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方 江楠

摘 要: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學生物理知識的認知和對未來物理專業的興趣以及規劃,筆者通過研究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與職業規劃教學的融合方式,運用調查訪談的方法,了解現階段高中生的職業規劃發展愿景。根據其對于高中物理的知識框架結構理解,反思目前的物理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道路是否具備指導性意義,有無改善的方式。在講解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七節的《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知識點時,引入了火車轉彎設計及路橋設計專業知識,運用如講授法融入、體驗式教學融入等方法,旨在研究具體的課程教學目標與職業規劃教育目標如何進行匹配。根據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章節的教學安排,提出高中物理職業教育融入職業規劃的策略和具體做法,并做出總結與展望。
關鍵詞:高中物理;職業規劃;生活中的圓周運動;交通設計;
一、高中物理教學與融入職業規劃現狀與意義
國內外主要的高中職業規劃教育方法與方式,主要包括了:一是對于職業生涯意識的培養,提升自身興趣愛好的認知,加強專業分類及未來社會職業需求的理解,更加清晰結合自身興趣選擇職業,引導學生用長遠的眼光探索規劃自身的未來;二是職業生涯選擇,輔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選擇課程、職業體驗、學習和參觀等方式,讓學生思考符合自身實際的職業;三是職業生涯準備課程,提前貫宣一些先進的理念及職業生涯課程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內容,相應的制定符合我校實際的職業規劃課程。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融入職業規劃教育對于學生日后報考、就業等過程有很重要的意義,高中學生在進行選擇科目的同時也意味著大學報考時的專業方向,提前進行職業規劃教育的融入,對于學生了解自身特長,通過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介紹物理學科的各個知識點與各個從事職業相應的關系,結合自身興趣愛好,學生進行自主選擇,提早規劃職業路徑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提前布局進入大學之前的職業規劃教育的方式與內容,拓展學生的職業規劃知識和素養,避免了在進入大學之后由于不喜歡自己專業,選擇逃課或者消極對待,導致后期的職業發展受到限制。高中教學的本質就是引導學生慢慢進入專業化細分行業,未來高中生不可避免進入專業化學習,從而形成具體的工作方向,需要有詳細的職業規劃教育,幫助學生盡早理解職業市場的需求,體現高中教育的本質和目的。在物理教學課程中融入職業規劃教育,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學將來運用方向,理論實踐相結合,去除學生迷茫心態,摒棄懶惰情緒,更容易形成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策略,提升教學效果。
二、高中物理教學與職業規劃融合教學方式
(一)貫徹課程目標與職業生涯教育融合
筆者在相關項目研究過程中根據目前的物理教學要求與課程安排,選擇出最佳的物理教學安排與職業規劃教學安排融合方案,結合物理教學各個知識點進行融合,包括:一是在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運動章節中融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探討火車軌道和橋梁設計的細分專業方向,可以從事的職業包括了交通設計、建筑結構設計、橋梁設計等;二是在工程方向教學知識點融入結構學、地質學等專業及可從事職業,包括了巖土工程師、建筑工程師等。
(二)緊扣教學目標與職業發展前瞻進行規劃
調查研究在物理學的各個知識點中,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知識點,并了解學生對于自身職業生涯目標,所想要從事的職業,從志向專業和職業,本人通過授課過程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點,選取《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章節進行融合相應的職業和行業。
(三)優化課程結構創新物理知識與職業規劃教學設計
研究各個高中的物理教學與職業規劃教學實驗過程,選出適合我校普遍的高中物理教學融入職業規劃教育的具體做法,包括極大措施:一是在教材中編寫關于教材內容的對應職業和要求;二是運用游戲的方式,制定相關的游戲體驗,傳遞相關的物理學知識,可以在游戲中體驗蘊含的知識及職業方向;三是結合社會市場需求,組織參觀一些制造業工廠、物理實驗室和研究所,充實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的知識,形成相關物理知識與具體職業融合的印象;最后是邀請相關專家開展物理知識講座,體會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應用。通過評估整個實施的效果,適當增減及改變教學方式,形成成熟的物理教學融入職業規劃教育的實施方案。
三、以“曲線運動”融入交通設計的職業規劃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曲線運動是辨識運動并了解曲線運動的速度與唯一方向,物體做曲線的必要條件是通過外力的作用,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和運動的速度;
2.情感目標:讓學生了解曲線章節的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的融合,發現曲線運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動,推動學生主動了解曲線知識點的內涵和相關應用專業。
3.職業規劃目標:提升學生對未來物理知識運用在具體的專業方向的具體認知,了解相關知識點在專業方向的深入運用,通過科技創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教學過程
對于生活中的曲線運動知識點與職業教育的融合開展優化設計,可以在相應的章節中加入短暫的職業介紹、相關知識點與實際生活運動的聯系,或將教材中目前科技發展的方向鏈接,直接引導向目前相關從事的職業與專業性的技術問題處理,加強學生興趣。另外在知識點的介紹與側重點分析中,可以引導加入專業性職業內容,一方面引入了火車軌道的設計,在火車轉彎處的設計要運用向心力,避免火車在轉彎時因為離心力作用飛出去;另一方面引入橋梁設計涉及的內容,包括了結構力學、建筑結構、建筑工程(基建)等,都可以進行延伸,這樣使得對職業的介紹應該更加深入更加細致。
以《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知識為例的職業教育融入設計。圓周運動在物理學科中是一個主要研究物體運動和力學融合的一門交叉學科,高中的圓周運動主要是對一些基礎圓周運動基本原理的講授,在涉及職業教育方面很多高中學校還是空白,本研究者在本節課教學中將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學生以工程建造的工程師身份自由分為三個小組,分別火車轉彎,拱形橋,汽車馬路轉彎體驗職業工作。以本節課《火車轉彎》環節為示例。
1.設置情景,引入新課
首先播放一段火車事故的視頻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兩個問題:
(1)火車轉彎時的限速是怎樣?
