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光
摘? 要:箭頭不僅只是靜態地指示,進行強調或明確,更是動態地演示,寓示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和走向。因此,箭頭蘊藏著獨特的教學效用,能夠不僅可以成為學生打開學習寶庫的神奇鑰匙。所以,我們要開掘箭頭的動態效用,構建演繹生成型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箭頭的巨大效益,打造創新發展的新型課堂。
關鍵詞:箭頭;動態;發展;演繹;建構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提出:幫助學生領悟科學的本質,勤于動手積極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要挖掘和開發常見的教學資源,積極進行教學創新,構建新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積極發展。教學中,箭頭運用的比較多,比如知識的聯系、歸納、說明、指示等等。就箭頭本身來看,它不僅僅是靜止符號,更表現出一種發展的動態,指示著方向,顯示著發展的過程,也表示著不斷前進,寓示著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走向。因此箭頭深藏著非常重要的動態教學作用。箭頭的使用,不僅僅是將知識之間的聯系呈現出來,還表示了知識的發展過程,寓意著知識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一步一步逐漸發展的邏輯規律。
一個個箭頭串聯起知識、事物的每個發展狀態或階段,演繹了整體動態變化的歷程或過程,揭示發展的規律和必然趨勢。因此,箭頭蘊藏著教學的巨大作用。我們可以開掘箭頭的動態效用,提升它的教學效益,讓它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而且,我們還可以充分發揮箭頭的動態效能,創建“演繹生成式”教學模式,積極推動教學創新,構建新型課堂,促進學生全面深入發展。
一、利用箭頭的動態指示、釋義,營設學習情境
箭頭本身帶有動態的指示,表達知識之間的前后聯系,體現從一邊到另一邊的發展過程,而且,箭頭的動態指示也起到了對知識規律一定程度的釋義。所以,根據箭頭的動態特點,可以充分發揮它的動態作用,巧妙營造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讓學生能學、會學,促進自我生成知識,并得以充分發展,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建構知識的能力。并且,利用箭頭的動態指示、釋義,營設學習情境,有力突出了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理念。
例如:建構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概念。可以先畫一個心形圖,表示心臟。接著,畫一條與心形圖相連的弧形曲線,表示血管。然后直接在線上畫上箭頭,在心形圖兩邊以及弧形曲線的中間,標上三個箭頭就可以了,表示著血液流動的方向。通過箭頭的動態指示,就能夠釋義血液在心臟和血管里循環流動的過程。這種演繹也巧妙地營造了學習情境,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思維,讓學生自主構建概念:動脈是血液從心臟流出的血管;靜脈是血液流回的血管;毛細血管是連接動脈和靜脈之間的血管。
所以,通過箭頭的指示、釋義,營設了學習情境,不僅簡單明確地展示出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三者聯系,還能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思維,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成功地建構了知識概念。
二、運用箭頭的動態本質聯系,建構知識體系
箭頭表達著從一邊到另一邊的必然發展的聯系。它仿佛是一座動態的橋,承載著知識、信息、事物等變化發展的過程,連接橋的一頭開始的狀態,到橋的另一頭變化結束的狀態,體現著知識的聯系。因此,運用箭頭的動態本質聯系意義,可以有效地建構知識體系。比如用箭頭演示營養物質的化學性消化及其吸收過程。箭頭本身表示著動態發展方向,所以可以很好地演繹出消化和吸收在人體消化道內的動態變化地發展歷程,實現教學地創新和發展。
