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晶
摘 要:核心素養視角下,高考化學試題改變了過去單純對理論知識進行考查的傾向,更多地將化學知識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通過創設大量情境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和反應能力,旨在讓學生能夠發展自身創新思維,學會應用所學知識來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文章先對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做了簡要分析,重點研究了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高考化學試題框架。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高考試題
隨著我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建構,使得高考逐漸從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轉移到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上來,著重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發展,核心素養背景下,高考化學試題新框架不僅可以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更能加速立德樹人之根本教育任務的實現,助推高中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根據對2020年高考化學試題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試題更注重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對化學知識點的覆蓋面更廣,重點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做了考查,通過創設相關情景和設計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應用和創新的意識。高中化學教師對高考試題進行深入研究可以獲得一些啟發,利于自身接下來教學工作的優化并取得實效。本文以2020年高考化學全國一卷為例,探討了其試題內容的主要特點,以便為高中化學教學提供一些思路,以期幫助高中化學教師更好地理解高考評價體系,協調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基礎知識教學和綜合能力鍛煉之間的關系,讓化學學科的價值能最大程度地被挖掘。
一、核心素養下的高考試題框架分析
現階段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涵豐富,主要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5個方面,是新課程改革后對化學學科特征的全面闡釋,是對學生化學學科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當結合對課標的解讀和自身教學實際,對現有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和創新。高考是學生必須要經過的一道大坎,化學又是高考中對學生的重點考查內容,也是困擾學生的一大難點。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教師還應當對高考試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核心素養背景下,高考化學試題也深刻地體現了課標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不僅對學生的基本化學知識進行了考察,更對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了重點關注,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必須要結合情境創設和實際問題來展開相關工作,主要特征表現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造性。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考化學試題研究
2020年高考全國卷一卷化學試題,是依據新的化學課程標準命制,其中的必考試題包含教材必修1、必修2和選修4的內容,選考試題則考查了部分選修3和選修5的內容,化學試題設計和考查內容反映了高考評價體系中所提出的理念及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重點對高中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高中化學課程中最基礎、最核心的理論知識作了考查,重點對學生在考試中的應變能力和應用能力以及學生的學科素養做了測評。從對試卷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試題題型應用和設計依然保持了往年命題的正確方向,將化學學科的教育和德育功能充分地展現出來。
(一)緊密貼合生活,展現關鍵信息,展現多元教育功能
基本上試卷中的化學試題都緊密貼合了現實生活,將現階段社會生活與生產中的化學研究成果作為試題的背景和問題的素材,創設了大量的情景,不僅僅是考查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的應用,更注重對學生在陌生、復雜的情境中學會使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認識、分析和解決的能力考查,這一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對化學從古至今的發展和應用及成果有一定的了解,使其更好地感知化學學科的應用價值,從中受到啟發,改變對化學學科的印象,這對于化學教師今后的教學設計也會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例如,選擇題第7題就結合了近一段時間新冠病毒的熱點,考查學生應用化學知識來進行病毒的預防工作。第8題提到了從中藥材當歸和白芷中所提取的紫花前胡醇在提高人體免疫力上能夠發揮積極地作用。第11題提到了居里夫人在核反應實驗中,所應用參與核反應元素的類別。第26題將用粘土礬礦制備釩酸銨的工藝流程和條件作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元素化合物轉化反應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余幾道題也就學生對化學實驗、化學反應、物質結構和性質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了考查,考查的知識面很廣,本質上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在實際問題的認識、分析和解決中所表現出來的思維能力。第28題以硫酸這一化工原料在制造中的反應作為素材,考查了學生對化學反應原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第35題提到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的研究項目,涵蓋了物質結構的內容。
