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芳
摘 要: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為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就不能固守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對學生采取整體閱讀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學會有效閱讀,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讓學生能夠利用較少的時間閱讀更加有用的信息。本文將簡要分析語文單元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然后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狀況,再分析高中語文單元整體閱讀教學的實施困難,最后從三個方面分析高中語文單元整體閱讀教學的實施措施。
關鍵詞:高中語文;單元整體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引言: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為了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需要采取更加高效明確的方法,而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法就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模式,能夠讓學生更有目的地進行閱讀,使其目標更加明確,能夠花較少的時間閱讀更有效地內容。整體閱讀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積累字詞、學習文章的寫法,并進行文本的互動,有利于學生后期寫作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研究作品的哲學性思想。單元整體閱讀是一種集多種學習形式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它能夠在教學過程當中將讀、思、寫、說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更好地進行閱讀,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能力。
一、語文單元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語文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是一種快速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實施單元整體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將語文教材知識進行掌握,然后精心篩選閱讀的內容,再把所需要的信息素材提取出來,之后教師需要把提取出來的信息與擬定好的項目進行逐一比對,使學生能夠掌握好閱讀的核心,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全方面發展[1]。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需要的人才數量越來越大,而當前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擁有專業的知識水平,還需要有良好的文學修養與道德品質,所以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中學教育中,語文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一項學科,學好語文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提升學生的審美。通過對學生語文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而在語文教學當中,閱讀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閱讀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在小學教學中,學生最基本的閱讀素材便是語文教材,所以利用單元閱讀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單元閱讀教學需要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進行內容的篩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將單元與單篇教學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也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利用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能夠在大量閱讀的素材當中獲取有效地信息,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當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并將閱讀培養成一生的愛好。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在高中教學當中,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所以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提升學生的做題能力上,這樣的教學模式也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忙于刷題,忙于考試,學業壓力大,所以教師和學生都會忽視閱讀教學。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的教學思想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但是在進行實際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在高中閱讀教學過程當中,主要是由教師對于閱讀教材進行整體的感知,然后再對學生進行講述,教師并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和思考,直接就給學生進行概念的灌輸,把抽象化的內容生硬地灌輸進學生的腦中[2]。在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只讓學生學習閱讀文本當中的好詞好句,讓學生將閱讀內容變成了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難以達到閱讀教學的效果。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對閱讀文本進行講解過程當中,只是對于一段文字進行反復的賞析,讓學生僅對一段內容進行閱讀分析,使得學生難以對整個文本聯系思考。有的學校雖然設置了閱讀教學課程,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只是要求學生進行簡單的閱讀,選取一部分或者單篇的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這樣的閱讀較為碎片化、簡單化,并不能對達到應有效果。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側重于傳輸技巧,注重讓學生利用技巧在考試中更好地解題,忽視了閱讀教學培養學生閱讀審美的功能。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選擇單篇或短篇文章都可以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卻難以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整體認知,難以形成系統性、全面性的知識體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選取更加豐富的素材,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3]。
三、高中語文單元整體閱讀教學的實施困難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難以將單元整體與單篇教學進行聯系。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師一直是采用的單篇教學方法,而學生習慣了單篇教學的模式,如果突然采用了單元整體閱讀教學的方法,部分學生不適應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這也對在語文教學當中實施單元整體閱讀教學產生了一些阻礙。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語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缺乏整體性、有效性。從目前發展狀況上來看,大部分的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在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只重視對知識技巧的傳授,而較少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思考,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在閱讀當中產生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課堂當中仍然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掌握著話語權,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這就會導致學生難以進行自由閱讀和思考。教師在教學之前會制定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當中嚴格按照教學計劃進行,這就會導致整個教學過于死板,缺乏靈活性,使得整個教學氛圍呈現一種沉悶的氛圍,不利于學生的學習[4]。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施過程當中,閱讀的方法缺乏了系統有效地指導,難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且大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只是選取單篇文本或者段落文本,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教師再對文本當中的關鍵詞、句進行簡要的分析講解,并對所選取的段落進行簡要的講述,這樣就完成了整個閱讀教學。而這樣的教學模式使生動的閱讀課程變成了簡單的劃知識點,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僵化的教學思維,難以對閱讀教學進行更好地創新改變,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我國的高中學生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刷題應試上,忽視了對閱讀能力的培養,沉重的課業難以讓學生利用多余的時間進行閱讀,影響了學生閱讀的效率,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這也會影響到學生對于考試當中閱讀理解題目的解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地利用教程,利用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高中語文單元整體閱讀教學的實施措施
(一)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
為了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就必須要利用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方法,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的方法,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模式與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同,它是教育工作者根據高中學生閱讀特點進行創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利用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然后再對教學方案進行靈活的調整。在教學當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對語文單元進行整體上的把握,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提高教學的效率,達到教學的目的[5]。例如在教授《雨巷》這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來進行內容的講解,找尋一些關于作者的背景以及相關資料,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而在這一單元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單元進行整體的感知,讓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內容進行總結,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利用引題展開剖析,重視整體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掌握具體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實施方向性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向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思考,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精心地選取教學文本,教師需要抓住引題,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思維進行思考,對引題進行深入分析,然后再從整體上建立起文本閱讀的結構體系,使學生能夠有一個系統全面的理解。在一篇文本的閱讀當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尋找重點句子,尋找中心主旨,而中心句子不一定會在文本開頭就直接呈現,有的時候也會在某些段落、句尾出現。所以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要讓學生對中心句子有目的性的進行尋找閱讀,這樣會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當中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在中心句的尋找過程當中,學生就能夠有方向、有目的地進行閱讀。教師在這時引導學生進行解讀,讓學生能夠形成整體的知識體系。在這種模式的學習之下,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水平[6]。例如在教授《紀念劉和珍君》這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這一篇文章的中心主旨,還可以在學生閱讀時講述作者寫作的背景,讓學生進行通篇閱讀,尋找中心句子等,讓學生能夠明白文章的中心含義,深入探討文章的內容。教師在此單元教學完成之后,需要結合所學知識,讓學生進行復習,讓學生能夠進行單元性的總結,提升教學效率。
(三)擴大閱讀范圍,提升整體閱讀能力
在以往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一般是選取單篇或短篇的閱讀文本。語文教材是學生閱讀的基礎,在學習語文教材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選取一些優質的作品,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當中進行思考,形成系統綜合的閱讀形式,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的審美。例如,教師可以選取魯迅先生的一些作品,讓學生去閱讀,如《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了解文章的深刻內容,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讓學生能夠多方面的閱讀,并結合單元所學知識,提升整體閱讀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利用單元整體閱讀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達到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敬祖.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策略[J].學周刊,2020,000(001):137-137.
[2]楊敏.淺談高中語文自能閱讀的教學策略[J].文淵(小學版),2019,000(005):517.
[3]郭曉麗.淺談高中語文整體閱讀教學的策略[J].明日,2019,000(011):0046-0046.
[4]嵇春琳.淺談高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中存在的困境與策略[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1):007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