例如蛋白質地化學消化和吸收,利用箭頭的發展變化特點創建新型教學。動態演示:用大的箭頭表示蛋白質,進入口腔、食道、胃。在胃中,大的箭頭變小一點,出現幾個小箭頭,表示有的蛋白質被分解成了氨基酸。然后大箭頭進入小腸,在小腸中大箭頭逐漸被分解成一些小箭頭,表示蛋白質被分解成氨基酸。最后,這些小箭頭進入到小腸絨毛的毛細血管中,表示氨基酸被吸收進入血液。這樣,就完整的演繹了蛋白質地消化和吸收。
通過運用箭頭的動態聯系,演示蛋白質的化學消化和吸收過程,不僅可以將知識明確清楚地展示出來,而且以箭頭為變化發展主線,有效地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通過箭頭的演繹實現了對知識的一個動態地釋義過程。以箭頭的形狀、大小、數量、顏色等,很好地演繹了蛋白質的消化及吸收過程,可以說利用箭頭的這種動態的本質聯系,有力地釋義了知識原理,促進學生能夠有效建構知識體系,而且效果很棒。
三、巧用箭頭的動態演繹過程,揭示知識內涵
箭頭代表著事物地變化發展和走向,并指向一個階段的成果。就好比爬臺階一樣,一步一個臺階,不斷攀升,最后成功到達頂峰。
例如利用箭頭來動態演繹腎小管的重吸收過程。用一些箭頭演示動態過程,穿過腎小管再流向毛細血管。而一些箭頭在腎小管中展示,表示流向腎小管的末端,代表著尿液的成分。為了更加明確重點,突破難點,可以對箭頭進行適當地改造。比如葡萄糖用紅色箭頭、細長一點,表示其容易被沖吸收。無機鹽、水用白色和藍色,箭頭的形狀也各不一樣。尿素可以用黃色,形狀稍微大一些。代表的成分不同,箭頭的顏色、形狀有所區別,重吸收的成分以及最終尿液的成分就被箭頭演示的具體化、鮮明化、形象化。這樣,學生觀察時,就能清楚地看到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進入毛細血管,而大部分的水、無機鹽也被重吸收,進入毛細血管,但尿素全部留在腎小管中,和剩余的無機鹽、水形成了尿液。所以,通過箭頭動態演繹過程,明確、有力地揭示了知識內涵,使抽象的知識過程轉化成生動的圖形、圖示變化,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原理,也有力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所以,通過選用箭頭的形狀、大小、顏色、數量以及箭頭的指示方向等手段,把知識內涵清晰地展示出來,并巧妙地運用箭頭的動態效果進行靈活地變化,演繹出一場動態發展的知識原理動畫,創造性地構建整個知識過程,有力地挖掘箭頭的教學效用,發揮了箭頭的最大教學效益,創建了新型課堂。
四、活用箭頭的動態涵義表達,進行創新教學
箭頭的動態指示預示著發展的方向,能夠很好地演繹知識的發展規律和變化趨勢。知識地介紹梳理、歸納總結、練習習題等,都可以利用箭頭的動態涵義進行創新教學。比如可以用箭頭表示血液及其不同成分流動的狀態和方向,演繹尿液的形成過程中各種成分流向變化的動態過程,進行創新教學。
例如對尿液的形成過程中滲透作用的教學。利用箭頭的動態特點進行動畫演繹。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數量的箭頭表示血液成分,比如紅顏色的箭頭代表紅細胞,白顏色的箭頭代表白細胞等等。箭頭的方向表示該成分流動的方向。當前面的箭頭出現時,后面的箭頭就會相應的消失,這樣來演繹成分的向前流動和具體的變化情況。比如血液流入入球小動脈,再從出球小動脈流出來時,流出出球小動脈的箭頭,都是大的,箭頭有紅色、白色等等,說明紅細胞、白細胞等血細胞以及大分子物質都流出來了。而其他小箭頭代表小分子物質,就穿過腎小球,在腎小囊中顯示出來。通過箭頭逐漸顯示,許多小箭頭向腎小囊里移動,表示發生了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通過箭頭的動態演示過程,演繹了血液流動過程中發生了濾過作用,成分出現了變化發展。箭頭清楚明確地演繹出血液中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質,穿過腎小球,進入腎小囊中。而紅細胞、白細胞等血細胞,以及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腎小球,從出球小動脈流出,整個血液成分的變化發展過程一目了然。
箭頭的動態變化將知識原理簡明化、具體化、形象化,仿佛在播放一部生動的動畫片,將難以理解的知識原理鮮活起來,有效實現了教學創新,促進了學生的理解和對知識的掌握。
總之,箭頭的使用不僅可以展示知識原理的動態發展過程,還可以明確知識內涵,揭示知識的發展規律,而且,運用箭頭也能夠解釋知識原理,起到釋義作用。所以,通過對箭頭的有機組合以及靈活變化運用,可以有效構建演繹生成型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箭頭的教學效益,提升其教學價值,促進教學升華,還可以促進教學創新和發展,形成新型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