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霞
摘 要: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和多個維度的豐富價值。深入挖掘該課程的內在精神理念,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改革活動是許多教師一直積極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體育素養可以從構建綜合型課程入手,包括“課程內容”、“課程組織”、“課程評價”等多個方面的改革。其中,“解讀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精神”、“開展自主靈活的體育教學活動”、“建立平等和諧的雙主體課堂關系”是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高中體育;綜合課程;教學改革;課程生活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進步,關于高中體育教學的內涵和外延的認識也在逐步豐富、科學、完善、合理。根據新課標的標準,高中體育課程內容繼續擴充,變更為體育與健康課程,這就意味著該課程的定位和功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展實施的空間也更為廣闊。基于這樣的課程內涵,其核心素養的范疇則可以進行精準的界定: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是三個基本維度。其中運動能力是形成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基礎,健康行為是發展運動能力和體育品德的核心,體育品德是提高運動能力和改進健康行為的保證。以上三種學科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對于學生的健康體魄發展,體育品德和文化的提升,個性品質的塑造與培養,解決復雜情境的實際問題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高中體育與健康綜合課程的含義是指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建構方式發生了變化,包括“思想理念層面的建設”、“組織實施層面的建設”、“資源設備層面的建設”等維度,各個維度之間彼此影響,互相支持形成一種螺旋式的發展態勢。
一、高中體育綜合課程思想理念層面的建設
構建綜合型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首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課程理念設計與創造高中。該課程的內涵極為豐富,解讀過程中需要從“認知”、“情感”、“個性品質”等方面出發,充分挖掘這些教育價值,并將這些教育理念和文化知識傳遞給全體學生。
(一)引導各方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價值
不可否認,部分家長、學生包括教師對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價值理解是比較片面的,甚至是錯誤歪曲的。部分人對體育課程的認識還停留在肢體鍛煉這一膚淺的層面,認為在寶貴的教學時間中擠出一部分用于肢體鍛煉是一種浪費學習時間的行為。針對類似的錯誤思想認識需要教師和學校開展專門的教育宣傳活動,打破“唯成績論”的思想桎梏,重新審視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價值。
首先,體育課程具有重要的生命教育價值。通過該課程教師可以講解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意義,引導學生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熱愛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生命,開展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健康生活的常識。
其次,體育課程具有重要的生活教育價值。高質量的生活不僅需要物質條件還需要精神追求;不僅需要學習成績還需要健康的體魄;不僅需要精準的做題技巧還需要良好的同伴關系;不僅需要熟記各種公式單詞還需要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通過體育課程應當讓高中生理解生活是多重維度的,價值追求的多元的,而良好的體魄和健康的作息方式是每一個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再次,體育課程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價值。體育課程不僅是一種鍛煉身體,強壯體魄的方法手段,更是一種文化與教育載體。通過該課程可以讓高中生了解到體育競技活動蘊含的拼搏奮進之美,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運動健康的形體之美,還可以發現體育文化的獨特之美。通過各種形式開展體育文化審美活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
(二)培養高中生積極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情感
部分高中生對于體育與健康的認識有待提高,并沒有真正理解其價值所在,所以并不熱愛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需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熱愛體育課程,喜歡參加體育課程。
首先,引導學生發現體育課程對自己的積極意義。體育可以幫助高中生塑造自己的形體,保持良好的體能體魄和精神面貌,提升自身的修養氣質,對于每個學生而言,體育課程是健美的最佳路徑和渠道。
其次,了解體育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體育課程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具有“文化交流、形象展示、經濟創收”等多項價值,最為典型的就是奧運會以及各種世界性的體育賽事,對于舉辦方、參與者而言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通過體育活動可以強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互動。
再次,懂得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學校生活中的意義。體育課程在學校生活中可以為同伴之間提供良好的交流機會,通過各種小組或者團隊活動,在客觀上加強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一次小組之間的合作與外界的對抗可以將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極易形成穩定的集體意識,對于加強同學之間的了解和培養班級榮譽感以及團隊精神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且,通過體育課程活動還可以激發同學之間的良性競爭,在客觀公平的條件下,同學之間開展各種體能或者智力以及協作方面的競爭,有助于高中生的認知、情感、技能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和進步。除此之外,體育課還可以幫助高中生拓寬視野,了解體育賽事以及社會生活的相關知識和經驗。這些活動都可以讓高中生對體育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逐步熱愛體育活動,喜歡體育活動,參與體育活動。
