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昱樵 徐劉劉
“掃黑是影視市場稀缺題材”
電視連續劇《掃黑風暴》日前收視率、口碑雙雙“爆表”。總制片人李爾云告訴記者,“掃黑仍然是市場上的稀缺題材。”2019 年 5 月,“孫小果事件”讓李爾云團隊將目光放在掃黑題材上,“非常觸目驚心的案件,關注度非常高。”李爾云和黃星從諸多案件中重點選取了四個案件,有了將其改編上熒屏的想法。在中央政法委指導下,制作團隊有機會閱覽相關文檔,當地司法機關也給予極大支持和幫助,制作團隊得以近距離接觸辦案人員,采集一手資料。
總制片人黃星說,他們的目標是呈現一部兼具使命感和商業性的作品。“這一題材必然承載著向掃黑英雄致敬的使命,還要向群眾普及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的工作方式和成果,同時作為影視劇還要有市場性、商業性,能得到更廣泛的、不同年齡層的接受和認可。這使得創作過程有了更明確的方向,也多了不少限制。”
“所有人都拼著命”
《掃黑風暴》的成功得益于多方的共同努力,無論是導演、制片人、演員還是提供指導的中央政法委,都致力于完善細節,盡最大努力進行藝術性還原,為觀眾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從劇本創作到拍攝,中央政法委全程參與,其間還有人員到劇組同主創人員交流。
李爾云表示,政法委相關團隊定期會去組里看所有素材,一集一集往下順,有問題會及時提出要求做調整。《掃黑風暴》在湖南拍了 3 個多月,湖南省政法委為劇集制作提供了很多專業性指導。導演五百說,湖南政法委和劇組人員一起專門建了微信群,就是為了及時回復編劇關于細節方面的問題,包括掃黑辦不同級別的人物對應的稱呼、督導組各級別人員會受到怎樣的接待等。
“最基本硬傷不能出現,手機半夜不管幾點湖南省政法委的同志都會及時回復,每天都是這樣,”五百說。因為拍攝時間比較短,主創人員的壓力很大,但導演坦言,沒有一個演員給他增加額外壓力,拒絕分給自己的任務,“所有人都拼著命”。
“真實的沖擊力”
五百曾發文透露,他們在真實的審訊視頻中看到,一個人(受審者)審訊開始一周后,滿頭黑發中就有一捋白發,一個月后有一半的頭發已經白了,三個月之后頭發就全變白了。“這個真實的沖擊力當時就震撼了我們,我把他套用到劇中人物董區長的身上。”
選角環節對于一部劇的成敗也至關重要。選擇孫紅雷作為這部劇的核心人物正是李爾云的想法,她認為把孫紅雷和掃黑兩個字放在一起,市場的期待值會很高。
(摘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