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以前文官武將并沒有分開。春秋時期周王朝的王權下移,各諸侯均建立了常備軍,據《史記》《國語》記載,國君是軍隊最高統帥,天子常親自率兵作戰,文官武將率兵征伐的也不少,這時的文官武將也并沒有分開。戰國時期,各國新興地主階級執政后,由于以往國家上層官員文武不分,卿、大夫等奴隸主貴族平時管理政務,戰時統兵作戰,軍政權力過于集中,造成國君喪失大權的弊端,于是采取文武分職,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政權機構。戰國時期,戰爭規模擴大,軍隊數量不斷增加,軍隊指揮成為一種藝術。統帥軍隊的指揮官必須掌握專門的軍事知識,富有管理、訓練和指揮作戰的經驗。戰國時期還取消分封制,按軍功授爵,從軍中選將帥。吳起、孫臏、樂毅、白起、廉頗等名將,正是遵循這個原則選拔出來的。這時,文官只在朝中執掌政務,不再率領軍隊出征。文官武將分開始于戰國,并一直延續至今。
(摘自《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