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霞
摘? 要:一直以來,教育工作都是我國關注的重點,尤其是農村教育。初中作為教育與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為實現對學生的管理與教育,我國大部分農村都實行了寄宿制。所謂寄宿制,其在本文主要指的是學生只能在規定的時間回家,除此期間一直都要待在學校。就實際情況可知,雖然寄宿制學校能讓學生成天受到學習氛圍熏陶,但長此以往,學生仍產生了厭學情況。對此,深入分析學生厭學成因,并采取對策改善顯得極為重要。
關鍵詞:農村;初中寄宿生;驗血成因;對策
通過走訪調查我們可發現,大部分農村初中寄宿之下的學生都出現了厭學情況。而要想有效解決學生厭學的這一問題,教師就必須清楚學生厭學的原因。針對該內容,本文將分三個部分對其進行闡述。首先,通過調查了解當前農村初中寄宿生厭學現狀。其次,從學校與家長這兩個角度著手,分析農村初中寄宿生厭學的成因。最后,根據厭學現狀以及厭學成因給出具體的改善措施。
一、農村初中寄宿生厭學現狀調查
(一)調查情況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主要為某農村初中寄宿學校的學生。該學校所在地的經濟發展現狀在整個區域屬于中等水平。1.調查問卷。首先,設計了一個以學生與教師為主的調查問卷。該問卷是在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有研究編制而成。其中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學生的基礎情況以及在學校的表現等。其次開展了實地調查。2.訪問調查。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對部分學生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了解到了學生家長對初中寄宿制與農村初中教學過程的真實看法。
(二)厭學表現
通過上述調查我們可知,農村寄宿生在教學過程中將會呈現出以下幾點表現:1.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態度極為消極。寄宿制的實施雖然能夠讓學生整天待在學校,受學校學習氛圍熏陶。但即便如此,農村部分初中寄宿時,在學習上仍抱著無所謂的心態,甚至有的學生會將自己消極的學習態度傳遞給其他同學。2.逃學。由于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學校,所以學生很向往外面的生活,繼而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選擇了逃學。
二、農村初中寄宿生厭學成因
據調查分析可知,當前導致寄宿生厭學的原因很多,但歸根結底主要還是來自兩個方面。分別是學校與家庭[1]。
(一)學校
因學校導致的農村初中寄宿生厭學原因主要有兩種。首先,應試教育影響。雖然近幾年我國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農村初中寄宿學校都打著素質教育的旗號實施著應試教育。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會磨滅初中寄宿生對學習的興趣與信心,而且不能讓初中寄宿生的個體特征得到全面發展。其次,住宿生活過于單調。精細化管理是當前大部分農村初中寄宿學校常用的管理方式之一。就精細化管理而言,其主要指的是:時刻監管學生的舉動,并且要求學生嚴格遵守校紀校規。然而,這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因為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通常有著活潑好動的性格,他們很難適應這種時時刻刻被人監管著的生活[2]。總之,這種過于單調的寄宿生活只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之情。
(二)家長
一方面,家長沒有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部分農村初中寄宿生,家長因在城市拼搏已經為學生創造出很好的生活條件。所以家長比較安于現狀,他們認為既然自己學歷不高,都能獲取到這樣的成就,那么今后他們的孩子也可以像他一樣,繼而忽視了教育的重要性。最終導致這類學生缺乏對學習的熱情,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情況。另一方面,家長忙于工作,不能顧及到學生的教育。很多家長認為教育是老師的事情,他們只需要努力掙錢讓學生讀更好的學校即可,既而忽視了學生的教育,導致學生討厭上學[3]。
三、解決農村初中寄宿生厭學的對策
(一)統一認識形成合力
不管是家長、教師還是學校在學生教育上三者應統一意見,進而讓學生不管是身處在哪種環境下都能得到對應的教育,避免信息混亂給學生學習認知帶來負面影響。例如: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很成功,學習根本不是必要的。家長這一理念必將摧毀學校教師給予學生學習上正確的引導。因此,三方必須統一認識形成合力,在改善學生厭學情況的同時,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二)為學生提供輕松的學習環境
在初中寄宿生厭學情況的改善上,學校應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制定合理的教規。讓學生在寄宿學校不會因長時間的學習感到壓抑。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自己愛上學習才能轉變學生厭學行為。而要想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就必須先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三)通過課外活動豐富學生在校生活
當前很多寄宿制學校教師認為課外活動開展會影響到學生學習。故沒有注重課外活動的開展。但事實卻是,課外活動能夠豐富初中寄宿生的在校生活。像課外競賽活動的開展等,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努力學習,而且能夠真正做到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進而改善厭學情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導致農村初中寄宿深夜學的成因主要有。學校與家長這兩種。而要想改善寄宿生厭學的問題我們可從統一認識形成合力、提供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以及通過課外活動豐富學生在校生活這三個方面著手。
參考文獻:
[1]蔣成明.農村初中學生“厭學”現象成因及應對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25):181-182.
[2]王開賢,白兆云.農村初中生化學厭學成因分析及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9(22):36.
[3]張國旗. 農村初中留守寄宿生厭學行為調查研究[D].云南大學,2018.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 《農村初中寄宿生厭學成因調查及對策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