的結合,而是借助于大數據技術來實現交互式的信息管理和數據開發。將其應用于新聞報道當中,就是增強新聞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交互性,實現受眾與新聞媒體之間的即時互動。就比如可以借助一些新媒體平臺,如微信等,讓觀眾來掃描二維碼來參與實時的互動和交流,并且直接顯示在線參與的人數,這就是很好的交互性的體現。再比如在每年的春運專題新聞報道中,同樣可以實現交互性的數據可視化呈現,在新聞報道中可以借助數據可視化技術任意的對各個省份車站春運人流情況來進行動態的呈現,從而從文字加數據過渡到場景加數據,使新聞報道更為生動和有代入感。
1.4 預測性
朔數據庫可視化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還具有預測性的優勢。借助于數據可視化技術,不僅僅能夠用客觀的數據來說明相關的新聞事件,同時還能夠表現未來的發展趨勢,通過對數據規律的分析和預測,給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就比如在有關國慶出行旅游的新聞報道中,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一些游客集中的出行省份和車站每天的人流情況進行報道,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對未來的出行情況和人數來做出科學合理的推測,從而幫助人們更為合理的安排出行計劃。
2. 數據可視化新聞的應用方法
2.1 選題策劃
要做好數據新聞,實現更為優質的數據可視化內容呈現,就要掌握相應的數據可視化應用方法。相比于其他表現形式的新聞報道來說,數據可視化的內容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首先在選題和策劃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主題的新聞報道都適合進行數據可視化呈現,因此需要采編人員進行精心的選題,過濾掉一些不適合進行數據可視化報道的素材。同時在選題過程中要更加關注女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件和話題,比如關于環境污染、流行病傳播等,這都是非常適合進行數據可視化報道的題材。
2.2 數據篩選
在完成選題策劃之后,都要進行下一步的數據篩選,數據篩選是進行數據可視化新聞報道的重要基礎。對于新聞報道中所引用的數據必須要具有真實性和權威性,可以是來自權威報告,也可以是來自政府或者其他機構的權威發布,并且對所引用數據的出處要進行明確的標示,未經核實的數據不要用于新聞報道之中。除此之外,面對海量的信息數據要進行進一步的提取和處理,即使是權威發布的數據也并不是要全部的呈現在新聞報道之中,而是要重點選擇一些核心數據來進行可視化呈現,同時重視數據與數據之間的聯系,通過數據的關聯來表達講述新聞事件,這樣更能夠凸顯數據可視化的效果。
2.3 邏輯關系可視化
在進行數據可視化報道的過程中,還要做到邏輯關系的可視化。針對某一新聞事件的新聞報道,無論是新聞主題的選擇,還是新聞數據的抓取,都是存在內在的邏輯性的,這個邏輯可以是縱向的比較也可以是橫向的交叉,總之是存在動態邏輯關系的。因此在進行數據可視化呈現時,要注意結合新聞報道視頻制作的技巧,可以以樹形圖、思維導圖等的方式來梳理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并且還可以配合相應的影音以及特效,增加數據可視化的視覺效果。
3. 數據可視化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前景
3.1 深度報道
數據可視化在新聞報道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首先就是表現在深度新聞報道方面。在今后一段時間的數據可視化發展中,對海量信息和數據的集成處理仍然是核心,同時數據新聞對新媒體技術的依賴將會不斷增強,在新聞制作上上會不斷的向深度新聞和交互式新聞領域來拓展。就比如新聞報道不再是單純的進行新聞內容的陳述,而是設置獨家對話、現場還原等的多個模塊,并且設計個性化的閱讀界面,新聞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進行新聞的檢索,并且可以展開即時的交流與互動。同時對于重大事件和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新聞報道,可以用全面清晰的數據來線性化的呈現人物關系及時間線,使新聞報道更加具有沖擊力和深度的可讀性,從數據中來進行重要信息的解讀。
3.2 信息交換
在未來的數據可視化新聞報道中,還要更加傾向于信息數據之間的共享和交換。要想實現更為完整和全面的數據可視化呈現,就必須要進一步開放公共信息資源和數據源,重視媒體之間的信息交換,尤其是對一些網絡社交媒體和自媒體相關數據的利用,這樣能夠方便新聞記者更為便捷和有效的進行關鍵數據的抓取,并且還能夠更好的挖掘數據背后所反映的本質問題,從而做出有內容、有參照、有啟示的硬核新聞。要更好地實現信息的交換,新聞行業及相關政府部門要聯合建立新聞數據網,并且與國家統計局的網站進行必要的關聯,從而更為精準的獲取在數據可視化新聞中所需要的一切權威數據。就比如經濟發展運行報告、環境監測數據、人口數據、健康數據等等。
3.3 人才培養
隨著數據可視化新聞的發展,對新聞采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據可視化新聞與傳統的新聞制作有所不同,要求采編人員必須具備邏輯思維能力、藝術設計能力、數據轉化能力,同時還要掌握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識,同時還要熟練地使用一些先進的可視化制作軟件和工具,因此必須要重視新聞媒體行業的人才培養,促使傳統的專才型記者向通才型方向發展。同時對人才培養提出的些要求也倒逼新聞專業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度開展,要求完善現代新聞傳播教育體系,真正的培養以采編為基礎,以大數據技術應用為核心的高素質復合型新聞專業人才。
4. 結語
綜上,將數據可視化技術及方法應用于新聞報道之中,是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新聞行業改革創新的重要方向,也是大數據技術對新聞領域滲透的重要表現。面對這一機遇和挑戰,新聞行業從業人員要明確方法與思路,重視實踐和探究,真正開拓數據新聞發展的新道路。
參考文獻:
[1]邊歌.全媒體時代下數據可視化在我國新聞報道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廣播,2021,{4}(01):39-42.
[2]尚冰璇.數據可視化方法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7,9(21):77-79.
[3]高沁,李永縉.數據新聞可視化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6,{4}(11):8-10.
[4]程雨姣.數據可視化在健康傳播中的應用——以中外媒體對MERS病毒數據新聞報道為例[J].新媒體與社會,2015,{4}(03):121-137.
[5]胡艷.數據可視化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前景探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0(05):74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