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訓是職業技能實際訓練的簡稱,是指在學校控制狀態下,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術應用能力訓練的教學過程。目前許多高校特別是職業院校都特別重視實訓課,紛紛開設實訓課,增加實訓課的比例。但是因為技術能力,教學環境,教師師生配比等問題,實訓課沒有像理論課各個方面都很完善,本人從事實訓類課程教學多年,從中發現團隊模式非常適合解決實訓類課程遇到的問題,在這里和大家共享和指教。
關鍵詞: 實訓類課程;團隊模式;職業院校
實訓類課程就是理論為輔助,項目實戰為主導,不僅包括理論課程的學習還包括實踐培訓的學習,主要以項目實戰為主,側重學習者動手操作的能力,以提升項目實踐能力為主。以培養職業人員為主的高校非常適合開展實訓類課程,它是介于學校課堂教學和企業頂崗實習之間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的從學校過度到企業,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習工作中去,俗稱就是可以快速上手,企業也非常歡迎,學生在實習階段也很有競爭力。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以下幾點問題:
1.學校和學生的整體技術能力有限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市場競爭激烈,對于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對于知識能力的變化越來越快,往往今天需要掌握的一個知識能力,第二天就變了。企業可能對于一些最新的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也不是很清楚,更不會自己對學生培訓,那這個壓力就到了學校和教師這里。
職業類學校的學生本身的素質也不是很高,特別是學習能力有限,自主學習的精神更是匱乏,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學完實訓類課程,發現在實習工作中用不上,企業也不認可。
2.教學環境有限
在大環境要求下,很多職業院校都開始實訓類課程,而且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比例越來越大,還有原本理論課也要加實訓的比例,而且不管什么專業,幾乎每個學生都要上實訓課,對學校教學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學校只是單純的多設置機房,多設置電腦,連上網線肯定是的不夠的。
3.教師學生師生配比不科學
實訓類課程越開越多,學生也是越來越多,一節課有可能會有八十以上的學生上,如果遇到選修課幾百的學生也有可能,這樣就造成了一個教師完全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如果是理論課,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授課,課件講義等多媒體技術解決,但是實訓課需要教師和學生一對一手把手指導,如果有學生指導不到位,就會使得實訓課變成走過場。學生太多教師太少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反映不好。
以上的問題也困擾了我們實訓課老師很久,直到發現可以組建團隊模式來解決。
所謂團隊就是指才能互補、團結和諧并負有共同責任的,有同一目標而自愿奉獻的群體。團隊成員之間要才能互補,有共同責任、共同價值觀、共同目標和愿景使命。團隊的構建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和群體價值的最大化,即團隊大于各部分之和。
1.組建團隊可以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點,揚長補短
目前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什么方面都要會一點。職業類學生本身基礎就不高,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都有限,如果一定要按照企業的要求培訓學生,完成實訓任務學生和教師的壓力都很大。如果能把幾個學生組成一共團隊(實踐證明以四個學生最佳)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就能把學習效率最大化,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學生之間知識互補,共同完成實訓任務。建立團隊就是要優勢互補,主內和主外的不同的人才,耐心的總管和具有戰略眼光的領袖,技術與市場兩方面的人才,好的團隊,成員間的能力通常都能形成良好的互補,而這種能力互補也會有助于強化團隊成員間彼此的合作。
而且建立團隊可以培養個人的性格與看問題的角度,團隊里有總能提出建設性意見和不斷地發現團隊問題的成員,一個都喜歡說好話的組織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團隊。
2.組建團隊可以精簡優化資源
一旦團隊組建好以后,原來需要的教學資源就可以精簡了。比如說原本需要人手一臺電腦,就只需要一個組配一臺電腦就夠了,組長或者隊長操作電腦,其他組員圍著組長的操作檢查,出主意找漏洞,齊心協力完成實訓任務。這樣就可以減少運作成本,最大比例的分享成果。
有利于專業化分工,增強反應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每個團隊成員能夠發揮專業化的優勢,提高效率。知識共享,快速解決問題。團隊最好由具有不同知識,技術,擁有不同信息的人才所組成,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通過團隊內部的知識管理工作,避免重復性的工作,加快創新的速度。
學校也可以精簡設備,提高設備使用率。
3.組建團隊可以讓學生更集中管理教學,學到更多知識
組成團隊以后可以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猜疑和摩擦,增進團隊成員之間伙伴式的協助,支持和信賴。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系,沒有信任,團隊協作就無法談起,組建團隊就是可以培養這種平時無法培養的技能。能夠增進團隊隊長與其他成員之前相互信任,也能增進團隊各個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信團隊成員的言行都是出于好意,在團隊里不必過分小心或者相互戒備,成員間可以放心地接受彼此的批評。
團隊隊長還可以學習到如何管理一個團隊,團隊成員可以學習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執行者,這些都是課堂上無法學習到的。可以很好的讓學生領悟teamwork精神,團隊可以通過真正的協作去應對挑戰,而且可以取得出色的結果。
當然組建團隊模式也有一些弊端:
一個團隊里面或多或少也有存在一個人在劃水,拖到最后任務也玩不成,或者完成了任務卻做得很水。其他團隊成員為了作業高分還得自己幫對方把沒完成的部分補上。遇到這種人,大家通常是一邊氣得頭疼一邊無可奈何。
組建的團隊成員有可能都是相同類型的學生,這樣分配就不科學,往往會造成會的都會,不會的都不會,1加1還是等于1。
組長比較難找,組長壓力大,工作內容多,可以說又要做管理,如果組員再不給力那什么都要自己做了。
總的來說,組建團隊模式可以解決實訓類課程遇到的一些問題,當然也還會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和完善,希望能夠找出更好的方法來不斷完善和提高。
作者簡介:黃和(1979-),男,漢族,浙江寧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現代物流技術、電子商務、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