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芳
摘 ?要: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理念要求“以教師發展為本,以教師有效學習為中心”,肯定了建設幼兒園園本教研共同體的必要性。下文重點分析幼兒園園本教研共同體構建的主要路徑,希望研究觀點得到采納。
關鍵詞:幼兒園;園本教研共同體;建構對策
園本教研強調從幼兒園本位視角出發,以園內幼兒教師作為主體,具體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開展教育研究實踐活動,園本教研共同體的構建以幼兒教師的自愿參與作為前提和基礎,秉承著共享和互助的核心精神,在一致的目標引領下共同參與特定問題的分析、反思和解決過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個人進步。幼兒教師在參與幼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即作為獨立個體,同時也需要融入集體、發揮集體力量,共同探索幼兒教育工作方法與幼兒發展規律,積累智慧經驗,獲得資源補充,教師之間形成平等交流、共同成長的良性關系,在共同體中發揮自身作用、獲得個人成長。
一、創設適宜建設園本教研共同體的環境
首先,確定共同的發展目標。基于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園本化”的建設理念要求,幼兒園建設園本教研共同體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整合發展目標,在明確教育工作目標的基礎上,加速幼兒園課程建設。基于幼兒園園本教研共同體的構建目標,明確研究對象與內容,創設良好的學術氛圍,調動幼兒教師參與學術研究活動的積極性,肯定個人優勢與特長,加速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教研能力。
其次,形成園際對話關系。傳統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呈現相對孤立的狀態,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想要提高教研工作水平,園際之間要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在交流經驗、學術探討中碰撞觀點,形成更科學的教育方案,擺脫單一依靠專家指導的教研工作模式。
在構建幼兒園園本教研共同的過程中,成員應該樹立開放性的教研工作視角,坦誠合作;還要樹立謙虛的態度,與同仁們平等交流、相互學習;結成學習對子,借鑒優秀的教育經驗,加速自身知識更新和能力提升;重視園際之間的溝通,共享教育資源。
二、加速善教研共同體的互助模式
首先,建立互助教研小組。成立互助教研小組,小組成員客觀分析自己參與幼兒教育工作的實況,然后擬定進一步的發展規劃,針對性解決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互助教研小組的教研內容主要包括教學科研成果、影響與輻射情況、職稱晉升等,在具體的教研工作中,要求成員樹立集體意識、形成合力,分享個體教學經驗、對比不同個體的專長與特質,最終集結形成教育與管理工作中的難點清單,探討解決疑點、難點的對策,小組成員共同搭建平等互動的有效平臺,提高成員之間的互動頻率;積極借鑒其他幼兒園在課程建設、教育管理、教師專業成長引導等方面的經驗,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選擇性應用這些優秀經驗;擴展吸納人才的途徑,吸引更多優秀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參與到互助教研小組中來。
其次,建立子課題研究小組。想要獲得專業發展,開展教研活動是最有效的路徑,教研組成員在工作能力、個人擅長的領域上都有差別,我們在總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可以強化子課題研究,突出個人優勢,發揮個人特長,提高教育人才利用率[1]。第一,建立子課題。一般由幼兒教師結組申報課題,或者以片區為單位分解得出子課題。基于課題內容與方向展開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結合教育實踐工作積極反思。第二,任務分解。教研任務要分解到各小組、各學年,為提升子課題的可操作性,在子課題的研究對象、內容、重心與方法等方面需要酌情調整,鼓勵教研小組成員發揮自身優勢、突出個人特長,主動參與課題研究,承擔教研任務。第三,建立其跨課題合作教研機制,隨著對子課題研究進展的深入,可以逐步建立起跨課題合作教研關系,不同題組的教師跨組參與研究活動,拓展教研視野,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建立融洽的教研氛圍。
三、輻射教研共同體的研究成果
首先,組織現場教研活動,圍繞幼兒園一日活動,以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學習活動為教研對象,以心得交流、主題沙龍、現場觀摩等形式為主,診斷課程實施情況,開展階段性教育評價活動,給出預見性和戰略性的指導意見。共同體中的各教研單位輪流參與現場教研活動,擴大教研活動覆蓋范圍[2]。
其次,基于政策建立交流平臺。本地教育主管部門應該針對幼兒園教研共同體構建活動創設規范管理模式、給予合理的補助政策,增強共同體成員之間的交流意愿。定期開展讀書匯報、專題討論、教育經驗交流等活動,共同體成員參與教研反思過程,總結工作成果與不足。教研共同體成員每人至少主導一次區域內或者園際內的專題講座,每年至少發表一篇市級甚至更高等級的論文。
第三,以教研項目為基礎構建專題材料庫。以“‘生活化、游戲化、園本化幼兒園課程建設”、“幼兒園課程實施”以及“幼兒教師課程研究能力提升”等項目研究活動為基礎,整合專題研究材料,建立豐富的教研專題材料庫,整個經典教育案例,為教研共同體的擴充建設奠定基礎[3]。
第四,推動教研成果輻射路徑的多元化發展。其一,依托互聯網建立網絡工作室,借助互聯網渠道支持教研共同體成員的教研工作,給個人教育工作經驗、課程建設經驗、教研成果、成長故事等內容的分享提供廣闊平臺,加速教研資源輻射。其二,依托新媒體平臺加速資源共享,比如微信共享平臺可以精準推送教研成果、分享教研故事,帶動共同體成員的成長與發展。
四、結束語
幼兒園教研活動圍繞教師隊伍建設、教學經驗共享、教學與教育管理模式優化等目標展開,建立幼兒園園本教研共同體主要是為了提高幼兒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教學實踐水平,構建新型幼兒教師隊伍,為幼兒教育改革提供支撐力。新時期,幼兒教育工作壓力增加,社會和家長對于幼兒教育的功能、效果、目標定位有著更高層次的期待,新的幼兒教育環境使幼兒教育工作者面臨更大挑戰,教師在教學能力提升、個人人格完善、創新意識發展等多個方面都需要實現自我進步,這種形勢下,構建園本教研共同體是必要的、合理的。
參考文獻:
[1]黃豪.園本教研中教師共同體文化的發展現狀與構建路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9,21(11):25.
[2]黃豪.“園本”之義的批判與復歸——兼論我國幼兒園教研變革發展的邏輯回歸[J].上海教育科研,2019,21(07):121.
[3]胡梓滟.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實施策略的改進——基于實踐共同體理論的視角[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