(2)火車超速為什么容易造成脫軌事故?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本節課知識的學習
2.設疑引導,自主探究
這一部分集中的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我將從以下兩個部分組織教學:
(1)認識火車車輪分結構特點
首先播放視頻動畫,分別展示火車在水平面和水平彎曲軌道上的運動,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火車轉彎鐵軌和車輪的作用,觀察車輪和鐵軌的構造,描述火車的車輪結構特點。提問:
①火車水平軌道轉彎時向心力來自哪里?
②你認為這樣轉彎方式有什么弊端?
(2)假如你是設計師
既然轉彎時由兩軌道提供向心力容易造成火車脫軌,假如你是火車軌道設計師,你將怎樣設計呢?
①引導學生定性的得出轉彎時外軌高于內軌,提示學生根據供需關系入手,進行受理分析得出由那些力提供向心力,
②設置情景:作為設計師設計了一段半徑為r,傾角為θ的題錄彎道,你會如何規劃火車轉彎的速度?
引導學生通過表達式得出結果,引導學生理解,限定速度的規定實際是為了保證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從而避免車輪和鐵軌間的擠壓,保證行車安全。
(3)課后活動
了解中國鐵路提速的發展情況,以后從事交通相關職業需要報考哪些專業,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在平時高中物理教學中融入職業教育,使學生了解一些相關職業的相關知識,增強職業認同感。除此之外在入《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章節的教學當中,還可以對于相關職業的特點與詳細介紹,對比目前的技術發展現狀開展職業教育滲透。
3.階段性總結
根據本人的教學和實踐過程,發現在實際的物理學科教學中,普遍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融合意識較差,這是由于我們教育體制的升學壓力所導致,由于職業規劃教育未納入高中教學的評價指標當中,而教育的“成不成功”在于高考的成績,因此大多數學校就在教學中選擇性忽略職業規劃教育。物理學是與實踐結合程度很高的學科,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好奇心,且不久就要進入大學的細分專業學習,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融入職業規劃教育具有實施可行性而高中階段教學往往追求高分教育,容易忽視學生自身興趣愛好,報考不到自己喜歡的專業也意義不大,因此在該章節中提前融入軌道交通與橋梁相關職業規劃教育具有必要性。
四、總結與展望
(一)存在的不足之處
要正確落實國家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職業化教育與普通高中教學融合,還需要采取多方面、多手段的引導,特別是借鑒國內外的先進職業教育內容和架構,在高中物理的教學內容進行融入,本研究過程在運用實證的案例中依舊存在不足,需要更多地深入職業規劃教育的科學理論指導,加強與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融合,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物理興趣。
(二)創新點
本次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建立物理章節教學過程與職業規劃過程融合的教學體系,在圓周運動驗課程中,講到火車轉彎軌道的設計,進而聯系到了橋梁,在過渡到相關涉及橋梁和交通軌道設計的專業,可以聯系到軌道設計、結構工程師、橋梁設計、通訊、5G時代的運用,在橋梁的設計制造方面的運用,需要用到什么專業的人才,大學有什么專業可以報考??梢源蟠蟮奶嵘龑W生對專業方向的認識,進一步了解細分行業。
(三)展望
筆者認為學生長期缺乏職業素養教育會影響以后的學術研究與職業發展道路,這樣的職業教育是學生需要的,加強了中學物理知識與現代職業發展的聯系,既培養了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這樣的方式不會占用太多時間,反而能提高常規課的教學效果,與現在的教學現狀并不矛盾,具有可復制可推廣性質。
參考文獻
[1]姚祖蘭.物理學科職業生涯教育的融入[J].物理教學探討,2016,34(8):22-25.
[2]韓濱.高中物理融入職業生涯教育的教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3]張楊.中學物理教材中職業生涯教育內容的建構[D].華中師范大學,2015.
[4]張露.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融入職業生涯教育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5]顧吉林,李欣陽.淺談中學物理教學中如何融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高中數理化,2018(10).
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融入職業規劃教育的實踐研究》(2019B150)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