(三)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塑造個性品質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對于學生的個性品質發展同樣具有積極的影響和廣泛的支持。在設計課程目標和教學目的的時候,教師需要將“自信”、“自律”、“自強”的個性品質滲透到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支持和引導他們逐步將積極的個性品質塑造成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健康和諧的目的。體育課程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將學生潛在的拼搏精神、競爭意識和自立思想激發出來,在各種競賽和評比活動中,學生能夠在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影響下將自己和自己進行對比,將自己和同學進行對比,這種從客觀角度審視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與意識,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多項研究已經表明,通過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充滿自信的個性品質,而且也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建立嚴格自律的意識和行為,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作息方式等。并且,體育課程還可以推動高中生逐步建立自強的心態和意識,不斷地激勵自己,要求自己越來越優秀,包括身體素質、學習成績、社會性以及個性人格等方方面面。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和組織教學活動之前,都需要將這些寶貴的教育價值蘊含其中,以切實達到“教書育人,傳道授業”的根本目的。
二、高中體育綜合課程組織實施層面的建設
構建綜合課程需要教師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組織形式進行改革和優化,不斷豐富課程的類型,秉持“不拘一格,海納百川”的精神。
(一)豐富常規體育課形式
常規課程是體育與健康課的基本組織形式,但是并不意味著只有固定單一的方式。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需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設計多種靈活的教學活動形式。比如,教師可以將體育訓練課程融入一部分游戲因素,將類似于“奔跑吧,兄弟”以及其他形式的趣味游戲活動與體育訓練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活動中獲得各方面都鍛煉,包括耐力、爆發力、持久力、協調性等。
(二)拓展課余生活活動
課余生活是高中體育課程可以有效利用的有一個“資源富礦”,由于高中課程安排緊湊且時間緊張,所以教師需要充分發掘各種潛在的機會和資源,積極利用課余活動的時間組織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或者說,教師可以組織自由靈活的潛在課程活動。課間操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潛在課程形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課間游戲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比如,將“毽球”、“花樣跳繩”、“敦煌舞”包括“街舞”、“瑜伽”等,只要符合學校教學條件和要求,都可以作為一種課程形式,豐富體育教學活動,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三)嘗試文化交流課
體育與健康課程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還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嘗試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比如:在下雨天或者不適宜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多種體育文化教育內容帶入課堂,組織各種主題分享和文化交流活動。類似于“美國籃球事業與國家文化的關系分析”、“五禽戲的體育價值解讀”、“體育課程對個人成長影響的探討”、“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的特色與價值”等,都是可以嘗試的內容。
(四)探索公益實踐課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組織形式還可以探索利用社會公益活動的類型進行。有時候各種官方或者社會團體會組織公益性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些活動中的體育賽事或者群體表演等都可以作為一種參考形式。比如,宣傳敬老愛老、熱愛祖國、致敬教師、關愛醫護人員等大型活動都可以考慮作為體育課程的延伸形式。
三、高中體育綜合課程資源設備層面的建設
建設課程資源庫需要教師打破思維定式,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利用各種可以使用的資源。簡單來說,包括線上和線下資源庫都是努力探索的重點。
(一)構建線上資源庫
線上資源庫主要是指各種文化信息資源的建設和使用。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各種各樣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相關的視頻、音頻、文字和圖像等各種資源都可以成為教師利用的教學資源。借鑒國外的體育課程組織形式,討論國內各地的體育活動類型,分析體育活動的精神內涵,解讀世界體育強國成功的原因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內容。一方面教師需要積極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有可以將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各種課例投放到線上資源庫,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整合,可以成為具有校本特色的課程資源庫。
(二)構建線下資源庫
線下資源庫的建設則需要教師積極拓展各種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包括申請購買增添各種常規的教學設備和工具。更為重要的是創造性的拓展課程資源,包括各種社會實踐基地,各種社會體育活動,各種文化場館等都是值得發掘的課程資源。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空間范圍從不局限于課堂之上,或者囿于操場之中,它應當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將各種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資源都囊括其中。
參考文獻
[1]劉強.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00(004):148-148.
[2]林建寶.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核心素養教育策略探究[J].知識文庫,2020(16).
[3]朱清明.中學校內體育課教學資源整合內容探究[J].學周刊,2012.
[4]孫衛華,馮建民,徐勇凌.例析課題研究實施的策略及推進方式——以北京市朝陽區《中學體育與健康類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課題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5(5).
[5]李春巖.落實新課標切實抓特色聚力健身心——淺談體育課程教學實施策略[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0(7):10-11.