在試題素材的選擇和應用及創設出來的問題情景中,2020高考試卷有了一定程度的創新和提高,將社會時事熱點緊密聯系起來,滲透學識教育的同時,又加強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讓知識考查既基礎,又廣泛,將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實驗能力的考查綜合起來,提取關鍵信息,充分體現了化學學科的多元教育功能。
對于高中化學教師而言,在展開具體的教學工作時,就要以課標對學生考查的關鍵內容為出發點,善于整合、利用各種各樣的素材和資源,將社會生活充分聯系起來,創新課堂教學設計和問題情境,把基礎知識、關鍵能力、基礎技能相融合,自然過渡,明確對學生的教學目標,使化學學科育人功能最大化展現。
(二)呈現方式多樣,積極追求創新,重點考察綜合能力
2020年高考化學試卷中的試題所使用的素材和問題呈現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積極追求創新,將文字、表格、數據、符號、圖像充分結合,對學生收集、整理、分析、篩選、理解信息的能力作了考查。
在涉及化學實驗、化學反應的試題中,使用了大量擁有著豐富信息的圖像和表格。如27題,將實驗裝置圖、實驗儀器圖、數據表都羅列出來。28題將反應過程能量變化圖、函數圖像、反應速率隨溫度變化圖線將化學反應的特征展露無遺,為學生提供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從這些數據、圖線、圖像的內容中,可以看出它們包含了化學反應原理學習中常用的基本函數圖像類型。35題使用了結構模型圖、磷酸鐵鋰充放電前后晶胞結構的變化圖,當學生在對這些結構圖式進行比較和分析時,就可以對自己的解題思路有一定的啟發。化學試題會包含大量的化學反應信息,在中學課本中一般會使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所發生的化學反應,用物質轉化流程圖來表示在反應過程中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在試卷中,將這些形式有機結合,試卷中的信息呈現方式的多元化也就意味著高中化學教師在授課時也應當用多元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認識各種各樣的化學信息,獲得不同的資料,加深自己的了解,努力突破以往單純依靠文字、圖像和數據進行思維活動和實驗探究的限制,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對各種形式的圖表、數據、模型圖進行解讀,從對這些內容的分析中認識各種形式的化學反應過程和轉化關系,從而不斷提高學生信息獲取和解讀的能力。
2020年的高考化學試卷,為了使問題情境的呈現和設計更加簡潔、明確,使用了不少學生尚未接觸的新概念和名詞,如水介質電池、酸浸氧化、沉淀轉溶、速率常數、芳香同分異構體等。雖然學生對這些概念和名詞沒有系統地接觸過,但是結合試題中所呈現出的信息和情境以及相關說明,學生大致可以正確地理解它們的含義,對問題情境和核心有一定的把握,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做了考查。事實上有一些老師對此也不太適應,他們對學生缺乏信任,覺得學生不足以有解讀這些信息的能力,認為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需要增加一些生僻名詞和概念的教學,這樣容易加大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和學生的學習壓力。實際上,這不是高考試題設計對教師工作的指引,教師需要將重點放在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反應能力的培養上,打破思維定式,走出教條主義,敢于接受、學習、理解新的內容并在自身的工作中加以應用。多元呈現物質之間的反應和轉化關系。
(三)問題設計多樣,圍繞基礎知識,關注學生思維方式
問題是試題設計的要素之一,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可以考查學生能否對問題的核心有所把握,對于必備的知識能否靈活調動,能否充分發揮自身理解能力和反應能力,體現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否正確和合理。
2020年高考試卷第10題,要求學生對催化氧化鉀醇碳基化反應進行正誤判斷,選項所呈現出來的內容都是化學反應的基礎核心知識。像學生一樣做出正確的判斷,就必須要正確解讀題目中所提到的化學反應,理解其反應原理,把握催化劑的變化和作用,但學生并沒有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接觸過這一內容,需要學生自己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來做完整的解讀。問題始終沒有脫離基礎知識,重點關注了學生的思維方式。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經常使用的問題教學法,在課堂上常常給學生提出問題、設計問題,引發學生思維活動,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但是教師在提問和設問上存在一些不足,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問題內容缺乏探究價值,缺乏問題情境,與教學內容的聯系不大等,如何突出問題核心,讓提出的問題更具有啟發性,能夠引發學生思考興趣,教師可以從試題中獲得一些思路。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背景下,高考化學試題的立意立足于學生的學科素養,以化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為載體,主要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關鍵能力、思維方式、情感態度,一切考查皆以測試學生核心素養為宗旨,從不同的角度比如實際問題、情境創設、必備知識、綜合能力等來解讀高考化學試題框架,可以對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有所啟發,教師要加強對試題的探究,以此作為創新和優化課堂教學的支點,確保學生核心素養目標實現的同時,促進自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構建更加高效的化學課堂,助推高中化學教育事業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魏玲.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9(30):10.
[2]陶勇、王后雄.基于課程標準的2019年高考化學全國卷試題分析與啟示[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9(09):45-51.
[3]劉新華.高考化學試題視角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19(10):133.
[4]張世勇、宋紅玲、黃鑫羽.核心素養視角下高考化學實驗題的歷時分析(2015—2017)[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0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